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考察(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嘉峪关雄伟的城墙、高耸的高台楼阁让人感到强烈的震撼,赵剑寒对这个时代工匠们的设计能力和建筑工艺水平十分钦佩
嘉峪关内城实际上是一所大兵营,除了营房、操场、武器和粮食库房就是官员家属区和随军的匠户住宅、工作区,每个区域都有独立的城墙,可以用来防御作战,看来即便被敌人攻破了外城墙,这里还可以和敌人进行巷战,延长坚守的时间以待援兵。
军营、仓库和外城墙是军事禁区,就算是这里最高长官的儿子,没有通行令也上不去,所以没法在高高的城墙上浏览大漠风光,赵剑寒对此非常遗憾。
此外,赵剑寒重点考察了匠户们的工作环境和他们使用的工具。首先是铁匠作坊,铁炉的体积不大,燃料用的是木炭,手动的风箱,铁匠们的主要工作是修复损伤的武器、铠甲,工艺非常原始,就是用铁锤锻造。
然后是木匠,他们使用的工具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工具差不多,工匠们的手艺十分精湛,锯刨凿刻样样精通,在没有铁钉的情况下,他们可以用自制的胶水和木榫将木板和木条拼接出木盾、长梯等各种超宽、超长的器具,而且十分结实,另外,他们几乎人人都有一手雕塑的手艺,张剑寒算是大开眼界了。
泥瓦匠的手艺也不错,他们用米汁和其他的材料拌在一起,同样可以垒出坚固的建筑来,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修补城墙和城内的各种建筑。
赵剑寒很想让他们为自己服务,可惜他们的身份都在官府有记录,想带他们离开会非常麻烦,虽然赵振东是游击将军,也不能一手遮天,锦衣卫和东厂的密探可不是吃素的。
除了关城之外,嘉峪关长城还向南北两翼展开,北到黑山、南到讨赖河谷,全场将近十五公里,像一个巨人伸出他那有力的双臂,保护着身后的河西走廊和中原大地。
赵剑寒用了两天的时间沿着这段长城走了一遍,体验着长城的雄伟和沧桑,也顺带考察了附近的村落。
嘉峪关和这段长城周围都是茫茫的戈壁滩,偶尔有一些小面积的绿洲,这些村落就建立在这几处绿洲上,都是充当嘉峪关守军的军户和匠户家属,由于明朝严厉的户口制度,他们不能随便离开这片土地,基本上只能靠务农来养活自己。
走了这一趟之后,赵剑寒觉得收获颇多,他决定到附近较大的城市去看一看,以便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个社会,他选择的目的地是肃州城。
嘉峪关属于肃州卫管辖,而肃州卫地处酒泉郡境内,郡首府就是肃州城,肃州城是丝绸之路上几个有数的大城之一,在和平时代来自中原和西域各国的商人很多,自从边境形势紧张之后,肃州比原来萧条了许多,只有一年两次的“互市”开放的时候才会热闹起来。
由于年纪幼小,不能出远门,因此肃州城就成了最好的考察对象。肃州城在嘉峪关东面,距离五十里,对一个孩子来说相当于出远门,赵剑寒好说歹说才争得父母的同意,带着一个驾车的仆人和一个护卫出发了。

这个仆人姓李,今年四十岁了,是赵振东在一次剿灭蒙古马贼的战斗中救下的汉人奴隶,他的家人全部去世了,他无处可去,于是留下来赵振东作仆人,近十年来,他一直鞍前马后为赵家服务,是赵府的管家,赵振东一家都对他十分尊重,并没有把他当作下人看待,赵剑寒平时称呼他李叔,前两天赵剑寒出关城的时候就是李叔陪伴的。
护卫叫董云山,是赵振东最信任的亲卫队队长,他作战勇猛,武艺高强,为人也很精明,这次赵剑寒要出“远门”,赵振东特意派他来当保镖。
沿途的道路质量相当不错,他们一行三人用了一个半时辰来到了肃州城。
肃州城虽然比以往萧条了一些,还是给赵剑寒一个小小的震撼,高大城墙上每隔二十步就有一座十米的高楼,显得威武雄壮,城内主要街道两旁都是两层或者三层的楼房,基本上都是木质结构,飞檐斗拱,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街道的地面都是用大青石铺成的,非常宽阔。
赵剑寒饶有兴趣地闲逛着,街上的行人不算太多,普通百姓的精神面貌不算好,大多面无表情,很少看到笑容,他们身上穿的基本上都是棉织品,做工也比较粗糙,还能看到一些补丁,估计生活比较艰辛。
街道两边的商铺还是很多的,不过顾客不多,伙计们在柜台后面无精打采的站着,显然,生意比较清淡。赵剑寒走进米铺和布庄,让李叔上前询价,得知结果之后粗略地算了一下,不禁咂舌不已,以父亲游击将军的俸禄,想要顿顿吃大米还是非常困难的,普通人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李叔不用询价也知道结果,游击将军府上柴米油盐这些琐事都是他一手打理的,赵剑寒也是他看着一天天长大的,如今看到小公子居然关心起这些事情,欣慰地想到:“看来公子真的长大了,不再是一个只知道玩闹的孩子了。”
逛了半天,赵剑寒他们在背街的地方发现了一处热闹的地方,这是一个小型的广场,广场上人头涌动,各种吆喝声不绝于耳,有点像前世大城市里的步行街,有摆摊设点的,有演戏的、卖唱的,还有卖艺的,赵剑寒他们三人随着人流走动着,观赏着。
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那些卖艺的,几个五大三粗的汉子把刀枪棍棒舞的让人眼花缭乱,仔细看了一会儿,却发现他们几乎都是花拳绣腿,没有什么实战价值。想想也是,真正的功夫讲究克敌制胜、一击必杀,又怎会拿来表演呢?
看了一会儿,赵剑寒就没了兴趣,董云山更是直撇嘴,一脸不屑的表情,于是一行三人继续随着人流向前走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