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出 新政改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南督师的任命下达之初,徐再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举动,只是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军。即使火器的生产速度跟不上,也要先用冷兵器把部队组建起来。
总督府下原有三军,升为督师府后,加上日月钱庄在各地解送来大量的金银,使得徐再生有着足够的财力支撑她的扩军计划。他把原来三军三万多人的部队,立时扩建至六军近七万人的规模。
同时,借着江南督师的方便,日月钱庄更加广布地开到江南各个繁华都市。许多新事物,借着大明快报的影响,开始悄然在民间的萌芽生根。即使有着无数守旧的官僚士人大声攻击,但大明快报的后台是江南督师,谁敢封禁。
再说很快,北京也出现了一种叫京师快报的报纸,据说是皇上下诏命办的。顿时所有议论声都没有了。看见办报背后强大的利益后,许多势力开始纷纷插足。
虽然还没等到皇上的诏书,但徐再生的移民计划已经开始了。那些俘虏的流贼,除了留下一些识字的,其余全部押上海船,送往安南等地。
伴随船队的,还有徐再生越来越强大的海军。与此同时,徐再生还用江南督师下达移民令。把安南等地纳入江南督师府的治理辖区,对当地居民实行迁移令。所有无主土地,先占先得,每人最多可得十亩良田。
这个命令对那些海盗们也有效,如果发生当地土著反乱事件,他们还可剿灭镇压,把乱民的财产据为已有后上报,缴纳一定的财产继承税后,即为合法所得。
这一切,都是**裸的侵略和强盗式的占有,与儒家传统的礼仪道德向背离。可以想见,皇上对他的准奏必然既然通过阁臣的署名。所以徐再生根本没有打算等待诏书。直接就开始实行此计划。
他相信,那些阁臣即使对他的行为再恼怒,谁也拿他没有办法。即使他们认定徐再生不遵圣命,是为反叛。但想要通过决议,派兵抓拿他,徐再生朝中地利益同盟体,也不会轻易答应的。
尤其随着越来越多商贾们在徐再生的政策下获利,这些商贾们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也是不可小觑。他们对于利益,有时候比文人们绝对敏感。在徐再生迁徙令一发出,有许多小商贾甚至看到里面蕴藏的巨大商机,倾家荡产,变卖家财,举家奔往安南。一人可圈十亩,我家至少也有七八十人,那得有多少良田?七八百亩?
先期开办的大学速成班第一批学员已经毕业,加入督师府的各个行政机构,使得他的政令更加迅速更加有效地被执行。许多苦苦渴求科举之路地士子们一看。竟有如此捷径可以为官,纷纷报读徐再生的后期大学速成班。
不过这些人入学不久后发现,那些先期毕业的士子们并不是想象中的为官。更准确地说,他们都是吏员。那些威权,那些丰厚的赂金,全都没有。用徐督师的话说。他就是江南最大的苦吏。
什么?你不相信?就要贪污受贿?好吧,很快监察司,廉政公署,乃至督师府总务司的人就会上门请你去喝茶。然后你就会被送往律法司接受审讯调查。如果你贪污的够巧妙,够新奇,还有有大明快报的记者前来采访你。然后你地大名和事件就会刊载在次日的报纸上,遗臭整个江南。
这么做官。还有何做头?可是,这份事情做起来,的确薪俸很高。而且你做的出色,还会被徐督师向朝廷引荐。说不定就被皇上看中,进京为官也说不定。
于是虽然有人打了退堂鼓,但对于大多数的士子们来说,他们最初读书的愿望还是非常美好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只是官场这个漆黑的大染缸,让他们无处自清罢了。如果这坛缸里的水都是清水。那么你变黑,反而就格格不入了。
所以徐再生的大学速成班三个月一届,接连开了十多届,前来报名的士子还是络绎不绝。于是徐再生把速成班的时间增至一年,并要求以前的学员定期回校进修,并要参加各种考试。如果考试成绩多次不理想,结合你地政绩,说不定就会被辞退。
也就是说,哪怕只是个辛苦的吏员。也不是终身制的。
看着手上拿着的五块免死铁券。徐再生简直哭笑不得。虽然上次的免死铁券拍出了上百万的价格让他很是意外,但物以稀为贵。你把免死铁券当成货物披发,哪能每块都卖出高价。
“来人,把这五块免死铁券送往拍卖行,发出公告,就说皇上拍卖五块免死铁券,一个月卖一块。=此后,拍卖行永不接受免死铁券的拍卖!”
“还有,把拍卖所得,全部捐给大明慈善总会,就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可是……大人,皇上在手诏上说,所得皆用于置办贡品等物。”总务司一名值班的司务官疑惑道。
“皇上说了,你不懂,按我说地去办。另外让总务司在苏州置办一些新奇的东西给皇上送去,费用全从皇上内帑税中扣除!”
徐再生丢下这句话就出去了,他还要安排其他事情,可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多纠缠。
“是,是大人。”小小司务官虽然一次次被徐再生的行为惊到,但身为臣子,竟然可以不把皇上的诏命当回事,绝对是自古从未有见。
果然不出徐再生所料,朝廷中争论许久,就是对他的移民安南计划争执不下。反对者竟然占据上风,如果不是朱由检被三年平定陕甘之乱的日程表打动,比较倾向于徐再生,恐怕此时早已尘埃落定。
所以崇祯也没有办法,发给徐再生的诏书只好糊弄其词,命他便宜行事。\r
既然便宜行事就好办了,徐再生立即召集诸将军议。命令夏广复率第一军,入河南山西,李四海率领第三军入陕西,平定流贼乱民。有降者受抚者,押往青岛等港口,立即移民安南。不愿受抚者,杀无赦。同时,韩章率领第一舰队,沿途护送移民海船,不虞有失。
可以说,除了留下三军正在训练的新军,徐再生把他手头的所有嫡系部队,全部派了出去。他敢肯定,他地这个举动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不过皇上命他便宜行事,我只是在便宜行事罢了。
即使会有圣旨命他收军,徐再生也有借口拖延。他此次行军,唯有迅速。只要一举把陕甘等地地暴乱之火减弱,那么届时即使撤军,流贼所留下的后患,也会降低到可以控制地水平。在上任江南督师半年后,徐再生终于开始对江南各省采取了行动。首先,命令江南各省的赋税,全部交由日月钱庄,解押京师。其次,在江南各省实行利商免税,惠农减租改革。鼓励商人地主兴办工厂,招雇工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对于各地地主佃农,根据土地情况,限定最高田租不得高于六四,耕六田四。如有违反此令者,处以重罚,乃至没收地契。
商业和农业改革推行的同时,还在各地推广新学。不过新学的推广方式比较缓和。不强求入新学,但适龄孩童却必须入学。私塾要钱,我们新学免费,你自己选择吧。
为了他的政策能够得到彻底贯彻,徐再生首先改组各地的军队。把所有军户所撤销,所有军户皆可从工从商从农从学,不再受限制。虽然名义上并未撤销军户户籍,但实质上军户已经名存实亡。
另外,把各地守城军编为巡检司,负责各地的巡逻治安。所有巡检司军官,皆要来苏州接受培训训练,并有徐督师的亲自任命,并从督师府新军中委派副手,加以协助。
三军新军训练始毕,立即派往各地重要据点城池驻守,轮流换防。同时苏州城的另外新募三军将士,也在抓紧训练之中。
随着各地巡检司的改变,律法司和监察司也开设各地。律法司专负各地诉讼案情,把这个权利从各地知府县令手上剥夺。监察司则是监视各地官员的不法行为。既往不咎,新犯重惩。
这样,不但在财政上,控制了各地,还从军事,政治上,极大地改变了江南的格局。可以想见,徐再生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立即就引起了巨大的浪潮。许多省的巡抚总督纷纷抗议,拒不执行督师府的命令。
不过徐再生也没犹豫,你不执行是吧。请看,尚方宝剑在此,对不起,我也不杀你,请你给我回家歇歇吧。你要上京面圣?对不起,除了你家里,任何地方,你都不能去的。为什么?因为这是徐督师的命令。
而徐再生的商业和农业改革,在民间的反应,却普遍较为乐观。利商免税,商人们大大欢迎,全部成为徐再生忠实的拥护者。为了这项政策能够延续下去,他们加入徐再生的阵营,帮他鼓吹改革的好处,鼓出徐再生新政的好处。总之,徐督师就是好的,你们不能反对,谁反对,谁就是与我们商人集团为敌。
而地主阶层的反应也没多大激烈。六四田租,还在他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原先大多数地主家的田租,都在五五,如今不过减了一成而已。尤其在看见几个贪婪的地主家被查出没收田产后,这些人就更加乖顺了。
何况,徐再生不是还鼓励兴办工厂吗?咱把闲钱拿去开设厂房。什么?再免租一城,可享受免税一年的优惠。这个,考虑一下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