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谋划(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剑寒忽然想起一个军事论坛上阐述的观点:明朝的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气候原因,明末是地球的一个小冰河时期,气候异常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只有南侵才能活命,而国内自然灾害年年不断,百姓饥寒交迫,只能起来造反,内忧外患之下,亡国是必然的结果
好像李自成数次落败,就是因为有大量的灾民才让他每次都能咸鱼翻身,如此说来这段时间灾害频繁可能是真的,那样的话自己就不会为人力资源而发愁,只要把教育体系建好,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各种可用而忠心的人才。
李自成单凭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就能煽动数十万人,而自己能为他们提供工作和生存所必需的物质,想来会更加吸引人吧?
“其次,我还需要大量的银子,建工厂、办教育、组建军队,这些都是吞金的怪兽,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这些东西全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赵剑寒挠了挠后脑勺,赚钱,赚大钱,这可是古今中外的一个世界性的大难题,不过作为一个穿越人士,在这个方面还是有着先天的优势的,赵剑寒很快就想到了几种能够产生暴利的产品以及先进的商业运营方式,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很有希望的,至于是否可行,只要试验一下就知道了。
虽然掌握了比较先进的钢铁冶炼、机械加工和化工生产技术,可是建工厂还需要各种资源,也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关于这一点,赵剑寒十分庆幸自己穿越以后的落脚地是在嘉峪关这座西北要塞。
对于中原人来说,这里是苦寒之地,除了抵御外族的入侵、获取战马这些军事目的,这里简直毫无价值,可是对赵剑寒来说,这里是不折不扣的风水宝地。
前世酒泉是中国西北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附近不远就是著名的镜铁山铁矿,其储量达几亿吨,还有好几处煤矿,更难得的是这些矿藏都是露天的,极易开采,储量居亚洲第一的塔尔沟钨矿,还有白云石矿、石灰石和硫磺矿,这些矿藏都是钢铁和机械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料。
离酒泉不远的玉门有石油,虽然目前没有条件开采,但是嘉峪关守城的武器中有猛火油,其实就是石油,这说明这个时代得到少量的石油是可能的,自己可以利用石油经过简单的分馏生产一些汽油、重油作为燃料,也可以提炼一些润滑油,这可是机械运行所必需的。

在目前的条件下,制造炸药需要硝石,酒泉临近新疆,在新疆南部吐鲁番——哈密盆地的鄯善县有我国最大的硝石矿,新疆还是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地,这些都是极为宝贵的战略资源,前世的甘肃省本来就是中国的有色金属生产基地,赵剑寒工作过的兵工厂就坐落在附近的祁连山中,所以他对这一带的情况非常熟悉。
这里的地理位置也是得天独厚。嘉峪关坐落在河西走廊上,南边就是连绵千里的祁连山脉,这里除了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外,还有丰富的水资源,甘肃境内的主要河流都是以祁连山脉为源头的,在这个缺乏机械动力的时代,这些水资源显得尤为宝贵,蒸汽机发明之前,欧洲的工业革命就是靠水力支撑的。
嘉峪关是明朝西北的边境,根据赵剑寒所知道的历史,明朝在西北控制的区域逐渐萎缩,早期建立的关西七卫已经不复存在,关外广博的土地目前是一片无主之地,只有一些在蒙古内部争夺中落败的小部落在这里艰难求存,他们的力量有限,击败他们并不是太困难。自己在这里发展不会受到太大的掣肘。
关外这片土地,南有祁连山脉,北有合黎山、龙首山,西面是新疆,东面是自己父亲坐镇的嘉峪关,完全可以称得上易守难攻,如果以后自己的实力强大了,可以以此为基地,北击蒙古高原,南下青海和西藏,向东可以窥视中原,向西可以经略新疆,进退自如,其战略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这里还有一些小平原可以发展农业和种植业,这是老天爷赐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完全可以建成一个既有工业又有农业的基地。
只要这个基地建成了,自己可以用先进的热兵器建成一支超越时代的军队,那时候就可以在这个世界横行无忌了,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众多的蒙古部落,我想灭谁就灭谁,崇祯皇帝的皇位能不能保住也是自己一念之间的事。
这时候俄国还不是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国吧?自己可以带军队抢先占领西伯利亚,最起码可以把中俄的边境线定在乌拉尔山脉,一下子就可以把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到中国的名下,这可是名垂千古、利国利民的好事啊!……
赵剑寒的思维沿着这条道路越走越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