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圆桌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大堆人簇拥着来到衙门,后面看热闹的人也跟了不少。
公子哥也不击鼓,直接就带着林云进了衙门,不一会里面就出来个穿着官服的胖子,后面跟着个贼头贼脑的师爷,公子哥凑上去耳语了几句。
“你是何人?竟敢于闹市滋事扰民!”胖官一拍惊堂木。
“有你这么审案的吗?没问事情来龙去脉就说我滋事扰民?”
“大胆刁民,敢藐视公堂!给我打!”胖官说着随手抽了根竹签往地下一扔。
看来这个恶官平日里跟那公子哥串通多了,危害乡里的事情没少做。林云也懒的跟他罗嗦了,直接拿出御赐龙川公大印往胖官台前一扔,这玩意他一直随身带着呢,平时没怎么用。
川公大人?!”胖官拿过一看,一阵哆嗦。
底下顿时一阵哗然,龙川公的大名这里谁不知晓。
林云也不答话,走上去对着胖官就是一脚,直接踢到堂下,这种恶官,他也不想多问了。
“给我撤去官服!打入大牢!”
看了下底下越来越多的民众,顿时有了个主意。
“大家听好了!从今天起,衙门的官由你们决定谁来做,你们可以投票选举,每家每户都有权利参加!谁得票最多,谁就当这个官!”
底下顿时纷纷交头接耳,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让老百姓自己选官,这个说张三好,那个说李四合适。
林云心里想着,给他们来个全民选举,哈哈。回头看了眼那个贼头贼脑的师爷,师爷吓的一阵哆嗦,看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现在还用的着他,暂且放他一马。
“你过来,给我起草个文书,就按照我说的写。”
书一会就写好了,林云吩咐去贴到大堂门口,接着叫来了衙役头头,让他督办。
至于那个公子哥还有两个小痞子等人,打了几十大板,统统扔进大牢等候处理。
办完这边的事情,回到龙川口,想想现在手下也没什么人,除了几个带兵打仗的,自己封地里这十二个城,不可能一个个去这么跑。
想着想着来到了衙门口,找到了赵县令。
“大人,这是最近的账本。”赵县令一看林云来了,连忙拿出账本,以为又是来查账的。
“先不查账。”林云摆了摆手,“你坐下,我有事跟你商量。”
眼下也没什么人可用,这个赵县令虽说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不过看前段时间的表现还算尽心尽力。
“以后你这个县令就别做啦!”林云盯着赵县令。
赵县令一惊,连忙起身跪下,吓的浑身发抖。
“你抖什么抖,做了这么多年官,胆子小成这样,起来坐着听我说。”
赵县令一听还有下文,连忙哆嗦着爬起来又坐上。
“以后建立个监督衙门,专门负责查办封地内各城官员营私舞弊贪赃枉法之事,还有要建立政绩考核制度,政绩不合格的,限期罢免,你就做这个监督司总督吧。”
赵县令一听,心里乐坏了,本来是个小城县令,现在一下成了统辖十二城的总督,连忙起来又是一通磕头。
“还有,这十二城的大小官员,都由老百姓自己来选,原先在任的,也可以参加选举。”又把刚才选举那套跟赵县令说了一通。
说了半天,赵县令总算弄明白了。
“好了,这事情就先交给你去督办,这些官选出来后,统统给我叫来。”林云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对了,还有,那些什么进城税,全给我免了。”
被林云这么一搞,这十二城的老百姓顿时积极性大增,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封地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转眼又是一个多月过去,各城选举出来的十二个官员已经被带到龙川公府。

十二个人齐刷刷的跪着。
林云看着这十二个官,这些人可都是民众选出来的,不一定有多大才,但至少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人至少是有民心的,平时有人缘,人肯定也坏不到哪去。不过,看他们这样子,受封建礼仪管制的太死,很难有什么大作为,得想办法改变改变他们的观念。
“都不要跪了,起来坐着吧。”
众人唯唯诺诺的坐下了,林云看着直摇头,不过一时也急不来,毕竟这些人都习惯了一辈子了,只能慢慢改变他们的思想观念。
“说说你们的想法吧,有什么好的提议尽管说,不要一本正经的,都放松点,象聊家常一样。”林云努力的缓和气氛。
看着大家都不敢说话,林云站了起来。
“来人,把桌椅都撤了,换成圆桌。”既然都不肯说话,给他们搞个圆桌会议算了。
大家围成一圈坐下了,一个个正襟危坐,还是不敢开口。
“我看以后衙门不要叫衙门了,叫什么好呢,嗯,叫议政厅吧,你们这些县令也不要叫县令了,就叫市长吧。”林云有意搞点事。
底下顿时交头接耳,开始议论纷纷,林云则在一边看着暗笑。
“大人,下官认为不妥!”底下一个稍微年长的站了起来。
“坐!坐下说,为什么不妥?”林云摆了摆手,“哦,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下官韩翱,现任龙南城县令。大人此举极为不妥,其一,这官吏制度乃王朝千百年定下的规矩,制度体系现在已经相当完善;其二,大人如果擅自修改府衙官员名称,这与王朝格格不入,容易造成观念混淆;其三,如果此举得到其他封地效仿,必将引起社会动荡,导致朝廷威望下降。”
“说的很有道理嘛,我也赞成你的说法,刚那个提议不通过,取消!”林云心里暗暗好笑,又不好说本来就是跟你们开开玩笑,这些老古董可受不了。
底下气氛顿时放松不少,一时热闹了起来,七嘴八舌的议论开来,林云让一边的记事,把一些重要的议题内容都一一记下。
“大人,下官认为要国强,则先要民富,要民富,则先要发展经济。”底下有个年轻的说道。
“有道理!说说你的想法,怎么发展经济,恩,对了,你叫什么名字?原来是做什么的?”这人还蛮有经济意识嘛。
“下官陈肖,现任上抚城县令,原本是个教书的。这发展经济,应该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比如说我们上抚城,有诸多特产,另外上抚的铁器也是附近闻名的,应该把这些特产和上抚铁器做大做精,形成大规模生产,广开销路,这样经济自然全盘带动。”
说了半天,就是搞个龙头企业,不过在这个世界里,能有这样先进的思想,也难能可贵了。
“说的好!以后上抚城就按照你这个思路发展,财力上有问题的,找你们的总督解决。”
底下又是一阵七嘴八舌的议论,大家的情绪都很高涨。这封地内的收入林云是清楚的,每年除了上缴一部分朝廷,其余的都归封地主管,钱多了林云也没啥用,不如给他们拿去发展社会民生。
“好了,今天就暂时讨论到这里,把你们每个人的建设规划都写成报告呈上来,搞的好的有重奖,搞的差的要惩罚,总之一句话,你们每个人都要尽心尽力,要把我们这个龙川封地搞成整个轩辕王朝最富裕的地区!”
底下顿时一阵掌声,大家都满怀信心,斗志昂扬,这些老顽固看来都开窍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