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里应外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军虽然从几处城墙缺口攻进来,但巷战中没有了飞机大炮的掩护,便没了优势,与士兵交火便占不了多少便宜了。里也不乏勇敢的战士,中华门、中山门一带成百上千的中国士兵在长官战死无人指挥一片混乱的情况下,自发地抵抗着,用自己的身躯阻挡敌人,慷慨赴死在所不辞。
楚绍南和燕京随着部队沿洪武路、长乐路向夫子庙方向追击着日军。楚绍南看着迎着日军弹雨前赴后继的士兵,感慨万端:“败时如流水如山倒,战时如雄狮如猛汉。”
燕京也不解问道:“这几天和这些士兵在一起,真是不明白,这样无畏的军队怎么会打败仗?!从卢沟桥事变到现在才短短五个月就让敌人打到了我们的首都。”
楚绍南叹道:“中国人不怕人少,就怕人多,家大有内讧,国大如散沙。”
燕京看着眼前的夫子庙也叹道:“可惜这‘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了。”
这时,冲进来的日军大部已肃清消灭,小部退出城外,守军又封住了缺口。但在夫子庙附近的平江府路一个贡院号舍里还是有机枪向外扫射着。
贡院是明清时期举办秋试之处,当年有二万多间供考试用的号舍。民国时期拆了不少,但一些规模大的完整的贡院号舍还是留了下来,基本格局与四合院相似,能比四合院稍大一些。
看来这里有一小股战斗力不弱的日军,由于他们占据了有利地形,疯狂地坚守着,想等到城外的同伙攻进来。贡院周围牺牲了很多士兵,周围散落着几台被日军击毁的吉普车、卡车。
总体形势越来越危急,日军在南京的13个城门外都发起了进攻,卫戍区司令部的指挥系统已乱了套,城内城外失去了配合,面前的这股日军要尽快地解决掉。
占据这个贡院号舍的日军非常狡猾和顽强,这一带是秦淮河风景区,没有高层建筑,他们在房顶上设有三、四挺机枪就算居高临下了。日军把大门顶得严严的,然后在三面临街的院墙和厢房墙上砸开几个枪眼,轻易不开枪,开枪就伤人。士兵们三五成群的冲过去都倒在他们的枪下,而且日军的火力控制范围远超过我方手榴弹的投掷距离。周围几个建制的都拿这股日军没办法,甚至有几批人要走了。
楚绍南见状喊住了几批士兵,如此这番简短地吩咐了一下。然后他和燕京穿上了刚打死的日军士兵服装,戴上日军钢盔,仓皇地向贡院跑去。楚绍南左右手各提着一把压满子弹的手枪,燕京身上几个兜里揣着日造的九七甜瓜手雷,腰里别把刺刀,手里倒提着一挺看上去打光子弹的轻机枪。
楚绍南边跑边用日语喊着:“这边的掩护——这边的掩护——门的快快打开——”后面射来的子弹纷纷打在身边的地上。
贡院里的日军急忙向楚绍南和燕京的身后猛烈地开起火来,大门也欠了一条缝。楚绍南和燕京精疲力尽地摇晃着身体跑了进去,然后四周的士兵纷纷把子弹洒向了大院。
楚绍现和燕京两位跑进大院后,按照楚绍南事先的吩咐,燕京累得一头就扎到了地上,闭着眼喘着粗气,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轻机枪的枪口却对着大门一侧向外打枪的一排日军的后背。
一个日军中队长站在正房门里,紧紧盯着摇摇欲坠的楚绍南。没等他问话,楚绍南咆哮着:“我的战友,我们一个小队,都完了!”然后他喊着一个个的战友的名字,都是他在日本军校时同学的名字,向屋里晃了进去。外面的枪声越来越激烈,手榴弹尽管投不到院子里,也四下隆隆地爆炸着,是在掩护楚绍南和燕京在里面的行动。院子里的日军都把注意力又都放到了外面。

中队长没有管看上去为失去战友疯狂的楚绍南,举着一把指挥刀狂喊着:“这把刀是今天早晨朝香宫鸠彦亲王御赐给我们敢死队的皇刀,我们大日本皇军的敢死队,要为天皇陛下而战!为朝香宫司令官而战!”众日军参差不齐地在应合着。
楚绍南这时看清了院里的情况,正房和东西厢房的窗户都打得粉碎,正房的厅里是六、七名日军军官,有名中尉中队长,还有两名少尉小队长。两侧的厢房里也都有满满的日军士兵,屋顶上也卧满了士兵。看来足有两个小队,近百名日军。
进入正房后,他几乎没有耽搁时间,蹲在一个墙角后便发了难。只见他双枪一扬,一串点射,先是中队长,然后屋里的军官接连在他的枪下翻倒,全部毙命。与此同时,燕京分辨出屋里的枪声后便掏出手雷,先是向东西厢房的房顶各扔了一颗手雷,然后又向正房的屋顶扔了一颗,便急忙闪进正房,把机枪架了起来。随着三声爆炸,燕京开始向院子里扫射起来,先是割麦子般扫倒了正门的日军,然后枪口扫向东厢房的窗口,这时楚绍南已经换了两只手枪也扫向了西厢房窗口和门口。日军房顶的火力都哑了,接着三面院墙向外喷射的火力也停止了。四处的士兵冲了上来,在东西厢房开的枪口塞进了几颗手榴弹……燕京端着机枪边打边跑出去开了大门,士兵涌了进来,一场肉搏战开始了。
这股日军敢死队非常顽强,有十多个日军弄清楚是刚跑进来的两个骗子做的内应,而且打死了所有的军官,便不顾一切地向正房冲过来要报仇,这时正房里只有楚绍南一人,而燕京刚打开大门跑回来在日兵的身后。
燕京的机枪已不能再用,因为院里已有士兵冲进来。只见楚绍南双枪齐发,但距离太短虽然打倒了大部份,还是有三个日兵心知必死像疯狗一样扑到楚绍南身前。恰恰这时手枪里的子弹也打完了,楚绍南把两只手枪砸向日兵,日兵虽然被砸得头破血流,但一点没有延缓动作,三把刺刀冲了过去。
危急时刻燕京出手了,他把机枪砸向其中的一个日兵,向前侧方一个跃步,同时双手向兜里掏了一下便接连抖手,他把楚绍南给他的挖工事时发现的雨花石如闪电般地飞出两枚,分别击中前面那两名日兵的太阳**。被击中的那两个日兵被打晕了晃了一下,但还不是像武侠小说里说的那样点**就倒。燕京从来不夸大自己的功夫,他说过能打得准不一定认得**,能打着**不一定能打得倒,人挨了一枪都不一定倒呢。但日兵晕这一下就给了楚绍南救命的宝贵时间,只见他又从腰里也是闪电般地拔出一只小手枪,砰砰两声脱离了危险,接着又补了被燕京机枪砸中腰眼的日兵一枪。楚绍南回头看看燕京想说点什么感谢的话,看燕京没事一样在低头找雨花石,楚绍南只好话到嘴边变成了:“这三个鬼子算你帐上了。”
这是金陵双雄传奇故事的第一个传说,说两名乔装成日军混入日军占据的大院,来个里应外合中心开花打死近百名鬼子的事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