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咬哥传奇

马伯庸:咬哥传奇
这故事是我听咬哥说的。准确来说,连故事都算不上,姑且那么一听吧。
之所以叫他咬哥,不是因为口活儿好。他真姓咬,咬人的咬。百家姓里没这一号,更别说出过什么名人了。
咬哥来自兰州榆中县连搭乡,他们那个村,就叫咬家河村。在咬家河村东北约莫四十里地,有一个上堡子村。这个村的名字,乃是得自村边上有一座古城遗址,当地叫做上堡子城。
上堡子城不算大,四四方方,边长三百米,城墙差不多四米高低。城里面的建筑早就没有了,只剩下满地的碎瓦片碎陶片,甚至还有碎瓷片。在上面走路随时会被绊倒。所以当地村民都懒得清理,几乎不去。只有小孩子会偶尔进来玩,不过天黑前就得出来。
咬哥小时候,有个亲戚是上堡子村的,所以他会经常过来玩。有一次,他跟着上堡子村的小孩进了古城,玩捉迷藏。咬哥东找西找,发现在一处城墙角边的地面有一个小拱包。这个拱包很不起眼,远看就是一片小坡。可咬哥转到背面,发现小拱包反面是半个黑漆漆的洞口,通地下的,恰好能容一个小孩进去。
咬哥大喜过望,赶紧钻了进去。下面的洞口不算太大,刚好够他蜷起身子。有这么一个宝地在,捉迷藏可以说立于不败之地。他躲在洞里等啊等啊,外头却一直没动静。他不敢出去,生怕别人使诈在门口等着。一直到太阳快落山,洞里都黑透了,他才意识到不太对劲。
咬哥从洞里往外爬,爬出来一半,忽然觉得右腿被什么东西给拽住了。这一下吓得他魂飞魄散,头也不敢回,连滚带爬出了洞,一低头,发现自己吓得拉裤子里了……
咬哥一看裤子,给勾破了一个眼,再往洞里看,原来里面的土壁伸出一根锈迹斑斑的钉子头,他往外爬得急,正好勾住了裤脚。咬哥心想这回惨了,裤子勾破了不说,还拉了一裤兜子屎,回去肯定棍棒伺候啊。咬哥犹豫了半天,把裤子脱下来,在地上晾。
兰州那边天气干燥,屎一会儿就硬结在裤子上。他从洞里掏出一片瓷片,开始把屎往下刮。这是经验之谈,瓦片陶片都太粗,只有瓷片薄而尖,刮起来得心应手(当然,我没好意思问咬哥哪那么多经验)。
刮了一阵,天色已经黑透了。古城遗迹里一点灯光都没有,特别恐怖。咬哥不敢久留,就把瓷片揣怀里,寻思着回村里再刮。
快进村口时,他远远看见路上多了一个人。走进了一看,认识,这人姓王,专在乡下收各种坛坛罐罐,为人挺和气。王叔叔看见咬哥,笑眯眯打了个招呼,递给他一块糖。他想去接,可一想到手里还捏着刮屎的瓷片,有点恶心,赶紧把瓷片给偷偷扔开,把手在衣服上蹭了几下。
王叔叔一眼看见那瓷片,眼睛一亮。他把糖递过去,问咬哥这是哪捡的。咬哥急着回去刮屎,说是上堡子城里捡的。王叔叔不信,说那个古城里都是瓦、陶,没见过这样的瓷片。咬哥就着村口的灯光一看,发现这瓷片泛着青光,上头还有花纹。
咬哥说我真是在那里捡的,然后原原本本把事情一说。王叔叔听完,详细询问了那个拱包的位置,然后又多给了他一块糖,叮嘱了一句别跟别人说,就转头走了,连村子也没进。
等王叔叔走远了,咬哥才想起来,那瓷片也给拿走了。咬哥没办法,只好别觅他法来处理屎裤子。可惜到底破绽太多,被大人识破,挨了好一顿打。
后来咬哥长大成人,自己也干了这行,回想起当年这件小事,感慨不已。他查过资料,七十年代的时候,这里专门搞过一个考古勘察,认定这个古城是西秦都城。当年西秦定都榆中苑川,修了勇士城为首都,即是此处。
可后来又有几位专家来考察过,发现里面的陶瓦碎片大多是宋代的。于是又有一种说法,认为这古堡是唐代落成,在宋代与西夏对峙时重新整修过,所以当地才叫做夏官营。
咬哥说,他仔细琢磨过,当初他拿来刮屎的瓷片,很可能是耀州瓷。耀州瓷出自陕西铜川,是宋代西北著名的民窑之一,主烧青瓷。他清晰地记得,在村口路灯下看那个瓷片是橄榄青,这是耀州窑中期的特征。
咬哥还说,耀州瓷的釉薄质细,硬度大,难怪刮起屎来得心应……我没让他继续说下去。咬哥猜测,那个微微拱包的土洞,大概是古人用的保险柜,叫“地虎”。地虎一般挖在主人卧室的地下,上覆地砖,隐蔽性比较好,一般用来存重要的契约凭据金银首饰啥的。勾破他裤腿的钉子,其实不是钉子,而是一个扣销部件,嵌在洞口土壁上,和闩扣配合,锁住地虎。这是判断一个地洞是否是地虎的线索之一,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
那位“王叔叔”经验丰富,估计一听咬哥描述,立刻判断出这是一只地虎。地虎必有财,他急急忙忙离开,肯定是去了上堡子城找宝贝去了。咬哥说到这里,啧啧可惜,连拍大腿:那个地虎里搞不好会拿到完整甚至全套的耀州瓷。这价值虽不及五大名窑,可也着实惊人,便宜那位了。
我问你怎么如此笃定他肯定有收获呢?咬哥说,接下来的几年,来上堡子城的外乡人明显多了起来,指名来收古城里的碎瓦碎陶片。当地还一度掀起捡砖瓦换钱的高潮。不用问,这肯定是市面上见着好货了,而且连汤带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物件在发卖之时,它是怎么个来历、怎么出土的,都能讲清楚。
那东西一定很值钱,所以才会有这么多人眼红,也赶来捡漏。后来乡政府不让这么干了,风潮才慢慢消退。甚至这个古堡断代西秦\宋代的学术争论,说不定也是因为这里出现了耀州瓷,才引起专家注意吧。
咬哥再没见过那位王叔叔,他到底挖出来什么,是什么结局,不好揣测。不过咬哥说,这个人的下场,未见得好。我问你怎么判断出来的?咬哥摇摇头,跩了一句古文:“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187



马伯庸最新消息

马伯庸相关新闻
近期小说界新闻
短篇
小说新闻分类
新书
作家圈
书评
推书
电子书
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