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天才太子(求票求收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九年夏,端本宫外,清风亭。
坐在亭子下的王老五此时郁闷极了,自李时珍‘恢复’了他的神智后,他本应感到高兴,但是,在他心中却是一团乱麻,三个月来,他没有探听到关于杀神赵灵月的任何讯息,以及常二牛的弟弟常小牛,自那夜绑架后,至今仍不知他的去向。
客印月是真的怀孕了,崇祯听从长平公主的建议将她安排在李太后的慈庆宫,王老五当然知道公主姐姐的用意:在没有弄清她肚里的种是不是皇氏血脉之前,暂时将她软禁。
令王老五不安的是魏忠贤与王体乾,这三个月居然过得风平浪静,这实在是静的有些不可思议,他的第六感告诉他,在这看似平静的底下,深深蕴藏着汹涌的暗流……
且不管这些复杂的情势,就说当下吧,王老五真的很是郁闷,因为他的父皇安排了翰林院的主修陈阁老为他讲学。
唉!苦命的人啊!王老五耷拉着脑袋暗叹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位老者摇头晃脑的诵道。
此人头发银白,留着两寸许的山羊须,一副饱学大鸿儒似的。他正是王老五的启蒙老师陈阁老。
枯燥!呆板!无趣!这是王老五对这个朝代的教学评论。
日啊!这样的生活还不如装白痴呢!
突然,王老五灵光一闪,两眼散发出狡邪的光芒,他决定了——“老师!穆烽不解,这‘人之粗,性本擅’,莫非意指越粗的人在**方面越擅长?”
“啊!”陈阁老大惊,急道:“不不不!呃……这个……人之初的‘初’不是粗壮的‘粗’,乃是本初的‘初’,那个性本善……”
“哦!老师,那你刚才说的‘痒不叫,负之过’是不是指感觉很痒却仍不叫,这是太自负的过错?”
“……”
好好的一本《三字经》被太子注解得面目全非,陈阁老老脸通红。但是在他心里,却是对太子敬佩不已,他没想到太子自开窍后,思想竟是如此早熟,居然能将《三字经》注解得那么‘勃大精深’。
除了王老五与陈阁老之外,没人知道,最后二人之间究竟谁是老师谁是学生。陈阁老饱受数十春秋的儒学‘摧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对于王老五的全新传奇的注解,他可谓是万分的向往,且孜孜不倦!
而陈阁老在向皇上禀报时,则正色赞道:太子殿下于诗书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且见解独到,发人深省,真乃天纵奇才,大明幸甚!幸甚!
崇祯听后龙心大悦,命陈阁老再接再励,同时给他下了道死命令——无论如何,下月十五早朝,太子须作诗一首,在文武百官面前朗诵,以示大明继承人之优异!
陈阁老战战兢地将皇上的原话转告王老五,后者笑着拍了拍前者的肩膀,示意小KS!
到了崇祯指定的日子,陈阁老一大早便找着太子,塞给他一张纸团。
王老五展开只看了一眼便想递回给他,但当他看到陈阁老尽是血丝的双眼,知道他为了写诗一宿没睡,于是心下不忍,他恭敬地朝陈阁老鞠了一大躬。
朝堂之上,百官到位,崇祯春风得意的携着太子走进大殿。
王老五待皇上坐上龙椅后,他朝这位父皇拜了一拜,随后不急不缓的走入百官行列,一副知书达礼的模样。
待皇上端坐,王老五与群臣同跪,呼道:“(儿)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平身!”
“谢万岁!”
爽啊!这阵势!嘿嘿!王老五面色庄正,心底却是龌龊地想,有朝一日,老子也是万岁!
崇祯微笑道:“众位爱卿可知今天是什么日子?”
堂下百官议论纷纷,不明所以一旁的太史官员献媚道:“启禀皇上,如果微臣没记错,十八年前的今天应是太子殿下的诞日!”
崇祯兴奋的笑道:“哈哈哈!好记性,不愧为太史一职,有赏!”
啊!原来今天我刚满十八周岁!呵呵,一下年轻了十岁!过瘾!
那太史官连忙叩头谢恩,可当他一见到黑着脸的魏忠贤,那高兴劲立马化作涔涔冷汗。
“烽儿!”
“儿臣在!”
“你可知道你名字中‘烽’的来历?”

“回父皇!儿臣浑浑噩噩虚度光阴十八载!实为不孝!”王老五跪在地上,一脸的惭愧,“万幸儿臣得遇东壁先生神技,祛除蒙昧之心,又承鸿儒大学士陈阁老之教晦,儿臣方才明白!”面色转为痛恨,“十八年前,鞑子进范我大明边关,百姓遭难,烽火一夜之间连烧九城,儿臣正是当夜出生,皇爷爷赐孩儿‘烽’字为名,以谨记国仇!”
崇祯有些激动,他大声道:“说得好!大明天威岂容侵犯!五军大都督史可法史爱卿,乃三朝元老,骁勇善战,当年百万铁骑虽将鞑子杀退关外,但时至今日,鞑子心怀叵测,蠢蠢欲动,史爱卿虽年事已高,却曾说道:‘犯我大明天威者,虽远必诛!’”顿了一顿,他用期许的眼神望向自己的儿子道:“烽儿!今天史爱卿仍在外率军平乱,朕要你为他作诗一首,就当着文武百官之面,如何?”
靠!王老五瞄了一眼颤抖的陈阁老,心中不爽极了!怎么?你真当我肚里没货?嘿嘿!早就知道你这通宵是白熬了!
王老五站立起身,在大殿仍是不急不缓的迈了三步,然后慷慨激昂的吟道:“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这诗咋样,嘿嘿!连陈阁老都不知有王昌龄一人,那还怕什么,这文坛大盗我不来当,谁还够格?
崇祯听得呆了,包括魏忠贤在内的百官也呆了!这三个月前还是个吵着要奶吃的白痴,今天却三步成诗!掷地有声!
王老五的戏演得可谓是淋漓尽致,他虽心中嘎嘎狂笑,面子却仍是一副精忠报国的激昂神情。
“好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烽儿,你果然没让父皇失望!好!好!好!”一连赞了三个‘好’!崇祯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他豁地从龙椅上站起。
一个文官赞道:“难得好诗!太子殿下果然天资聪慧!此即兴之作堪称空前绝后啊!”
另一个武官也赞道:“俺不懂诗,但是殿下这诗听得俺是热血沸腾,史大都督若是知道,定会夸赞殿下……”
百官再次沸腾,不住的竖起大姆指道好,其中竟不乏魏忠贤的党羽。
魏忠贤呢,暗地里将牙咬得紧紧,可面子上也不好拂了百官的意思,况且抛开权势之争,平心而论,太子所吟的诗的确是惊人之佳作。
“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说话之人是崔呈秀,三个月前他还是肥头大耳,挺个大肚腹,而今却像是营养不良一般。“殿下,上回多谢您引荐医圣,祛除崔某沉疾,崔某有个不情之请,殿下可否赐诗一首,好让崔某铭记殿下之恩德?”
日!这王八蛋真该死!王老五刚才用余光看到他与魏忠贤递眼色,估计他以为刚才那诗并非出自老子的手笔,想出下老子的洋相!
魏忠贤接口道:“来呀,笔墨赐候!”
晕!老子不会写毛笔字啊!唉!罢了!难看就难看吧!我写!
只见王老五沉着冷静,龙飞凤舞一番。
看着自己的杰作,王老五很想笑,但同时也脸红不已,毕竟那字——写得的确难看!
崔呈秀有些出乎意料吃惊,太子尚未酝酿就直接书写,还一气呵成,料想前面那首诗应该不是事先安排好的。
他看了看着太子所赐的墨宝,激动地鞠了一躬,赞道:“多谢太子殿下赐诗,殿下果然天纵之才!崔某拜服!”
魏忠贤气急败坏,他冷道:“既是太子殿下又一佳作,何不大声诵出与我等共享!”
“是是是!”崔呈秀大声诵道:“卧春——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岸似绿!岸似透绿!岸似透黛绿!”
群臣无语,朝堂又静了下来。
前面称赞王老五的一名武官忍不住开口道:“崔大人,你用俺家乡话念诗做啥?”
话一说完,群臣再也忍不住,个个捧腹大笑起来……
****************************************本章注:《我蠢》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俺是驴,俺是头驴,俺是头呆驴。——此诗原出处不详!本小说转载,借娱大众!呵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