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经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十二,义军正式整编成军。
西庄义军指挥部:总指挥秦浩;副总指挥周国伟;参谋长杨江。后勤部长周羽王宏;副部长赵臣周风祥;医院院长周晨。
总部(316人):特种兵排(50人)排长赵虎,付排长李成、王飞;骑兵排(50人)排长李新民,付排长高升、高雷;机炮排(50人)排长陈涛,付排长赵军、赵新;勤务排(50人)排长赵明,付排长钱多、武丰;侦察排(50人)排长李新云,付排长赵鹏、孙强;工程排(50人)排长秦伟,付排长鲁胜、宫勤良;警通班(16人)班长武文斌。
一连123人连长周国伟,副连长李新生、雷鸣;
二连123人连长陈亮,副连长钟涛、杨斌;
三连123人连长陈涛,副连长许建、彭成。
军校校长秦伟十名教官190人(包括90名新招,10名女兵)。设立步兵科、炮兵科、工程兵科、通讯兵科、军医科、后勤科(会计)几个专业。
光绪三十一年五月二十二,部队已展开轰轰烈烈的练兵运动。而周羽、王宏经过一番准备,一早就带着俩老外和准备向经济方向培养的二十多名义军,带着钱和武器出发了。秦浩他们一直送出很远,反复叮嘱他们保重。
周羽他们这次出去,是想通过蒙自的外国洋行,打开一条通道,为今后的发展探路。
到了蒙自住下来,到街上转了转,蒙自不小,是云南南部重镇,有6万多人口,街面上很热闹,过往的驮马、车辆络绎不绝,物质还算丰富,洋玩意不少,在物质上人们已经接受了这些洋产品,经营者生意还不错。
周羽和王宏一一的寻价,与经营者交谈。三天的时间,逐渐对这个世界的物品有了个直观的了解。
自1883年12月,中法战争结束。清政府在1885年6月同法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十款》,其中一款内容规定:“在中越边境保胜之上或凉山以北指定两处为通商口岸,允许法国人在此居住并设立领事。”1987年6月清政府又被迫与法国签订了《中法续议商务专条》,其中规定:“中国允许开放广西龙州、云南蒙自和蔓耗为中越边境界上的通商口岸。”自此,蒙自、蔓耗成为云南最早开设的商埠。
接着几天,周羽和王宏带着俩老外,天天上几家洋行跑,两人一口流利的英、法、德语,在加上俩老外,与洋行的交结还比较顺利,除了专门经营鸦片的公司外,多是经销本国产品的公司,他们希望占领中国市场,有不少工业设备在推销,当然更多的是本国的产品。
法国安兴洋行是在中国云南的较早的洋行,总经理库斯也能算是个不错的商人,也可能周羽王宏的过人的气质,库斯没有任何怠慢,到多了些法国人的浪漫。
“亲爱的周,亲爱的王,再见到你们很高兴。”库斯迎着周羽他们,亲切的拥抱了他们一下。
“库斯,我们是专门到你这里,是给你谈生意送钱来得。”周羽一边拍了拍库斯。
“送钱来的?有什么生意给我。”安兴洋行不以鸦片为主,机器设备在中国尚未打开销路,库斯很着急。
“听说你们有些设备在蒙自和海防,我们想看看,如果合适,给我们个合适的价格就行了。”周羽已经打听到了安兴洋行的情况,故做大方的说。
“那你们想要些什么设备?”
“你现有的,我们先看,其他的在说。”
“好,那你们跟我去看去,现在不是很多。”
周羽和王宏在安兴洋行看了设备,安兴洋行还真运来了不少设备,但大部分是采矿、选矿设备,本来是想来开矿的但没谈好,而当地的矿主没想过用这洋玩意,所以也没卖出去。但还是让王宏看到了一些他们现在就有用的设备。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谈好价格。
在法国的安兴洋行买到了两套面粉和轧油设备;十几台机床;四十台缝纫机,几台蒸汽机。另外还在安兴洋行订购了火柴厂设备,肥皂厂,蜡烛厂设备和一些钢材。
在德国士波顿洋行,埃里克司遇到了一个德国熟人赫斯,他们这些外国公司几乎都在私下经营武器走私,经他买到了十挺重机枪和一些子弹,通过协商后他同意两月后,再给1000支毛瑟98步枪和十挺重机枪。

周羽、王宏两人一看收获不小,两人一议。用电台通知秦浩,派人接设备。
六月初一,陈亮带着六个班到了蒙自,与王宏一起护送设备回家,安装、调试。周羽一人带着护卫经个旧、蛮耗,到海防查勘情况。
牛头山下全是原山寨的土地,土匪又没有耕种,早已荒废。秦浩他们占领牛头山后,对土地进行了清理。原是村民的还给了村民,是山上的土地,义军留一部分自己种,一部分租给了没地的村民。另外一大部分土地准备盖厂房。在秦伟的规划,成立了一个一百多人的建筑队。讲明了工资付给办法,村民中的泥瓦匠、石匠、木匠等熟练的技术工来了六十多个,工程队顺利开业,已盖好的厂房足够安装下,新到的设备。
设备安装在这些新盖的厂房里。
操作工和机修工的培养,让秦浩他们深深体会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设备已经买来,并且有王宏他们装好,但让这些从没见过机械的农民汉子去用,还真是为难了他们,只好招了十几个比较灵光的,由王宏他们和俩老外齐上阵,几台设备做了教练设备,多次拆装学习,让他们多少知道设备的原理及是怎么用的。
经过几天的安装调试,头几天几人轮流操作,培训人员,折腾十几天,服装厂和面粉厂正式生产了,面粉按50斤一袋统一包装,这些面粉袋是服装厂生产的白布袋,既让这些姑娘媳妇们练习了技术,又统一装备了面粉厂,印上了“西庄面粉”字样,开始了供给军队,陆续的部分面粉按市场价格对外出售,由于面粉质量好,价格不高,深受用户喜欢,特别是大户人家的欢迎。西庄面粉渐渐叫开了名声,销路逐步打开,面粉厂开始按市场价格收购粮食。到了八月份,生产已经开满。周羽又在安兴洋行订购了两台面粉机、两台打米机。两个多月面粉厂和油厂的投资收回。
八月份,第二批设备运道了牛头山,牛头山下已经是一大片整齐的厂房,面粉厂、油厂已经名声再外,服装厂、机械厂也已经开工,二百多男女村民在这里上班。经过两个多月的生产运行,培养的机修工人已多少入门,人们对机械不在是害怕,不知从那里下手,这种简单的机械他们已经能熟练的操纵。
新设备到来后周羽王宏他们又招了二十多名机修工,以老带新,一边安装一边学习,在王宏、威尔斯和埃里克斯的指导下,机修工已能比较熟练的安装机械,经过十几天的安装调试,火柴厂、蜡烛厂、肥皂厂都已开始生产。
八月十六,为了方便管理,在牛头山成立了南华公司周羽为总经理,王宏为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聘请威尔斯、埃里克司为工程师。威尔斯是采矿专家,多年的采矿经验。埃里克司是化工专家,对炸药的生产和使用非常精通。经过王宏几个月的思想工作,许以200两银子一月的工资,两人愉快的留在了牛头山,做起了工程师。
南华公司下设南华贸易公司、生产技术部、财务部、仓库中心、面粉厂、榨油厂、火柴厂、蜡烛厂、肥皂厂、机械厂、服装厂、茶叶厂。
聘请了赵亮为南华贸易公司的总经理,金华为副总经理负责销售,招了十几个业务员,外加部分侦察排的人,他们都是由周羽和杨江考察过重点培养的经济或情报人员,确定后又专门培训了一个月,九月份才放了出去。他们一部分以业务为主,一部分以情报为主。这些经过两人现代专业培训的人才,很快地就打开了局面。产品销售日见旺盛。
考虑到今后建设的需要大量的砖瓦,和耐火材料。周国伟回忆了后世的情况,王宏和威尔斯去现场察看后,又请了几个老窑工烧成了耐火砖。周国伟和王宏又到仓库找到了本,后世的《发财制富十万种》这种军地两用人才培训的专业书。经过和威尔斯、老窑工一起探讨,王宏搞明白了原理和建造方法,组织人建起了轮窑。周羽有在安兴洋行订购了一套制砖机。到了十月份砖瓦厂正式开业了。并且按照现代的方法,建立石灰窑烧制石灰。
一系列实业的建立,从而保证了义军的生存和发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