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坚持信念往往是第一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出生在一个铁匠的家里。
父亲体弱多病,铁匠铺开不下去了,最后只好盘给人家,自己去当帮工。
为了维持生活,他12岁当报童,13岁去里波先生的书店里当学徒,学装订手艺。
从此,这个男孩走上了生活的道路。
从13岁到21岁,这个男孩在书店里当了8年学徒。
这正是他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在将近3000个夜晚,男孩把时间都用在读书和实验上了。
在里波先生的书店里,到处是书。这里是智慧的源泉,知识的海洋。男孩象一块巨大的海绵,在知识的海洋里贪婪地**着。
劳动了一天以后,他在微弱的烛光下拼命地读书。
书里讲的那些电的现象和化学实验,把他迷住了。
他渴望把书上讲的那些实验能做一遍,可是一个穷学徒哪来的钱买仪器和药品呢!
为了装备自己的小实验室,男孩到药房里去拣别人扔掉的瓶子,花半个便士买一点最便宜的药品。
他抱着拣来的、买来的东西,回到书店里的阁楼上,心里乐开了花。
从此,每天下工以后,男孩埋头在自己的小实验室里点上一支蜡烛,进行实验。
就这样,高贵的化学研究的殿堂向这个贫寒的男孩开启了神圣的大门。
里波先生的书店在伦敦是很有名气的,加上男孩的手艺出众,态度和气,赢得了顾客的好感。
因此,皇家学会很多会员,都乐意把自己的科技书籍送来装订。
顾客中有位当斯先生很喜欢这个孜孜不倦的男孩,有一次他送给这个男孩4张入场券,让他去皇家学院听大化学家戴维的讲座。
1812年2月的一个晚上,这个男孩生平第一次跨进皇家学院的大门,坐在阶梯形的讲演厅里。他的心情紧张而又焦急。
戴维终于出现了,大厅里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戴维讲的题目是发热发光物质,讲得那么轻松,却又那么透彻。
他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天才的光华和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向外辐射。
男孩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飞快地记着,笔记本翻过一页又一页。
男孩一连听了戴维的4次讲座,好像游历了美丽、庄严、圣洁的科学殿堂,那里阳光灿烂,照得他心里光明、温暖。
他把4次听讲的笔记仔细整理以后,用漂亮的皮封面装订成册。

他经常轻轻地翻阅,多么渴望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啊!
于是,他决定写信给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爵士,要求在皇家学院找个工作,哪怕在实验室里洗瓶子也行。
他心神不宁地等了整整一个星期,音信全无。
他忍不住跑到皇家学院去打听,得到的回音只是冷冰冰的一句话:“班克斯爵士说,你的信不必回复!”
受到这个屈辱的打击,男孩感到伤心。
但他毫不气馁。他想起自己学画的经历。
这个男孩从小就练得一手好字。
至于绘画,他是从一个名叫马克里埃的法国画家那里学来的。
那位曾经给拿破仑皇帝画过像,后来横渡英吉利海峡,流亡到伦敦的画家,恰好借住在里波先生铺子的楼上,和男孩成了邻居。
画家看到这个男孩学画心切,答应教他。作为交换条件,男孩要替画家擦皮靴和收拾房间。
画家心眼不坏,教得也很认真,可脾气不好,经常责骂男孩。
这个男孩逆来顺受,坚持跟他学画,终于学会了投影和透视,能够逼真地、艺术地把眼前的东西画下来。
从这段经历中,他体会到:只有忍辱负重,敢于向命运挑战,才能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追求到手。
这个男孩又一次向命运挑战了。他鼓起勇气给戴维写信,并且把装订成册的戴维4次讲座的笔记一起送去。
男孩巨大的热情、超人的记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感动了这位大化学家。
男孩终于来到了皇家学院化学实验室,当了戴维的助手。
男孩跨进了科学圣殿的大门!
这个男孩就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也是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法拉第。
法拉第是电磁场理论的奠基人。
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预告了发电机的诞生,开创了电气化的新时代。
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发电机。
这个学徒出身的大科学家在踏进科学大门之前,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向往科学、努力奋斗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是:
敢于向命运挑战,就能把本来看去遥不可及的东西追求到手。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无所有,想得到什么,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朋友你说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