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军政改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次革命被杨威、段芝贵和冯国璋三人联手扑灭,固然有人骂他们满手血腥,残酷镇压革命义士,但也有人称赞他们英勇善战、保家卫国、定国安邦,在普通老百姓眼里,谁是君就要拥护谁,他们首先拥护的是落魄的溥仪,然后是袁世凯,再后才可能是孙中山等人,只不过老百姓的力量太小了,他们的利益完全被四方枭雄所把持。
如今杨威也算是一方枭雄,他和段冯两人的联名上书果然得到了袁世凯的顺利批复,三人如愿以偿的兼任三省都督,而在江西,杨威保荐李纯为副都督,算是皆大欢喜,而且杨威还有一个河南省控制在手中,正副都督周学熙、王天纵听命于自己不说,还有一个同铁民牢牢的安插在巩县。
战争一打完,杨威马上被召回了京城,袁世凯在密室中相见,袁世凯比先前更要风光满面,见到杨威先是一个热情的握手礼。
“呵呵!杨贤侄辛苦了!呵呵!我看这次你都晒黑了许多,不过小伙子更加精神!哈哈——”
杨威毕恭毕敬:“为国家为大总统效力是应该的,这点儿算不了什么。”
袁世凯摸着大肚皮:“嗯,好!这才是忠臣,有了你这样的良臣大将我才可以安稳的睡觉、舒心的吃饭,你看看我,仗打完没几天,我又长了十几斤肉!哈哈——”
如今的袁世凯可真的认为自己掌控了一切,没有人再能和他抗衡。
双方客套一番之后分主次落座,然后进入正题。
“杨贤侄,我还牢牢记的你在南下之前跟我说的话,你说战争过后就要着手准备改革政治和军事体制,你跟我说说,如今时机成熟了没有?我们该怎样去做?”
杨威点点头:“没错,平定天下之后就到了治国的时候了,我还是那句话,要整顿乱世必须中央集权不可,我建议成立统率办事处,首先从军事上入手,您亲自担任统率办事处主任,成员包括参谋总长、陆军总长、海军总长、后勤总长、装备总长等等,目前我们只有陆军总长和海军总长,其它的人选还需要您亲自来定夺。”
杨威提出了意见,而把具体的人员选定的问题推给袁世凯,并不是他心中没有合适的人选,而是为人要避避风头,凡事都是自己拿主意,那把袁世凯放到哪里?即便提也要委婉的提,杨威现在对官场上的这些东西越来越纯熟了。
袁世凯皱着眉头:“后勤总长我已经有了人选,你杨贤侄当然不让,而装备总长你也先兼任着——可这参谋总长么?可真是难以选择——”
杨威眼珠子骨碌碌直转,张了张嘴巴却没有说话,他这是故意让袁世凯看见,果然袁世凯看见他这副样子说道:“你有什么就尽管说!以前那个胆大包天的杨威哪里去了?不要被官场习气磨了你的性子!”
“大总统——您觉得黎元洪如何?”
袁世凯嘴里咝咝的抽气,眉头皱得更紧:“黎元洪?他可跟我们不是一路啊——”
杨威嘿嘿一笑:“让黎元洪担任参谋总长有几个好处,一是此人威望高,在南北方都很大的号召力,如果他当参谋总长,就可以拢住一大批人,统率办事处的工作也会很顺利的进行。”
袁世凯点点头:“嗯,有道理!”

“还有就是此人虽然威望高,但是没什么真本事,不会打仗,手底下也没多少兵,我们并不担心他窃据高位而谋求造反。”
袁世凯又点点头:“嗯!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好!就按你说的去办,我马上拟电报召这几位总长成立统率办事处——哼哼,这才有点正规化的样子。”
然后袁世凯又问:“那政治改革该如何进行?”
杨威先在心中理顺了一下才说道:“按照我的设想,政治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向内阁和国会分权,这样才可以将我们的治国方略顺利的贯彻下去,设立政事堂和国务卿,下设左右两丞,可如今熊希龄内阁颇有盛名,干的也很不错,如果直接剥夺他们的权利的话,我估计会出现巨大的反抗——”
袁世凯也非常赞同:“说实话,熊希龄这届内阁我还是非常满意的,成员个个有名望,能干而且清廉,我看就让他们呆着吧,实在不行再说。”
杨威赶忙摇手反对:“这可不行啊大总统!我们实行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合理的政治制度,千万不能因为某一个贤良人才而放弃改革进程,就算是诸葛孔明复生也不能改变,该做的还是要去做,否则后患无穷啊!”
“那你说该怎么办?”
杨威皱着眉头思索片刻:“我看不如这样,保留内阁原班人马,同时任命熊希龄为国务卿,左右丞由孙宝琦和梁启超担任,有这三人组成政事堂的骨架,再由他们统领各部大员。”
袁世凯有点儿不明白:“这和现在有什么区别么?”
杨威呵呵一笑:“区别大了!熊希龄作为内阁总理必须对国会负责而不必向大总统负责,而他作为国务卿需要对大总统负责而不必向国会负责,左右丞也是一样,在法理上来讲,我们已经剥夺了国会的部分权力,然后一步步把它架空起来,时机成熟之后再解散国会,变内阁制为总统制,如此不就成了?”
这番话说得袁世凯哈哈大笑,真是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老早就想解散国会实行总统制,当初是因为迫于宋教仁的压力才实行内阁制的,他深切的感到内阁制可真是个麻烦东西,身为一国大总统却处处束手束脚,有时候国会那帮家伙为了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儿就争论个把月,还什么往往都争论不出来,等好不容易有了决议了吧,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了。而且这帮家伙还有个臭毛病,非常喜欢弹劾,好像弹劾是他们最拿手的武器一样,弹劾总统弹劾总理能给他们脸上增光,三五天就要动议一下,搞得袁世凯、熊希龄等人焦头烂额。
如此,改革方案就确定下来,两个最重要的部门迅速成立,统率办事处和政事堂一军一政在总统府左右挂牌成立,全国上下倏然为之一紧,就像提纲挈领一样,全国政军大事运作效率马上提高,连带基层运作效率也不断提高,甚至街上走路的人们似乎都加快了脚步。
也有很多人反对这样的措施,尤其是国会的议员,但是没有一个敢明目张胆跳出来大叫大闹,因为他们怕了,北洋军统一全国,那把血淋淋的屠刀就悬在众人头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哗的砍落下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