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青羊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人一等便等了半个小时,都均感没兴趣的时候,龙小天才抱着肚子蹒跚的挪了回来。龙小天难过的道:“啊,各位,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吃东西注意一点,如果还有下次,就拿红酒塞子将你某个地方给堵住!”于飞凤淡淡的道。龙小天听得直哆嗦,太可怕了,如今的女人真是太可怕了,千万别惹了她们,否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另外四个小流氓也都冒冷汗,天哥找的女人太厉害了,一个比一个凶,一个比一个狠。以后,宁可得罪天哥,也不得罪天哥的女人!四人都生出了这样的想法。
龙小天岔开话题:“现在该参观哪儿了?”
“该参观刘备墓了!”冰雨冷冷的道。
龙小天点点头,道:“那就去刘备墓吧!”
刘备墓,史称“惠陵”,位于诸葛亮殿西侧。此墓由诸葛亮亲选宝地,葬刘备于此。《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八月,葬惠陵”。据《谥法》,“爱民好与,曰‘惠’”,故名刘备墓称“惠陵”。陵墓中还合葬有刘备的甘、吴二位夫人。
8人来到刘备墓前,并上了由赵仁在门口处买的香。此时,赵仁只感觉陵前漂浮着一股若有若无的香味,不由鼻头嗅了嗅,没错,是香味,恍如成年老酒,令人沉醉。赵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再闻,香味似乎越发强烈起来,赵仁眯着眼,露出陶醉不已的神情。
龙小天等人见状,都惊异不已,也都嗅了嗅鼻头,可除了檀香味外,便没有闻到其余的味道。龙小天看了看四周,幸好此处的游客不多,否则连龙小天都为赵仁感到脸红。龙小天咳了咳嗽,哼道:“阿仁,你在搞什么?”
声音不大,却足够刺激赵仁的神经。赵仁从香味中解脱出来,疑惑的问道:“难道你们没有闻到吗?”。见另外7人一起摇头,便急道:“你们再闻闻!”。7人依言嗅动鼻头,但还是没有闻到什么特别的味道,便又一起摇了摇头。
赵仁焦急的问道:“真的没有?”,7人还是摇头,周军疑惑的问道:“阿仁,你让我们闻什么?”“香味!”赵仁肯定的道。
“香味?什么香味?”周军又问。
赵仁急道:“香味就是、、、、、、哎呀,我也不知道怎么形容这香味,凡正香味就是香味,就像是、、、、、像是、、、对了,是药香味!”“药有香味儿吗?什么药?”李飞问。
赵仁见7人都是疑惑的神情,不由摇了摇头,喃喃的道:“难道只有我能闻到?没有道理呀!”赵仁一边说道一边更加卖力的嗅着,接着来到了刘备墓墓陵之前,将鼻头伸到了地面。赵仁兴奋的叫道:“我知道,香味从下面传来的!”
另外7人面面相觑,不会真那么灵吧,如果那样,赵仁的鼻子岂不比得上灵犬了么?
一个管理员模样的远远的看着,见8人的动作神情,越想越不对儿,心里想着别是什么盗墓者来踩点儿吧?于是就走了过去,喝道:“呔,你们干什么呢?”。趴在地面的赵仁一溜儿就跳了起来,道:“我对刘公的仁慈爱民五体投地!”
五体投地?还真是贴切啊。管理员心想,又瞄了瞄几人,见几人的装着不像是坏人,便耍了个心眼道:“刘公是值得钦佩,不过诸葛先生更甚啊,各位还是到诸葛亮殿就参观参观吧!”。8人差不多都明白话中之意,点了点头,然后朝其它景点去了。
管理员看着几人的背影,见8人渐渐行远,这才回神。又环顾了四周,见周围人少,便快步走到刘备陵前,学着赵仁的样子趴了下来,然后用鼻子嗅了嗅,接着又用手敲了敲地面,最后站了起来,喃喃的道:“没有什么不对啊?他们在找什么呢?”此人说完便摇了摇头离开。
8人在祠内林荫道上慢步,赵仁见龙小天在后面,便也跟到了龙小天身边,低声道:“天哥,刘备墓里有东西!”“我知道有东西!定是刘公和他俩夫人的金体!”龙小天肯定的道。赵仁急了,道:“我不是说这个!”
“那你说有什么东西?”龙小天淡淡的问道。
“有好吃的东西!”赵仁肯定的道,然后一边思索着词儿一边道:“好像、、、、好像、、、好像有丹药的味道儿!对了,说不定真是诸葛神候在世时所练的丹药!”。
龙小天脚步停了下来,定定的看着赵仁,问道:“你能确定?”。今日天空晴朗,阳光透过林荫道上方的树叶,光线或是成线,或是成点,或是成片的撒了下来,映在路面上,将光明与灰暗区分开来。有一片光明刚好映在龙小天的脸上,在赵仁看来,似乎就是人生的斑泊。
赵仁一呆,定定的看着龙小天脸上那片光明,直到龙小天再次询问才惊醒,点点头肯定的道:“不错,一定是丹药,一定是!因为它就是药的味儿!”。龙小天看着缓缓前行的另外6人,目光闪跃,也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半晌后,龙小天似乎下定了决心,坚定的道:“今晚,我们来盗墓!”
“盗墓?”赵仁惊呼,幸好掩口较快,倒没有被其余人听到。赵仁看龙小天的神色不似作假,迟疑了半分钟,然后吞吐的道:“可、、、可是那、、、、那墓、、是刘公的!”其神情间表明他对刘备十分敬重。
龙小天拍了拍赵仁的肩,道:“我们不贪财,我们只求药!”
赵仁终于在龙小天的目光下屈服,无奈的点点头,道:“好,天哥,今晚就来探访刘公!”。赵仁将“盗墓”说成“探访”,看来他对此种做法甚是忌讳。龙小天又拍了拍赵仁的肩,见其余6人已经前行了一大段距离,便快步跟上,与另外6人有说有笑起来。
8人还未到中午便出了武侯祠,接着又去了青羊宫。
青羊宫坐落在成都西南郊,南面百花潭、武侯祠(汉昭烈庙),西望杜甫草堂,东邻二仙庵。相传宫观始于周,初名“青羊肆”。据考证,三国之际取名“青羊观”。到了唐代改名“玄中观”,在唐僖宗时又改“观”为“宫”。五代时改称“青羊观”,宋代又复名为“青羊宫”,直至今日。它被喻为川西第一道观。
关于青羊宫的历史,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铭》说:“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国。”题名汉扬雄《蜀王本记》亦曰:“老子为关令尹喜著《道德经》,临别曰:“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时隔三年,老君降临此地,尹喜如约前来,老君显现法相,端坐莲台,尹喜敷演道法。
自此以后,青羊宫观便成为神仙聚会、老君传道的圣地。到了唐代,青羊观的规模已相当大。
天宝十五年(775),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而幸蜀,居于观内。
恰好伟大诗人杜甫居住草堂,亲见雨映行宫,即景赋诗《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中和元年(881年),唐僖宗为避黄巢之乱奔蜀,也在观中驻营。
据记载,在观内忽见红光如毯(球)入地,挖得一块玉砖,上面刻着古篆文:“太上平中和灾”。僖宗便将古篆玉书砖石的发现,当作天降吉祥的象征。后来僖宗返回长安,认为是太上老君的恩典,特下诏令,赐内外库钱二百万,大建殿堂,改“观”为“宫”。
现在青羊宫的宏大格局,就是在那时形成的。宫观落成之后,报导象盛极。唐乐朋龟《西川青羊宫碑记》说:“冈阜崔嵬,楼台显敞,齐东溟圆峤之殿;抗西极化人之宫,牵剑阁之灵威,尽归行在;簇峨眉之秀气,半入都城。烟粘碧坛,风行清磬。”这样一业,青羊宫便成为唐末四川最大、最有影响的宫观了。
到了明代,唐代所建殿宇不幸毁于天灾兵焚,破坏惨重,已不复唐宋盛况。今所见者,均为清康熙六至十年(1667-1671年)陆续重建恢复的,在以后的同治和光绪年间,又经多次培修,解放后又多次修葺,即形成现在的建筑规模。
宫内保藏有清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所刻《道藏辑要》经版,共一万三千余块,皆以梨木雕成,每块双面雕刻,版面清楚,字迹工整,为当今我国道教典籍保存最完整的存板,是极为珍贵的道教历史文物。每年农历二月十五日既是青羊宫传统的庙会日,又是青羊宫历史悠久的“花会”日,届时宫内香烟缭绕,磬声悠悠,人如潮涌,宫外各种名花异卉争奇斗妍,流香溢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步入青羊宫的第一座建筑是山门。
原山门建于明代,左边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各一尊。
还有明代正德十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右边塑有白虎像一尊。并有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根据中天北斗七星布局,称为北斗七星桩。还有龙凤桩、大石狮一对、龙王井一口等。
现建山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龙虎等吉祥物雕镶在飞檐壁柱上,雕刻精细,造形典雅。金字横匾“青羊宫”高悬在山门上方。此匾为清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的墨迹,笔力遒劲,为青羊宫的中一大文物。
混元殿是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六百一十六平方米.有石柱二十六根,木柱两根.柱上雕刻有镂空的鹿、凤凰望月。

双狮戏球等图案,形象生动活泼。在宋真宗时,真宗崇奉道教,封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殿内正中供奉的就是“混元祖师”,祖师面容慈祥,手持混元乾坤圈。将圈拉伸便是“一”字,故它展示着世界的本原还处于混沌状态,而祖师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后殿供奉的是“慈航真人”,佛教称“观音大士”。她本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传说中的“慈航真人”是一位男仙,后因见世界苦难重重,女子却没有出家修行之路,于是便转世为女身,修奉佛法,为女子开了不二法门,从此才有女子出家修行之路。
真人端坐莲台,容貌秀丽慈祥,遍洒甘露普渡众生,故道教和佛教都供奉这位慈爱的“女神”。
坐落在三清殿与混元殿之间的八卦亭,突出地体现了道教教义特征,是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它布局紧凑,精巧大方,整体建筑共三层,建于重台之上,亭座石台基呈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两重飞檐鸱吻,四周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造型古朴典雅。
整座亭宇都是木石结构,相互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亭高约20米、宽约17米。石板栏杆上两层均为八角形。每层飞檐都精雕着狮、象、虎、豹,各种兽物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屋面为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独具风格的琉璃葫芦宝鼎,高约3.6米,造型优美,甚为壮观。
双排擎檐石柱共16根,皆由巨石凿成。高约4.8米,直径约50厘米。其中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气势磅礴,栩栩如生,是我国罕见的石雕艺术珍品。
八卦亭还有一个神话,传说当年建八卦亭时,将要竣工前夕子时,面对三清殿的石柱盘龙复活,意欲腾云而去,被月御值日使者发现,则以神拳定于柱上,现在这个柱头上还留着那个拳头印。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
三清殿基长四十米,为正方形,总面积一千六百平方米.外檐柱上雕刻着**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有一副贴金对联:“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此联为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书。
殿前左陈一钟、名曰“幽冥钟”,是明朝时铸造,重约三千多公斤。
右配一应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便击鼓鸣钟,晨钟暮鼓,幽远清晰,给人以更加宁静的感觉。
大殿两边还塑有十二金仙,分别是:太乙真人、广成真人、俱留真人、玉鼎真人、燃灯真人、道行真人、普贤真人、文殊真人、慈航真人、黄龙真人、赤精真人、清虚真人。
殿内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代表着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冀、轸。此殿建筑宏伟而庄严,在全国尚属少见。
斗姥殿建于明代,为楼底式建筑。殿内供奉的斗姥,是道教信奉的一大女神。道书中说她名紫光夫人,共生了九个儿子(即九皇),分别是: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斗姥额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为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神像慈容照人,《太上玄门日诵晚课仙经》中云“显灵踪于尘世,卫圣驾于阎浮,众生有难若称名,大士寻声来救苦”。所以,斗姥也是一位掌人间生死罪福的天神。
在斗姥右边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即民间所说的王母娘娘。在古代神话有着她的许多传说,最为脍炙人口的则是她和周穆王的一段交往。
唐代诗人李商隐诗中说:
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这一缠绵的爱情故事,为人们所共知。道书中说:“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咸所隶焉。”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为蟠桃盛会,传说这天是王母的诞辰,各路神仙都要来为她祝寿。
左边祀奉的是土皇地祗,为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道书中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天圣后土皇地祗”即民间所称的“地母”。两边分别塑有南斗六星、南极长生大帝(寿星)、和北斗七星。斗姥殿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建筑物。
后苑三台建立在土坡之上。左为“降生台”,原塑一白发婴儿,他便是刚出世的老子,相传老君分身降化于此。右边是“说法台”,台上塑有老子对关令尹喜说法之像。相传老君于此处为尹喜讲解道法。中间一台是紫金台,又名“唐王殿”。塑有唐王李渊夫妇之像和其子李氏民之像。
三台按中轴线对称格式布局,十分严谨。唐五殿居轴线正中上方,另二台分别于左右两侧,平面布避呈三角鼎立之势,正应天上“三台星”之局。同时也形成了青羊宫整个建筑群的有力压轴。
玉皇殿,原殿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1850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现新殿建于1995年,楼底结构,殿内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前供奉三官大帝,后供奉紫微大帝和真武大帝像。
铜羊两只都是黄铜铸成。长90厘米、高60厘米,俗称青羊。
其中单角铜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学士张鹏翮(别号信阳子)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的,以负青羊宫之名的。
其底座有记事性诗文:“京师会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下款有“信阳子题”四字。
单角铜羊其实是十二属相化身,即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相传这只青铜异兽是宋代河南开封经梅阁之物(羊颈部补疤处原有“红梅阁”三字)。
另一双角铜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成都张柯氏延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
8人逛青羊宫之际,最难以忘记便是三清殿里那位年迈的老者。那老者一边卖香火,一边摇着木铃。身前的法桌上还摆着一碗他未吃完的干饭。当8人进入三清殿时,老者露出了他那排黄得发黑的大板牙,笑道:“三妹要埋点先火磨?”
8人同时将目光凝聚在老者的脸上,各自的脑子里均在思索着老者那句“三妹要埋点先火磨?”是什么意思,直到老者重复了一遍后,8人这才发觉其实老者说的是“三位要买点香火么?”,只是老者说话泄风,所以没有让8人听清而已。
几女爽快的答应了,然后买了一堆的香火。反正又不是她们付钱,她们只管花钱就可以了,至于买了多少香火,香火能否用完等等,她们才不会关心呢。龙小天一言不发的就付了钱,然后让四个小流氓每人分配一大把香火。老者笑嘻嘻的收了钱之后,抱起身前的干饭刨了起来,动作之间没有一点形象,倒像是60年代的饥饿者。
老者下额的胡茬儿已经花白,虽然很短,但龙小天看得真切,一根根胡茬儿长得甚是有精神,小得小针,也像是站立笔直的军人。老人刨饭很快,只用了半分钟的时间便将碗柜里的饭刨了个干净。老者打了一个饱嗝,惬意的伸了伸懒腰,目光对上了龙小天的目光。
不知道为什么,龙小天只感觉脑海刹那间变得空白,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周围的人是谁,忘记了这是什么地方,忘记了一切、、、、、、
“要克制,不要噬血!”一个声音注入的龙小天的脑海里,在龙小天的心头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龙小天脑海的那片空白渐渐地散去,眼前还是老人那干巴巴的脸,老者摇着龙小天的手道:“泥怎么了?”龙小天记起了一切,但是似乎又遗忘了什么东西,这感觉很奇怪,说不清道不明。
旁边的7人也惊异的看着龙小天,龙小天却不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事。
“我没事!”龙小天推开了好心的老者的手,摇了摇头,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是又想不出所以然。于是又带着众人上香,点了几柱大香大蜡之后,几人怀中还剩下了不少,抱走也不是办法,于是又将剩下的香捐回给了老者,乐得老者合不拢嘴。
走出青羊宫已是下午4点多,出了宫门的那一刻,望着青羊宫门前的车水马龙,又感觉到了尘世的味道:喧嚣、纷扰。
龙小天回望了身后“青羊宫”那三个渡金大字,迷茫了半刻,又回过身来,想起今晚要做一件事:探访刘备墓陵!
三清殿殿门,老者一去刚才的龙钟之态,精神奕奕的站了起来,遥望着青羊宫宫门,自言自语的道:“原来他是、、、、哈哈,是我多虑了!”。言罢,又是龙钟之态,蹒跚的离开了三清殿,向青羊宫更深处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