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新春的激情(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08年,出了正月,筹备组的几位大老就赶到了昆明,他们现在与秦浩他们合作,已经尝足了甜头,也对他们有了足够的新人现在的他们在秦浩他们的指点下,满怀**的投入到了实业发展中。对于几个云南实业界名人,刚到任的云贵总督锡良到是没有慢待,热情的招待了他们,在听了他们的来意非常高兴,他知道现在的滇南铁路运行良好,投资少,建设速度快,见效快。在加上滇南红河的发展。因此云贵总督于振铎受到老佛爷的褒奖。要不是路太远,就让秦伟进京面圣了,把铁路局的大员们骂了个狗血喷头,就象是铁路局把她的钱都扔进了大海,而因为红河钢铁厂的建成搞的张之洞被太后埋愿。一高兴还赏了秦伟一个进士出身。现在自己在云贵主政,还要靠这些实业家,来发展洋务。
但当听了要修建昆明到贵阳的铁路,要三四年,花费2000万两白银时,吓得他说不出话来。忙让人请来了布政使沈秉堃、劝业道刘岑肪。
布政使沈秉堃一进门看到沈庄,不知小弟来到昆明,不先去见他跑到总督锡良这里干什么,也没理他,和总督锡良见了个礼。沈庄缩了缩头,没出声。
“沈大人好!”秦伟见过沈秉堃,秦浩和沈庄结拜沈秉堃没到云南任职时就知道,而且非常喜欢秦浩,对秦浩印象也很好,沈秉堃也是刚由四川调到云南任布政使,和锡良关系很好,才由锡良推荐到云南任职。并由他的推荐,王宏到昆明枪械局任了帮办。秦伟行礼,沈秉堃客气的回礼,说道:
“兄弟你也来了?”
总督锡良把情况说了一遍。
“好好办你的事,当你的差,折腾个什么?”布政使沈秉堃登了一眼,躲着不说话的沈庄说。
“沈大人,你也别怪庄大哥了,是我大哥的主意,现在法国人修的铁路也在加快,我们南华的产品越来越多,云南的物品矿产又丰富,但运不出去,外国人都盯着来,从海上走要经过外国人的许可,云南和内地的沟通总是要办的,如果我们不修,外国人就会插手,这对大清安全不利。现在朝廷提倡铁路商办,我们修路技术是一流水准,借点钱修路,受三两年穷,路通了货物可直达内地,我们就会有大的发展,再赚回来,于国有利。”秦伟动情的说。
“你们有把握把路建成?”总督锡良问道。
“技术上没有问题,关键是运输。如果总督同意,南华公司愿意出资,扩修红河到昆明的官道,以运送材料。我们准备先修红河经通海、玉溪到昆明这一段,再向前修。预计一年,费用250~300万两,里程210公里。”秦伟回答道。
“好!这一段你们自筹资金建设,我可以以腾越铁路的名义和朝廷沟通,很快会批准。建好后再说。铁路由滇南路政公司建设和经营,蜀滇腾越铁路公司可以入股,商办。”锡良是清末著名的满族清官能历。一口做主答应。
南华工程公司这两年一直保持一万多人,这次准备招收十万工人,公司安排人手出去招工。
这次南华公司准备兵分两路,一路扩修红河到昆明的官道,把他扩修为7米宽的石子路。另一路,修红河到昆明的铁路预计人员招到5万。正式编到工程公司不少于五万人,100个营。十个营编成一个工区管理。
周羽在美国注册的专利中,就有经过王宏根据这两年可能要申请的专利技术的要求,设计的15马力四轮拖拉机和T型车专利。1906年周羽的美国大众汽车厂就批量生产了这种车,以每辆980美圆的大众价格出售,成本只要300美圆。同时生产四轮拖拉机,和小卡车。而国内每种运来了两条生产线,专门生产后世个体厂生产的翻斗车,三轮车,农用汽车,挖土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红河厂都能批量生产,准备六月投产,产品作了改动。汽车和几款工程机械都准备在国外出售。
中华重工首批制造了六台蒸汽压路机,起重机,挖掘机,20多台推土机,汽车厂新造的50辆1.5吨卡车,50辆拖拉机60多辆翻斗车等设备组成了一个机械化施工营。在于培养驾驶员和维修工,检验设备质量。而中华重工现在挂名美国企业,周羽招来的比较信得过的美国人约翰在红河成立个公司,以备万一有麻烦,用外国人挡挡。
由于南华公司的待遇好,刚在红河公布了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招工计划,并在《南华报》和昆明的报纸一登,到二月底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就招到了四万多合适的工人。
1908年4月8日,两个工地同时开工,当机械化施工营的四台压路机,出现在公路工地上开始施工时,人们发现他的效率,高的惊人,见惯了惊奇的红河人,只是觉得这个设备好用。但来往的客商却是一大发现,一个法国商人看到了机械压路机的使用,惊奇的发现了滇南几年的变化。
回国后,在巴黎邮报上刊登文章说:……云南红河在筑路时,正使用着最先进的西方技术和设备……守旧的中华民族,有着少数一些勇敢的开拓着,在引进着西方的文明、文化和技术,在影响着他们的……

一月后上海报引用了这篇文章,并加了评论。
现在有了大量的熟练工人和一批优秀的技术人员,红河军校第一届的学员都已毕业,虽然有一半的人要留校任教和深造,但也解决了一些人才的急需,关键是军校教官问题解决了。并且秦浩他们对他们进行研究生教程教育和送国外留学,培养高尖端人才。陶永新现在也辞去了滇南路政公司的总经理职务,专职做了南华工程公司的总工程师,和鲁胜、龚勤良一起,奔波在两条路的建设上。建设的进度和计划都能得到保证,在秦伟的设计下,工程设计是完美的。
工程人员的待遇是法国铁路公司没办法比的,路程的设计非常合理,地方上比较配合,为工程造价和进度起了比较关键的作用。工人的干劲非常高,公司非常为这些工人着想,工人也在默默的报答着公司。特别是那些从法国人的铁路工地上逃出来民工,国家不能为他们做主,他们有什么办法。(滇越铁路法国人用了中国30万民工,死12000多人,900公里路程修了8年)
机械化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新技术的使用更是如虎添翼。钢轨等大多在原地解决,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和时间,也为红河钢铁厂的销路解决了一个难题。
1909年5月18日,红河到昆明的铁路经过一年的建设,全线贯通了,今天是通车剪彩的日子,由于3月份云贵总督锡良已调东北三省总督,去整顿东北,现在沈秉堃作为护理总督是现场的最高长官。很高兴的看了看弟弟,也是欣慰的笑了。走到秦浩跟前向他祝贺。云南省咨议局议官李增(议长)、顾视高,新军19镇统领钟麟同等云南军政高官也都到场祝贺。
云南的士绅激动的难于言语,多年的梦想,多年的屈辱和抗争,现在自己的路修通了,是中国人,是云南人自己修通的。董事王宏图、陈荣昌、顾自高、寸开泰、许珮他们为修铁路多年来都在不断努力,始终未见成果,今天一条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铁路通车了,现在还激动的不能自已。
在这些客人中,还有两位不请自来的客人,一个是沪杭甬铁路总办汤寿潜,由于秦浩的投资和技术支持,沪杭铁路也即将通车,现在先来给红昆铁路贺喜。另一个是秦伟和陶永新在陪着的历史上中国铁路第一人的詹天佑,他和陶永新是美国耶鲁大学同学,听说他们只用一年修通了红河到昆明的210公里铁路,所以乘船赶到昆明学习祝贺。秦伟几人见到了崇拜的伟人,也都是非常激动。
1909年5月18日9时,第一列客车准时出发了。由南华公司机械厂(中华重工)生产的机车和车厢,缓缓的驶离昆明,车辆行驶平稳,车厢设计合理实用,比进口的车辆还要好,让云南的官员和士绅们自豪无比,而对于机车太了解的詹天佑更是惊奇,这机车的技术是顶尖的,云南能自己造!
经过五个小时的运行,列车到达了红河镇,红昆铁路正式交付使用。
由于红昆铁路建设的成就,南华公司得到了云南各界的信任,在滇蜀铁路公司和云南士绅的推动下,由护理总督沈秉堃上报朝廷批准后,与滇南路政公司合并为华南铁路股份公司,南华公司是最大的股东,由沈庄任董事长,原滇蜀铁路公司总办陈荣昌任副董事长,原滇南路政公司的陈勇成任总经理负责铁路运营管理。而工程公司继续向贵阳修建。
红昆铁路的建成,京张铁路、沪杭铁路即将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三条铁路,他们的建成也震惊了全世界。张謇等秦浩的立宪派同盟,在大力造势,秦伟这个工程设计的天才,展现在了众人的眼前。
南华公司生产的机车和车辆的设计和质量,得到了詹天佑和汤寿潜的认可,今后两地都要尽量使用南华的车辆。
而另一方面,在贸易公司的引导下,在南华公司展销会上,几家大商人的大量订货,使南华公司在上海及江浙地区有了名气,南华公司的设备和产品撒向了华东沿海。一时南华公司的设备,价格便宜,不太落后,质量不错。其中动力设备、纺织设备、矿山设备、印刷设备、粮食设备等成了国内企业的首选。
在秦浩的指点下,欧阳锦辉和赵明在上海比较繁华的地段,买了百多亩地,让秦伟设计,盖了个展览馆,把公司的产品展览其中,供客商参观定货。这个工程四个工程营用了一年完成。一直在上海进行工程建设好后,由于工程技术和质量的优秀,后来工程不断,也没在撤回云南。但为云南输回了大量的人力和人才。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