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规划(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倒了,倒了!”随着众人的欢呼声,又一颗参天大树“呼啦啦”地倒了下来,几个年轻人上前将几根绳子绑在大树上,然后一群人将砍倒的大树拖往山下,劳动的号子在山林里不停地回响着
这里是卧虎山庄背后的那座大山,许多人正在砍伐树木,开辟一条上山的道路。
余德水带领大批人马到达之后,卧虎山庄掀起了一轮新的建设,大部分配送队的队员和木匠来到大山里修建卧虎山庄到桦树沟的道路,留下来的这些人和其他工匠一起开发山庄背后的这座大山。
从桦树沟回来之后,赵剑寒一直在做近一段时间的发展规划,总体的规划已经完成了,现在他正在做一些具体的设计图纸。
首先是钢铁工业的发展规划。
中国使用铁器的历史有近两千年,炼铁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木炭和铁矿石混合起来在高炉里的高温下进行还原反应,由于炉温的限制不能将铁完全融化,所以出产的铁是固态的,质地疏松,含杂质较多,需要铁匠们进行反复锻打才能使用,“百炼成钢”就是对这种生产工艺最好的诠释。
这种工艺生产效率很低,历史上各个王朝和诸侯可以动员全国或者整个地区的力量,集中几百甚至成千上万名铁匠来进行钢铁生产,这是赵剑寒不能接受的。
其实赵剑寒以前设计的加热炉也可以用来炼钢,这种方法属于坩埚炼钢法,但是这种方法每次加热的时间很长,受制于坩埚的尺寸,生产量很小,效率太低了,也不适合用于大规模生产,
在规划中,赵剑寒将钢铁生产分为原料制备、炼铁、炼钢、钢材加工几个主要部分,由于前世主持设计建造了一个小型钢铁厂,赵剑寒采用的工艺流程完全是参照二十世纪前期的标准,技术水平超越这个时代几百年。
首先是铁矿石的处理,镜铁山的铁矿石是镜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的混合矿,品位不到百分之四十,赵剑寒准备用选矿工艺,为此他专门设计了铁矿石焙烧炉,希望通过焙烧之后矿石的品位能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成为铁精矿,从而满足高炉炼铁的需要。
焙烧炉采用无烟煤为燃料,包括炉体、耐热炉衬、炉膛、给料装置、抽风排烟的烟囱等主要部分。因为前世参观过酒泉钢铁公司的选矿厂,赵剑寒凭着印象,加上一些自己的推测设计出了这种结构,至于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了。
焙烧炉出产的矿石经过粉碎、磨细、磁选、烧结等步骤,就可以得到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了,由于条件的限制,这些工序都要通过人工来完成,产量在短时间之内是不会很高的,不过目前这套工艺还处于实验室阶段,等以后生产出合格的钢铁,机械加工工艺达到一定的水平后,就可以制造粉碎机等机械设备,实现大规模生产。
铁精矿准备好了之后就可以进入高炉炼铁了。赵剑寒有高炉设计的经验,直接采用拿来主义,将前世设计的高炉尺寸缩小几倍,画成了施工图纸。由于是实验产品,高炉底部的炉缸容积只有半个立方左右,也就是说一次冶炼出铁量不会超过四吨,这点产量在二十一世纪是不可想象的,可是在这个年代,它可以称得上世界上最先进、产量最高的高炉了。

高炉出产的生铁主要用途是作为下一步炼钢的原料,也可以用来铸造,缓解目前精铁紧张的局面,至少能保证北方建工制造壁炉的原料供应,不过这样一来,壁炉的生产流程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原先壁炉是用熟铁打造的,而生铁含碳量高,质地坚硬、脆性大,遭受重击时容易碎裂,所以不能用锻造的方法加工,只能铸造成型,然后再进行打磨,不过这种生铁铸造出来的炉子效果怎么样,赵剑寒没有把握,或许还需要进行二次加工,将生铁变成铸铁。
据赵剑寒所知,机床的机身是用铸铁制造的,高炉产出的生铁再次回炉调质可以生产出这种铸铁,以前建造的加热炉可以完成这个任务。即便多一道工序,赵剑寒也认为这种方法比原先炼铁的效率要高。
不管是生铁还是铸铁都不是赵剑寒的最终目的,赵剑寒要生产现代化的武器,发展机械工业,镜铁山铁矿中各种杂质比较多,特别是硫、磷等有害元素会影响到钢铁的质量,只有炼成钢之后才能满足要求。
赵剑寒准备了两种炼钢的工艺,一种是转炉炼钢,这种方法是十九世纪英国人发明的,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解决了大规模液态钢生产的问题,其原理是将空气直接吹入转炉的铁水中进行氧化反应,硫、磷、硅等有害杂质氧化燃烧变成气体逸散掉,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不需要其他燃料就可以让炼钢的过程顺利完成。
于此同时,转炉炼钢还可以让镜铁矿中的锰元素留下来,产出低硫、磷而高锰的优质钢,这种钢材非常有利于锻造,是生产枪管、炮管的好材料。
这种炼钢方法节约燃料,炼钢的时间较短,其生产效率比以前的炼钢方法提高了百倍以上,欧洲的工业革命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转炉炼钢的发明。二十世纪实现了空气分离之后,人们将转炉改进为氧气底吹转炉,一直沿用到二十一世纪。
转炉有这么多优点,赵剑寒当然也想利用,其炉体成圆筒形,内衬耐火材料,分为碱性材料和酸性材料,赵剑寒早就指导工匠们以白云石为主要原料,做出了性能较好的碱性耐火材料,问题是炉体结构需要用钢材搭建,制作的时候要用到轴承,还有,生产过程中空气的吹入实现起来也比较困难。
顾名思义,转炉在生产的过程中是能够转动的,其炉体一般是用钢板制成的,通过托圈、耳轴放在支座轴承上,操作时用机械倾动装置使炉体围绕横轴转动,这些部件制作的难度相当大,赵剑寒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些折中的办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