第十二章 十二祖巫(求推荐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俊三人此行虽然没有把女娲给拉过来,不过也从她那得到了暗许,你们怎么斗都行,我都不会管,但是妖族有大难了,我却是绝对会插手的。这也给三人和巫族争斗的底气,更主要的是女娲不会威胁了三人在妖族的绝对统治地位,这才是三人求之不得的。三人一回去,立即整顿妖族大军向那巫族杀去。
而巫族又岂是好惹的,有着盘古精血的十二祖巫个个天生肉身强悍无比,吞噬天地,操纵风水雷电,填山移海、改天换地无所不能,外界人畏惧之,号称为十二魔神。
第一位即为帝江:《山海经》第二卷《西山经》云:“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鸟,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空间速度之祖巫,(可想此祖巫速度之快),武器为咫天杖。
第二位句芒:《山海经·:海外东经》:“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东方木之祖巫,武器为地芒。
第三位蓐收:《山海经-海外西经》道:“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西方金之祖巫,武器为天磬。(句芒和蓐收、祝融都很牛,乘两龙,也不知道他们怎么骑的?)
第四位共工:《路史·:发挥一》罗苹注引《尹子·:盘古》:“共工触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女娲补天。”北方水之祖巫,武器为断玉钩和铁头功(呵呵!若水所加。此祖巫不单水玩的好,铁头功更是开天以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单凭撞断不周山,折天柱,绝地维,都不是谁想做就做的到的。)
第五位祝融:《山海经》云:“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南方火之祖巫,武器为天离火神鞭。(呵呵!此祖巫什么都好,就是火气大了些)。
第六位烛九阴:《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烛龙。时间之祖巫,(呵呵!这家伙搜不到他的武器,估计就是他那双眼:其瞑乃晦,其视乃明。只要他睁着眼,战场上绝对不用什么挑灯夜战了。)
第七位强良:《山海经-大荒北经》: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虎头人身,四蹄足,长手肘。雷之祖巫,武器为雷神槌。(这家伙绝对是最拉风的一个,嘴里衔蛇,手中握蛇,还有雷神槌这超级鸣道工具,绝对不会担心堵车。)
第八位奢比尸:《山海经大荒东经卷十四》奢比有神,人面、犬耳、兽身,珥两青蛇,名曰奢比尸。天气之祖巫,(呵呵!这家伙的武器也找不到,估计是搏击高手)。
第九位天吴:《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风之祖巫,武器为顺风袋。(此处搞不懂,是为水伯,却又是风之祖巫,不懂!)

第十位龠兹:不是山海经里的神,而是上古的氏族名里有这样一句:“天皇燧人龠兹氏”。电之祖巫,(武器不详,可能和电母的差不多,大家搜搜看。)
第十一位玄冥:《淮南子·:时则训》云:“颛顼、玄冥之所司万二千里。”玄冥,颛顼的佐神,名禺强,又作禺京,字为玄冥,是雨师也,实为海神兼风神。雨之祖巫,武器为玄冥骨箭。
第十二位后土:《山海经海内经》:共工生后土。中央土之祖巫,武器为九天息壤。(郁闷!大家都说后土是十二祖巫中的小妹妹,这里却成了共工所生,可怜的后土啊!怎么就低了一辈?)
另外巫族十二祖巫联手所布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及是先天十大绝阵之一,威力一点都不比妖族的周天星斗大阵差。
不过真斗起来,双方才感觉到麻烦,太一本来想用周天星斗大阵拖住巫族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然后由帝俊和鲲鹏先收拾那些修为弱的巫族人。谁料想被巫族人看破,近年来修为大增的后土凭九天息壤这混沌至宝死死抵住持有河图洛书的帝俊,而帝江则和鲲鹏比起了速度和强悍,而缺少河图洛书支撑的周天星斗大阵和两个大巫顶替的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竟也斗了个旗鼓相当,剩下的自然就是巫妖二族拿人往上堆了。
双方杀的是天昏地暗,血流成河,开始时斗的半斤八两,不过越往后巫族却越被动。因为后土虽然修为增的比较快,与帝俊相比还是显得稍弱了一些,初战的时候帝俊对后土的修为不是太了解,所以比较谨慎,但时间一久帝俊也看出来后土修为还是比自己稍弱一些,要不是仗着九天息壤只怕早就不用再打了。
帝俊看到此倒也不急了,用河图洛书压制住后土的九天息壤,自己却不时的出手对付离自己近的那些巫族。慢慢地他身边巫族的人越来越少,而妖族多出来的人却又投入到其他同巫族战斗的人群中去,以致于巫族死伤惨重,不过妖族也好不到那里去,巫族的强悍还是让他们胆战心惊。
不过先撤退的还是巫族,毕竟这样再战下去的话吃亏最大的还是他们,无奈之下巫族凭借十二都天神煞大阵的掩护边打边撤,而妖族在追着打了一段距离后发现巫族现在思归心切,如果妖族再追下去,只怕他们都要拼了命相搏,这样只会加重妖族的死伤,无奈之下也只好作罢,退回那不周山上。
这次大战巫妖二族都伤亡惨重,所幸都不伤根本,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生息,也就能再恢复到以前的光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