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阳候的探险(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武八年六月以枭阳候号为旗舰的探险船队进入了陈家港.稍做休整后船队驶向了大鳌岛南端的一个小岛。陈虎头听取了格雷和徐秋的建议,在小岛上安排几个人专门饲养雪橇狗,为征服极地大陆作准备。根据徐秋的建议探险船队先沿着大陆海岸线由西向东航行熟悉一下气候及洋流,测绘地形图,确定最佳的登陆点。由于立秋过后气温较为温和,便于船队的行驶。还有不少新成员需要进一步适应。
经过近一个月的航行大家终于又看到了白皑皑的大陆。由于越靠近海岸线浮冰就越多,为了船的安全没有太靠近海岸线。每天有瞭望员盯住海岸线。其他人忙着自己的工作。其中属徐秋的工作最多。不但要编制海图,还要考虑枭阳候的游记。由于船上的大副要专门记录航海日志,所以徐秋的工作量还算可以。格雷算是找到新的爱好了。虽然刚上船时因剧烈的颠簸,也是和别人一样吐的一塌糊涂,等适应了之后就生龙活虎起来了。他将自己绑在船头上拿起心爱的飞叉练起来了。顺带着大熊也跟他有样学样了。
长时间的航行是枯燥乏味的。由于他们的航线又远离了港口更是加深了这种感觉。埃尔热仍然在热衷于画画。在徐秋的帮助下(在天津港徐秋买到了一大箱北京产的铅笔,考虑的是在气候寒冷地区用毛笔写字简直折磨人),这位仁兄的素描本几乎是一天一本。为了在航行图中活跃大家的情绪,在徐秋的建议下埃尔热以周围船员为原型进行粗线条画画(卡通^^)。加上徐秋在图画旁边加上的寥寥数笔。一种古代的连环画诞生了。埃尔热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后世卡通画的鼻祖。不管他想没想到,这种形式也确实活跃了船员们的热情。连带着大家也争先恐后地学起了汉字并也开始拿起笔头记录起所见所闻了。这种氛围弥漫在船队当中,使大家的心情快乐起来了。直到在大西洋遇到海盗。
那是快要进入大西洋了。由于从太平洋进入大西洋时,洋流及气流的关系,船只在好几天都是保持着仅45度角倾斜角度航行。连续几天这样航行,实在是受不了的埃尔热建议向北行驶脱离这股洋流。充分考虑后陈虎头将船队偏离了预定的航线,向北合恩角靠近。
结果在一天的中午时分瞭望员发出警报,在前方发现两只海盗船。通过望远镜看到骷髅旗的陈虎头低声骂了句粗口。
“娘的!怎么在这里还能遇上这帮杂碎?”
也不怪陈虎头这么想,由于托马斯率领的太平洋舰队横扫了太平洋,一般的西洋船队特别是海盗船很少踏足太平洋,太平洋也因此被叫做“中国海”。事后陈虎头才知道这只海盗船队还恰恰是被托马斯赶出太平洋的。
活该这帮海盗们倒霉,流年不利呀!被托马斯揍得找不到东南西北的海盗们也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悬挂红底金龙旗的船队。一看对方不是军舰就恶狠狠地扑了过来。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只船队虽然不是军舰,却拥有着当时最为先进的火炮。还没等靠上去,就被枭阳候号上的长距离火炮轰断桅杆,动弹不了了。
在陈虎头和格雷的带领下水手们痛打落水狗(已被太平洋舰队杀的八八了)。负隅顽抗的海盗头子被格雷一叉钉在了船头上。其余大小海盗也是死的死,伤的伤,活下来的也没几个全都投降了。在徐秋的带领下,水手们对两膄海盗船进行了彻底地清洗。死尸全都抛下了大海。可余下的俘虏却让陈虎头犯难了。这时埃尔热建议按照海盗规矩处理。就是找一座偏僻的海岛,将这帮海盗放逐。给了他们几把火枪和火药后,探险队离开了放逐岛(埃尔热起的名字)。
这时船队已经是五膄船了。由于桅杆折断,海盗船由探险船拖拽着驶向了最近的港口。在南美的德塞阿多港对海盗船进行了修护后,船队也得到了补给。也亏的探险队里的水手们能干,三膄船的水手竟能驾驶起五膄船。这让修船厂的老板啧啧称奇。不管老外的想法,探险队经过一番养精蓄锐后又出发了。
当船队再次靠近南极大陆后,探险队继续向东行驶。也陆续发现了一些小岛。随着经验的累积如何登上南极大陆渐渐地成了主要话题。经过几个月的观察大家得出了一个结论是不能将大船直接靠岸,只能靠小船划桨上去。这样的话所能带的给养就有限了。陈虎头决定先继续绕着大陆航行把大陆的轮廓搞清楚后再说.
随着航线的延长这片大陆的海岸线也留给了大家深刻的印象。高耸的冰山、尖锐的浮冰无不时刻提醒着船员们航途的险恶。每天的瞭望也不再漫不经心了。尽管是偏离主要航线,所以较为单调些,但是是不是发现的小岛上的不明动物也能让船员们兴奋一阵子。每到这时数埃尔热最忙了。他尽可能地靠近这些动物,并用铅笔画出动物的素描,旁边还要注上观察心得。如有可能在徐秋的帮助下还要制作标本。

当然连环画还是必须要画下去的。这已经成了船员的一个最重要的消遣了。格雷和大熊的飞叉也练得越来越出神入化了。叉上来的鱼也越来越大。以至于陈虎头都不用担心糊口的问题。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直到发现了海豹岛。
那天也跟往常一样风不算大,船速也不快。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突然瞭望员喊了声:“海豹!”
格雷听成了海盗来了,拿起钢叉跑到了船头。可发现瞭望员并没升起红色的警报旗。其他船员也纳闷地盯着瞭望员。这时船员指着左前方不远处的小岛喊道:“很多海豹!”
当人们拿起望远镜跑到船的左舷看向小岛时,不由得惊呆了。只见周长不到两里的小岛上爬满了大大小小的海豹、海狮、海象。埃尔热立刻来了精神,拽着徐秋就想划个舢板靠近去看个究竟。这时大熊制止了他的举动。
陈虎头命令其他船队在原地抛锚等候,自己驾着旗舰围绕着小岛转了一圈。发现在岛的东、南、北的方向海豹聚集的多,在西侧的岸上较少些。就决定从西侧登岛看看。大熊跟陈虎头建议杀几只海豹,做皮衣穿。因为考虑到登大陆时的寒冷气候,陈虎头同意了。为了不惊动海豹群,在徐秋的建议下不使用火枪只使用强弩和钢叉。而且尽可能地只杀那些成年的公豹和看起来老弱病残的母豹。
在格雷和大熊的带领下船员们乘坐三膄舢板登上了小岛。埃尔热拽着徐秋登上了岛上的最高点观察着海豹,其他人则摸向了南侧。没有什么悬念,在钢叉和强弩面前海豹们遭遇到了有选择的宰杀。将杀掉的海豹拖到了靠近中心高地的位置后大家在大熊的指挥下肢解了海豹。豹皮被剥掉后放在了一旁。大块的豹肉被挂起风干起来。其他杂碎则被炼起了油储存到木桶里。这些可以在船上当成燃油。当带去的木桶装满了油后,船员就撤离了小岛。这时埃尔热的素描也大功告成了。这样这座小岛在候爷的海图上被标成海豹岛。
在余下的日子里大熊带着自己的族人用海豹皮做起衣服来了。这回格雷也跟着一边打起下手,照自己的经验出谋划策。没几天功夫,四十余件厚实而暖和的皮衣制作完毕(古代防寒服)。徐秋试了试,即防风又保暖,特殊加工成的裤子连着厚实的长靴还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陈虎土算了算如果想穿越大陆的话,人员也不能太多了。二十几人差不多也够了。这些衣服算是专门给登陆的人预备的。以后再作的话就做些短褂就行了。
就这样又没过几天,船队进入了印度洋。由于季风和洋流的关系船队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这时徐秋又有了新的发现。在一次打水时水桶里发现了几只小虾,那个水手随手将小虾扔进嘴里嚼了嚼给吃了。当时这名水手因败血病皮肤痒,想用海水冲洗。没想到他的败血病竟然奇迹般地好了起来。这件事引起了徐秋的注意。他命人打捞不少小虾(南极磷虾)给患病的人吃。没想到那些人也同样好了起来。这件事顿时轰动了整个船队。在长时间的航行中最缺的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了。人们不是嘴里溃疡就是皮肤生疮。现在好了,这小小虾米就能替代那些难以保存的东西了。且是取之不尽的。陈虎头命令手下将打捞到的虾腌制成虾酱看看,还能不能保持原来的功效。结果几乎不影响。这可把船员们乐坏了。埃尔热大声嚷嚷着找到宝库了。一双发光的眼睛里满是金币了。
在之后的日子里人们兴高采烈地打捞着小虾。不过人们也发现离开南极大陆越远,虾米的品质就差些。而且其它品种的虾也开始多了些。为了更好地区分这虾,徐秋要求埃尔热将不同的虾进行分类整理。不仅要测量、画画,还要制作标本。埃尔热现在做起这些事已经是得心应手了。通过观察试验,人们最终确定了只有靠近大陆海岸的小虾有着神奇的效果。因为在黑夜里这些小虾发出磷光,所以经大家讨论决定将此虾命名为“南极磷虾”。
这一次的航行也有了新的发现。靠近大陆航行了近半年,太阳始终不落下去,当然也没有那么明亮。一整天都是亮着的,大家也就有了新的叫法-“极昼”。不过快到澳涂洲时,这个极昼就变成极夜了。大家不得已将船驶向了北方故乡的方向。
陈虎头的海图上大陆已经有了不太确定的轮廓。看着海图枭阳候更加坚定了踏上去的决心。这次回去后修整个半年再过来,一定要登陆。
不过枭阳候没有想到他们足足用了5年的时间才征服了南极大陆。
(瞎写一气,莫怪莫怪。柳大也不给置顶,也不加精,不知是否嫌土王写的不好。没关系,重在参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