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魏州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章魏州城
魏博镇是河北最大的军镇之一,位于河北三镇的最南端管辖着相、魏、博、贝、卫、澶六州。位于现代的河南安阳、大名一带。同苦寒的卢龙镇和成德镇比起来,魏博镇是河北主要的粮食产地。人口众多,境内又出产铁和煤炭,是唐末乱世中经济最繁荣地区之一。也是最具战争潜力的热点地区之一。
晋、梁争霸多发生在这一带,就是因为这里人丁繁茂、物产丰饶,可就近补充军用。而且,河北位于山西李克用的东面,骑兵可在一夜之间翻越太行山,打到太原城下。
因此,河北三镇的一举一动,直接牵扯到天下大势。
村里的牙兵们一接到进城的军令,纷纷卷起包裹朝城中走去。
大河村离魏州城也没几里路,不行过去也就半个时辰路程。与文明同行的还有同村的五十个军汉,村里共有一百个牙兵士兵,分成两拨在牙城当值,现在是换防的时候。
不愧为魏博镇最精锐的镇兵,虽然唐朝末年天下大乱,但士兵们一个个看起来身体都是极好,身材高大,目露凶光,路人见了纷纷闪避。文明在后世读中学时,也算是一个健将级的运动员,学校的体育明星,可一混在人群中,却也不打眼。
回想起历史书上的记载,文明深以为然。唐朝人体格壮硕,身体素质极好,普通人身高都在一米七十以上。至于安西都护府的精锐陌刀兵,身高都在一米八十以上,身背四十斤重的明光铠,手提长长的陌刀,依旧能健步如飞。唐太宗李世民有一个外族妃子,身高甚至达到惊人的一米九十。现在经过多年的动乱,百姓的生活质量极大下降,但唐朝百年盛世积累下底子还是能从魏博牙兵身上得到体现。
中国人的身高普遍下降发生在明朝,据说,那时候普通人的平均身高只有可怜的一米六十,在古代,士兵的身高和体重是一个国家国力的最直观体现。
唐帝国虽然还有一年多时间就要灭亡,可落日的余辉依旧灿烂,至少在河北是这样。
魏州城是河北第一大城市,外城城墙长三里,高两丈,城中有四万人口,乃北方第一雄城。北宋时,为了管理河北,抵御辽国入侵,宋人在魏州城的基础上略做修葺,改名为北京,是北宋的四个陪都之一。
由此可见魏州的经济和军事地位。
魏州经济发达,来往商旅不绝,节度使坐收商业税赋,足可以支撑起魏博镇军日常开销。因此,在魏州城门口罗绍威放了一个税吏和一队人马,收取行商税和盘查可疑之人。
这一队守城的人马趾高气扬,对过往各色人等也是大声呼喝,可一见到文明他们,知道是魏博牙兵,都矮了一截,皆低头不语,生怕惹得这些丘八不快。
进了外城,魏州城之内还有一座不大的内城,也被称之为牙城,是节度使罗绍威风的官衙和牙军的驻地。牙城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牙门、官衙和军营。
牙门是牙军将领的办公场所,官衙是节度使的驻在,军营则是牙军的营房。
总的来说,魏博镇分为两大块。官衙的文官系统和牙门的武备系统。
至于驻守牙城的牙军,有两千人马,其中骑兵五百,步卒一千五百。五百骑兵就是罗绍威手下最著名的银枪都亲兵,每人都身被铁铠,手持长槊,是河北战场上一支令人生畏的铁军。
魏博镇牙军共有一万人,分内、外牙两个部分。外牙军分驻各州,定期换防。内牙军则专一拱卫魏州。在内、外牙军之外,还有乡军。所谓乡军,平日在家务农,一遇战事,即被征召入武,总数约十万。魏博乡下军采取三丁抽一的方式征召,也就是说,整个魏博六州共有青壮三十万。这也就是节度使罗绍威的全部身家。
这些,都是路上黄贵对文明说的。
进城之后,众人都去军营报到,黄贵也不急,带着文本和罗遇在城乱逛,让文本熟悉城中情形。
本来,文明对黄贵这个经常说风凉话的家伙没什么好感,可经过这一路,他对黄贵的看法有所改变。黄贵虽然为人刻薄,脑子却灵,观察力一流,而且能举一反三,几句描述就让文明对魏博镇的大致情况摸了个门清。而这些讯息也不是普通士兵能够知道的。
看来,黄贵这小子也是个做事的料,细心也是一种素质啊!至少在战场上,这家伙一定不那么容易被敌人杀死。
逛了半天,眼看到了中午,肚子也饿了。黄贵难得地大方一次,说:“文明兄弟还没入牙军,没有军饷。至于十三,穷得快要当裤子了。摊上你们两个穷鬼,我也是倒了八辈子邪霉。罢,咱最近手风奇顺,就请你们吃两块炊饼。”
炊饼就是后世的馒头,唐朝末年是中国农业大发展时期。水稻在南方被大量栽种,小麦在河北的种植面积也以很快速度扩大。但是,因为产量不高,普通百姓还是以栽种小米为主。平日要想吃上白面,却也不容易。

“小气,赢那么多钱还吃炊饼。”手中捧着十个馒头,罗十三气哼哼地嘟囔。
走了这半天路,文明倒觉得馒头吃起来颇为香甜。正吃得带劲,一阵劲风传来,夹杂着滚滚灰尘。耳边尽是马蹄的轰鸣。
转头看去,却见街口本来一队骑兵,总数约三十骑兵,都策马狂奔。这三十个骑兵都穿着耀眼的铁甲,在日头的照耀下,闪烁着银亮的光芒。
“好漂亮的明光铠!”文明暗自喝彩,气为之夺。这三十骑跑起来还真是惊天动地啊,虽然不多,可若在战场上遇到这样敌人,就算是三百个步兵,也得被人一冲而散。
街上的行人一看到这三十骑,都面色大变,惊慌地朝旁边跑。一时间,哭爹喊娘声不绝,牙军的骄横可见一斑。
那个卖炊饼的贩子钱也不收了,挑起担子就跑,将文明和罗十三、黄贵三人扔在一边。
三人一时没回过神来,眼看着就要被战马冲翻在地。只听得“吁!”一声,三十个骑士同时拉停战马,站在文本三人身边。
“咦,是十三郎!”为首那个看起来大约三十来岁的将军突然将头转过来,狠狠地盯着罗十三:“罗遇,你他娘这几日躲哪里去了,让某好找?”
罗十三和黄贵面色大变,同时“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见过李将军!”
那个李将军鼻子里哼了一声,厉声道:“罗遇,回某的话。”
罗十三满头都是冷汗,颤声道:“回将军的话,十三半月前得罪了小令公的僚属杨先生,被赶出了银枪都,现在内牙军混饭。这个月,我大河营轮休,十三在家中歇息。”
“家中歇息,养膘吗?直娘贼,你这鸟人还是我李公铨的兵吗。他杨利言不过是酸儒一个,也配埋汰我的人?”李将军提起马鞭一边骂一边夹头夹脑朝罗十三头上抽去:“老子还以为你当逃兵了,这么多天不见人。入你娘的,人家赶你走你就走,他杨利言是你亲爹?”
罗十三也不敢闪避,直楞楞地跪在那里,被抽得满头是血。但面上却带着欢喜,他大声吼道:“回将军的话,杨利言不是我爹。”
“那他是什么?”
“是狗娘养的。”罗十三用尽全身力气大吼。
“哈哈!”李公铨仰天大笑:“说得好!”
身后,三十骑也同时大笑起来。
笑毕,李公铨这才盯着罗十三狠狠道:“入你娘的,听我说,下一回那杨利言再找你麻烦,揍他。”
罗十三抹了一把额头上的血水:“回将军,十三不敢。杨利言是小令公的亲信,魏博镇判官,罗遇不过是一个大头兵。”
“你怕什么,一切有我做主。”李公铨满脸凶狠:“判官又如何,一介酸儒,杀之如杀一条老狗。十三郎,你是我手下有名的勇士,听我命令,等下依旧回银枪都来效命,老子需要你的悍不畏死。”
“回将军的话,我还不能回将军身边。”
“咦,你长进了,瞧不起我银枪都了?”李公铨浓眉一竖,低声咆哮。
“不是。”罗十三猛地站起来,一把拖过文明,指着他对李公铨道:“将军,这是我家瘸子叔的侄子,刚从长安回来。还没补军籍,十三想陪他去报备之后再来见将军。我大河营的男人可都是要入内牙的,就怕牙门的人使坏,把我文明兄弟分配去了外牙,丢了大河营的脸。”
“瘸子的侄子回来了。”李公铨上下打量着文明:“别是奸细吧,得好好审审……罢了,索性一刀杀了爽利。”
李公铨满面都是凶光,手慢慢地握在刀柄上。
“见过李将军,小人文明,乃大河营军户子弟,不是奸细。”文明这才想起来,李公铨是魏博镇军的裨将,军中第一人。罗绍威父子二人能做节度使,同此人的支持有莫大关系。这人极其骄横,就算是罗绍威见了他,也得礼让三分。
此人在战场上厮杀了一辈子,最喜剽勇之士,对文人和懦夫很是鄙夷。
因此,文明也不惧怕,就那么一拱手,与之对视。
二人目光在空中一碰,好象要碰撞出火花来。
良久,李公铨面上突然带着一丝微笑,手从刀柄上放开:“好小子,一般人见了我,早吓得屁滚尿流,高呼饶命,你却巍然不惧……不错,是我魏博的军种。你且去牙门报到,就说是我李公铨让你过来的。”
“快快多谢李将军。”黄贵连忙拉了文明一把:“有李将军在,你的事情也有着落了。”
“罢了,谢什么谢,某最见不得婆婆妈妈之人。文明,好做,好做,入我内牙,只要能打仗,能杀人。要钱有钱,要女人有女人,定亏待不了你。”李公铨狠狠地抽了马一鞭,带着三十骑呼啸而去,留下一路肆无忌惮的烟尘。
ps:
新书期间,拜求大家推荐票支持。
谢谢!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