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试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剑寒的声音不急不缓,似乎有着某种感染力,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这个小先生讲话,没有一个敢调皮捣蛋
然后赵剑寒就开始带着他们读“三字经”,尽管没有课本,但是“三字经”本身比较简单,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学起来不太费劲,很快议事厅里就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外面孙村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读熟了一段之后,赵剑寒逐字逐句地解释了经文的含义,然后要求他们背诵,并宣布明天上午检查,凡是合格的人他就会传授他们厉害的武功。
传统的私塾先生总是要求学生先把课文背下来,然后自行体会课文的含义,只是对一些特别深奥的地方才加以讲解,这样一来聪明用心的学生领悟较快,还锻炼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很快就会脱颖而出,但是大部分学生却只能学个囫囵吞枣,属于精英型教育模式,而赵剑寒所用的方法可以让大部分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的进度也会更快一些,属于普及型教育模式,对于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赵剑寒认为自己的方法更加有效。
上午的课程结束后,离中午还有一段时间,赵剑寒来到王铁匠的作坊里,看看工匠们的进度。
赵剑寒为每一个部件都标注了尺寸,枪机和弹膛形状复杂,体积相对较大,只能用黄铜铸造,击锤体积较小,可以用铁铸造,机匣用薄铁皮打造,其他的部件如枪托等基本上是用木头做的,几个铁匠和木匠每人负责制作一样,倒是有点生产流水线的雏形了。
以往工匠们都是独立完成一项工作,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每一个细节由自己决定,只要最后的成品合格就可以了,可是这一次,工件的每一处尺寸都规定的死死地,不容出现一丝一毫的误差,这让他们很不习惯。
工匠们心里明白,这次的活计对他们的手艺来说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老手了,谁也不愿意自己的作品出问题,导致最后的成品不能组装起来,那样的话,自己这张老脸可就没处搁了。
可是多年养成的习惯不是那么好改的,他们每完成一个步骤都要用那种奇怪的尺子反复测量,超出了标准就要重新返工,老匠师们手忙脚乱,进度十分缓慢。
赵剑寒也不着急,这样的分工合作方式对他们来说毕竟是第一次,只要他们适应了,下一次制作速度就会快很多。
箭形弹倒是做出来了一些,秦向武和吴青山俩人先将木头削成圆柱体,直径比枪管的口径稍微小一点,然后用雕刻刀切出三个凹槽,形成一个弹托,正好可以将小铁箭的三根尾翼插进去,还要保证箭身不能有丝毫的倾斜,难度非常大,没有多年练就的功底是做不到的。
做好了这些,再用石蜡封好,形成下半部是圆柱体,上半部是锥形的箭形弹。根据赵建寒的要求,每个弹托的厚薄都不一样,它们的相关数据都要事先记录下来,要通过试射来确定到底什么尺寸最合适。

下午,王老他们继续制作燧发枪的零件,赵剑寒、秦向武、吴青山和董云山等人带着几只火绳枪和做好的子弹离开村子,在戈壁滩中找到一个小山包,赵剑寒决定把这里当作靶场,将山包下的一块坚硬的大石头作为射击目标,用火绳枪来测试这些箭形弹的效果。
董云山是射击的好手,第一发试射由他来完成,击发前的准备工作和火绳枪没什么区别,只是用箭形弹代替了扑通弹丸,但是赵剑寒要求董云山填装发射火药的时候,只装平时三分之一的量就可以了。
赵剑寒之前研究过明军使用的火药,这些黑火药已经实现了颗粒化,配方中的硝、硫磺和木炭也基本接近他所知的最佳配比,不需要做什么改动,就能发挥出黑火药的最大功效。而箭形弹比铅弹轻了很多,再加上良好的气动外形,哪怕只装三分之一的火药,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比原来打得远。
董云山按部就班上好弹药,对准五十米外的大石头开枪了,“轰”的一声闷响,枪口冒出了一股白烟,赵剑寒他们赶快跑到石头跟前,寻找子弹打击的痕迹。
结果痕迹没找到,倒是在石头前发现了裂成两节的箭形弹,木质弹托的底部一片焦黄,却没有破碎,小铁箭仍旧和弹托连在一起,根本没有分离,旁边还有许多石蜡,看来弹托的底部太厚了,和铁箭的连接太紧。
赵剑寒让秦向武把这个结论记下来,收回还是完好的小铁箭,然后找一枚底部薄一些的子弹继续试射。
前后打了十发子弹,没有一次试射的结果达到预期,主要是铁箭不能和弹托顺利分离,还有几发倒是和弹托分开了,但是铁箭飞得不知所踪,几个人都显得有些垂头丧气。
赵剑寒倒是有心理准备,抱着脑袋冥思苦想。首先,木质弹托完全可以抗住黑火药的灼烧,用木头制作弹托是可行的,其次,石蜡没能按预期融化,让铁箭和弹托分离,证明火药的热量没有传到弹托的内部,铁箭的尾翼没有发挥作用,才会到处乱飞。
想到这些,赵剑寒让秦向武和吴青山在弹托的底部边缘刻上一个较浅的圆形凹槽,再在凹槽上开三个细小的缝隙,以便将火药燃烧后的高温气流引入弹托的内部,融化石蜡,这样会损失一点推力,不过有了凹槽和缝隙之后,弹托底部受热会膨胀,闭气的效果应该更好,完全可以抵消损失的那点推力。
秦向武和吴青山随身带着工具,马上就按赵建寒的要求进行改造,改造了十颗子弹后,再由董云山进行第二轮试射。这一次试射的效果好了不少,有三枚铁箭深深地到石头里面,其它七枚找不到了,甚至还有一次射击后发现枪管被划伤了。
经过这番试验,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赵剑寒让秦向武他们把数据记录好,然后打道回府,有了三次成功的经验,往后的试验会顺利很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