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蛤蟆月入10万元,每天码字只有两三个小时

新文化报专访流浪的蛤蟆,每天码字两三个小时,月入10万元。
流浪的蛤蟆”,本名王超,他的生活,规律得有些悠闲:每天两到三小时在电脑前敲字,两到三小时陪妻子逛街,两到三个小时监督大女儿写作业,两到三个小时哄小女儿玩耍。他的“悠闲”是有基础的———月收入10万元左右。而长春2012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6272元,他一个月的收入顶普通人两年还多。                

王超每天用笔记本电脑码字两三个小时 记者 赵滨 摄
  12月3日,第八届作家富豪榜子榜———网络作家富豪榜发布。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血红分别以单年版税2650万、2000万、1450万排名网络作家富豪三甲。
  该榜单品牌创始人吴怀尧对本报记者介绍,网络作家收入的确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从小说网站处了解;二是根据其作品的字数和点击率计算;三是与本人当面沟通,“这些数字都得到了他们本人的认可。”
  此次上榜网络作家共20位,年龄最大的41岁,排名第二的天蚕土豆年龄最小,今年24岁。这20人,一年在电脑前敲出共计1.539亿元的个人财富。而此前的5年加在一起,这个数字也不过是1.77亿元。可见,2013年,是数字阅读井喷的一年。普通读者阅读网络小说,每千字只需支付3分钱。在阅读习惯更迭的年代里,悄然间,“3分钱”已打造出一个颇具规模的亿万产业。
  一个长春网络作家的悠闲生活

  每天写两三个小时月入10万元

  “流浪的蛤蟆”的生活,规律得有些悠闲:每天两到三小时在电脑前敲字,两到三小时陪妻子逛街,两到三个小时监督大女儿写作业,两到三个小时哄小女儿玩耍。
  他的“悠闲”是有基础的———除去11.2%的所得税,月收入10万元左右。而长春市2012年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6272元,也就是说,他一个月的收入顶普通人两年还多。
  “流浪的蛤蟆”本名王超,38岁的网络作家,长春人。自由大路附近有一间位于五楼的民房,那是王超的工作室。
  从第一次网上写小说到现在,13年来,“流浪的蛤蟆”大名鼎鼎,拥有数十万“粉丝”和人气。
  网络小说作者被称为“创世神”,因为他们需要构建笔下虚拟空间的世界观。而在生活中,当过多次“创世神”的王超,却是女儿口中“没啥用”的爸爸。
  “她一直觉得我什么家务都不做,就会写稿子,没啥用。”王超抑不住漾出的笑意,“后来她上学了,我可以辅导她写作业,这才让她觉得我‘也有点用’。”

  第一笔稿费1290元

  1975年出生的王超,大学是环艺设计专业。毕业后进工厂当过工人,在装修公司做过设计师,后来进入一家动画公司。2000年,他辞去工作,开始在家写作。
  “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和写东西。”王超笑着说,“之前看网络小说,总觉得有些作者写得不过瘾,现在总算可以自己写了。”
  王超看过奇幻题材的网络小说《太古的盟约》,写作之路就从续写这部书开始。“抄袭、借鉴外加狗尾续貂……所犯的罪恶基本可以称得上罄竹难书了。”王超笑着调侃,这本名为《魔幻星际》的书,让他被《太古的盟约》的粉丝们跨网追杀。
  2003年,王超在一个小论坛上,开始了第二部网络小说《天鹏纵横》的创作。“没多久,起点中文网的一个编辑就邀请我过去,说还能赚几个钱。”王超从此开始了码字赚钱的生涯。《天鹏纵横》发到第四章,进入VIP,也就是说读者阅读需要支付费用,而王超可以获得分成。2003年10月,他收到了第一笔稿费:1290元。
  2005年他经人介绍认识妻子,当时每个月写10万字左右,月收入1万元。结婚后,妻子辞去了工作,在家当起全职太太。同一年,王超成为起点中文网首批白金签约作者。
  王超当时从网站方面获得的收入,可分三部分:一是阅读费用分成,二是月票排行榜奖金,三是读者“打赏”分成。“起点的规矩是,读者‘打赏’,网站和作者各拿五成。”王超现在已经跳槽至纵横中文网,这里的读者打赏,作者拿七成。
  王超透露,就在前不久,有读者一次性打赏网络作家“梦入神机”100万元。
  网络作家的收入分成
  阅读费用
  以王超的作品《仙葫》为例,全文261万字,初级VIP读者阅读全本所需费用约为75.76元,高级VIP读者阅读全本所需费用约为50.51元。但无论是哪种,一个读者读完全本,王超都将得到35.36元
  网络小说相对于传统模式,省略了出版社这一环节,采用作者-网络-读者的模式,渠道包括BBS、论坛、专业网站、博客等。
  1997年年底,痞子蔡写出《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可称网络小说起源。同年,聚集了安妮宝贝、宁财神、李寻欢、蔡骏等作家的华语文学门户“榕树下”创办。2002年,网络文学的主基地转移天涯网站。与此同时,起点中文网、天鹰文学网等一批中文小说网站先后建立,并出现网络作者签约现象。
  而收费阅读始于一家名为“明扬”的网站,但没过多久,这家网站就关闭了。直至2003年10月,起点中文网开发出在线付费阅读模式,成为网络文学网站的主流盈利模式。
  这种模式采用按字数收费的做法,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会员每月只需交纳一定费用,就可免费阅读网络小说的VIP章节或规定数目的网络小说,比如起点中文网(女生版)、原文小说网等;另一种按照收费阅读字数,直接从网站个人账户中扣除支付费用。会员等级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一般说来,高级VIP收费为每千字2分钱,初级VIP为每千字3分钱。
  一本网络小说,前面可以免费阅读一部分,后面按VIP等级收费,阅读一部小说需要的费用为(小说总字数-免费字数)÷ 1000×0.03元。以王超的作品《仙葫》为例,全文共计679章261万字,免费章节只有22章,初级VIP阅读全本所需费用约为75.76元,高级VIP阅读全本所需费用约为50.51元。
  不管是高级VIP还是初级VIP,阅读千字,王超的收入都是1分4厘。由此计算,一个读者读完全本《仙葫》,王超获得的酬劳是35.36元。
  读者订阅分成,各网站的规定都不一样,晋江文学城网站与作者就是四六分成。一部小说以5000字为一章,单章订阅量为1000来计算,网站和作者总收益为5000÷ 1000×0.03×1000=150元人民币,分成后作者得90元,网站得60元。
 实体书出版
出版一本定价28元的书,如果印1万册,扣掉网站分成、个人所得税,作者获得的稿酬为19891.2元
  在2003年各网站还没开收费阅读业务时,网络小说都是卖到台湾的出版社出版繁体字实体书。
  2003年10月,王超获得第一笔订阅收入的后两天,就收到两笔来自台湾的银行转账。“订阅的钱到账之后,我就跟我妈说,还有一笔稿费要来,她说哪有那么多好事,结果第二天台湾小说频道出版社的5本书稿费到了,有两万多块钱。又过一天,另一笔稿费也到了,是一万六千多块钱。”
  那时,在台湾出版实体书是网络作家的主要收入。“当时的行情是一本书6万字,稿费5000到1万元。也可以选择分成,10%到20%。”王超介绍,“台湾的市场很小,一本书卖到两三千本就算是畅销书了,当时跟出版社签的分成协议一般都是卖2000本分成10%,2500本分15%。”
  台湾路径火了一两年,逐渐降温,因为网上订阅带来的收入更高。但出版市场的巨大商机,让网络文学网站看到了盈利前景。比如榕树下很早以前就成立了图书工作室,将一些优秀的网络小说出版,并形成了“榕树下网络文学书系”;曾首发于幻剑书盟的《诛仙》在网站的推动下出版,2005年当年销量就突破百万册。
  出版实体书会给作者带来丰厚的收入,也同时让代理出版的网站获取利润。
  一名网络文学网站编辑向本报记者提供了签约合同的部分条款,其中对于作品出版方面规定为:“因作品出版所获得稿费,20%用于代作者协调各环节(如维权、财务结算、加印版税等事务),剩余80%归作者享有。”
  出版一本定价28元的书,作者获得的稿酬为10000册×28×10%×80%×(1-11.2%)=19891.2元,其中10%为版税,11.2%为个人所得税。文学网站代理费用为作者的1/4,就是近5000元。
  游戏影视改编权
  还是那本《仙葫》,游戏改编权卖给了深圳一家游戏制作公司,价格是十几万元
  除了实体书出版,小说的游戏改编权和影视作品改编权也是网络作家们收入的来源之一。
  王超作品《仙葫》的游戏改编权卖给深圳一家游戏制作公司,价格是十几万元。“游戏公司一般都是一次性买断游戏改编权,有客户端的游戏,能卖50万到200万。网页和手机游戏,一般卖5万到50万。”王超说。
  王超介绍,2003年就有网络小说改编成游戏,男性作者的作品改编成游戏的多一些。“比如《诛仙》,改编成游戏之后就很火。”王超说,“当然了,对于很多作者来说,游戏改编就是赚点儿零花钱。”
  也有网络小说的游戏改编权卖出很高价格,比如起点中文网的《盘龙》卖出315万元。根据起点中文网的签约协议,作者和网站应是五五分成,各获157.5万。
  细数下来,改编自网络小说的影视作品近几年也呈增多态势。掀起收视狂潮的电视剧《后宫甄嬛传》,就是改编自流潋紫所著的同名小说。
  在2011年,网络小说的影视化进入鸡血状态,《步步惊心》等穿越剧和《裸婚时代》等生活剧都出自网络小说。
  “女作者的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多一些。”王超对行情比较了解:“一般都是一次性卖的版权,价格从20万到50万不等。”
  盛大文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每位签约作者都会签订一份协议,包括图书、漫画、游戏、广播、电影、电视剧、有声读物等,因版权输出所获得的收益,除出版签约作品所得稿费外,其余各项版权收益50%用于网站处理相关事务,剩余50%归作者。
  手机订阅
  手机订阅与影视剧改编和游戏改编一样,网站和作者都是五五分成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今年7月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国内手机网民人数达4.64亿,手机网络文学网民数为2.04亿,手机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3.9%。报告称:“手机网络文学市场的发展前景被看好,互联网知名企业、创业者纷纷布局手机端网络文学。”
  与手机网络文学一起快速发展的还有手机网络游戏,截至6月底,网民数已增至1.61亿。
  “手机订阅增长得特别快,现在是作者最主要的收入之一。”王超表示,“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上下班的公交车和地铁上,绝大多数乘客都在用手机看网络小说。”据了解,目前手机订阅这部分,与影视剧改编和游戏改编一样,网站和作者都是五五分成。
  网络文学的发展瓶颈
  高收入作者只是少数
  王超认为网络作家或者说网络小说这个行业,整体还在飞跃式增长,但是就个人来说,就不好说了。“现在写稿子的有几十万人,但是出头的只有100来个。我也认识不少人,已经写了好几年,月收入还只有两三千块钱,个人建议是还不如去找份工作。”中国作家网副主编马季长期研究网络文学,2011年他的调查数据显示,注册网络写手200万人,通过网络写作获得经济收入的10万人,职业或半职业写作人群超过3万人。但超过5万人的网络创作主体人群,平均月收入只有一两千元;平均月收入2000元到5000元的约有1万人;平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的约有2000人;平均月收入1万元以上的约有500人;年收入过百万的约有50人。幸运儿永远只是少数。
  作品良莠不齐
马季认为,网络文学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以前是免费阅读阶段;2003年开始商业化也就是收费阅读阶段;近几年多家互联网巨头介入网络文学产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网络文学发展了十几年,同时传统文学处于困境。这种此消彼长说明,尽管社会商业化程度加快,但人们还是需要文学的。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应该是一致的。”马季认为,网络文学以一种文化宽容构筑平民的梦想,它的特殊形式是对作者发表、出版权的解放,实现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的平民梦想,这种梦想实际上是文学民主到来的显示。“网络作品的自由、平等、解放与创新是其优点,但是网络作品呈现更多的是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和规避。”
  发展“虚火上冒”
  中国艺术研究院当代文艺批评中心助理研究员孙佳山认为,网络文学可以不受内容、篇幅等传统纯文学的诸多限制,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学书写规则。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只要手边拥有相关电子设备,就可实现文学阅读,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传统的阅读习惯。
  在内容上,网络文学更贴近85后、90后的情感经验和审美趣味,受到了青少年群体的热捧,这个群体又是使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主流人群,这种重合进一步放大网络文学的社会辐射效应,“网络文学在传统互联网时代扎根之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迅速由原先的边缘位置向主流文化转化,随着时间的推演,这一趋势还将继续加剧。”同时,孙佳山认为有必要“泼点冷水”:“尽管网络文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还是有点‘虚火上冒’。当然,这和整体不景气的宏观经济环境相关,网络文学跟它的小兄弟网络游戏一样,都在受到资本的热炒,当前的几桩收购显然已经远远高出了正常估值范围,这也是我国网络娱乐文化行业在未来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隐患。”
  新文化报 记者 袁静伟

187



流浪的蛤蟆最新消息

流浪的蛤蟆相关新闻
近期小说界新闻
作家圈
小说新闻分类
新书
作家圈
书评
推书
电子书
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