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十二)评论
第二天,《台北日报》头版的标题。
“昨晚台北大剧院《无间道》首映”
“本报讯:昨完8时在台北大剧院,翱翔天宇投资8000万的新片《无间道》首映。本报记者有幸以一名普通的观众观看了整部影片。详情请看娱乐版。”
在娱乐版头条的标题:
“《见证奇迹!》”
“以前,我都是以一名以记者或者是影评人的心态去观看电影的。但这次,翱翔天宇没有对媒体的赠票,使得我有机会以一个普通观众的身份去欣赏了这么一部电影。虽然之前觉得翱翔天宇这么做不太厚道,但看完电影之后,我全身的感觉只有两个字:感谢!感谢翱翔天宇能制作投资出这么一部伟大的电影!”
“影片以一黑一白两位卧底的命运为主线,警察和黑道之间的较量充满紧张气氛贯穿全剧,节奏则步步推进,环环相扣,又**迭起,不容喘息。由此可见影片的情节设计颇见用心,节奏紧凑,有一种难得的张力。”
“全剧设计和对叙事节奏的把握良好,它不追求表面的张扬,摒弃了以往大场面的血腥打斗枪战场面,甚至警匪交锋的紧张场面都不是最吸引观众的核心,人物悲剧性的角色身份的冲突,以及因此而展开的心理游戏才是令观众屏气息声的主要原因。”
“这部影片最为成功的地方在演员,三大影帝的演技如火纯青自不必说,连第一次出演电影的鬼才与冰,都在黑社会老大这个角色上有很出色的发挥。他们塑造人物个个性格鲜明,内涵丰富,令人信服并为之赞叹。”
“影片的结尾也是亮点之一。它并没有走以往警匪片那种正义战胜邪恶的老套,而是一个有震撼性的悲剧结尾。好人不长命,坏人却逍遥法外。但坏人却注定一身在内心的痛苦之中煎熬。佛经云:生不如死,死才是永生。这与片名《无间道》又得到了暗合。”
“回到剧本之上,该剧的编剧与冰,之前我说过了,绝对的鬼才。虽然这部剧本是经过了戏剧天后萧依莉的修改和润笔。但能有这种创意的编剧,用人才不足以显之灵气,用天才不亦足以显之狡猾。只能以鬼才二字来形容了。”
“台北大剧院昨晚的气氛是我一生从未所见的。100多分钟的影片时间内,观众竟然基本没有发出过任何的声音。该片结束后,长达十分钟内亦竟无人离开。最后《无间道》剧组亮相谢幕时,足足持续了五分钟的掌声,让人觉得能把那十几米高处天花板给掀起。”
“金皓熏昨晚说过: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就一起见证着这个奇迹的诞生吧!是的,就在昨天,我作为大家中的一份子,一起见证了这个奇迹的诞生!”

“两天后《无间道》正式公映,我将再去观看一次。不为别的,就为了心中的那份喜爱。若没看过《无间道》,绝对是人生中巨大的损失!”
《娱乐星报》。
“《无间道》是一部寓意是非常深刻的电影,这个我不用解释了,所有的观众都能体会的到。单从电影方面上来说,这是个非常独特的新题材,但看了《无间道》后,我相信大部份人并不能从《无间道》中深深地体会到这个佛理。这是影片的小瑕疵之一。”
“导演和编剧在整部电影中都在玩深沉,讲道理。这点放在其他电影里面,恐怕是非常难让人接受的。但在《无间道》中,大家却丝毫没有反感的感觉。也许现在的社会就是如此吧,大家扮演的早已角色混乱,到底是黑是白,是好是坏,都已经无从分辨了,这是一个灰色的现实社会,处于最好的年代,也处于最坏的年代。”
“当然,全片有很多细节上经不起推敲。但我们是观众,只要情节是完整耐看的,何必去在意那细枝末结的东西呢?”
“《无间道》,一部冰冷得没有感情的电影,亲情、友情、爱情,在电影里都无法长久生存,每个人岌岌可危,内心世界里没有信任和依靠,彼此各自为营,如履薄冰。看的叫人全身冰凉,却又有诸多的领悟。”
“关于《无间道》,从演员、情节、配乐、摄影多方面而言,都称得上是制作非常精良的电影。我个人评分的话,会给90分。《无间道》的结局,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与许多人猜测中的最后真相大白不同,结果陈是死了,刘反而升了职,一反善有善报的常理。”
“总体而言,这部电影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不管你是什么观众群体,走进影院吧!你会和昨晚那3600人一样,深深为之所吸引的!”
《台北体育报》
“〈论英超诸雄在《无间道〉中对应的角色〉”
看了这个标题,我就长叹了一口气,略过我不熟悉的体育内容,直接看作者署名。
果然是ROY,这家伙……
〈健康周刊〉
“〈陈永仁的精神为何分裂?〉”
〈台北财经报〉
“〈〈无间道〉中卧底与商业间谍的异同〉”
…………
得,即便没有邀请诸报刊杂志记者,也没有派发红包,所得到的宣传,一点也不次于〈爱在四十滴眼泪后〉啊!
所有能做的事情都做完了,票房肯定是会成功的,接下来要看的就是,和〈爱在四十滴眼泪后〉在票房上的胜负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