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和我讲的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岁的时候,听到的第一个和尸体有关的故事,是我外婆讲给我听的。
外婆有5个子女,子女的子女,带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我,最近一直繁忙没有回去看望,内心总觉得有些异样的牵挂。
之前写过不止一回,外婆家是窑主,富庶而且通达京城,窑是从地里掏钱,把泥烧成金子,和盗墓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经常到处取土,所以大部分的故事都和地下的世界有关。
我至今记得那个关于尸体的故事,现在想来,还是双线进行的。关于多线索的第一次教育竟然来自于外婆,怪哉。
故事的一开始是这样的,老家的一个大窑主,买了一个荒废的宅院,宅院之中想种从无锡弄来的各种花木,结果花费巨资搞来的植物,怎么种都种不活,而奇怪的是,宅院之外的草木却生长的无比茂盛。
窑主很奇怪,找了风水师傅过来,仔细勘察,那风水师傅盯着院子的中央,就说这院子底下埋有什么东西。
于是找来壮丁开挖开院子,挖到一仗左右,便开始出血水,泥浆翻红,当地有烧红砖的人说这是红砖化了之后的颜色,继续下挖之后,挖出一只血红的棺材。
这个院子售卖之前,院子的主人姓金,不算大家族,但是有一个宗祠,这个棺材显然很不吉利,谁也不想收留,于是强行被地主运到了金家的宗祠里。
外婆说道这里,故意停顿了一下。开口继续:从那天晚上开始,地主家就开始死人了。
地主家一周内死了三个人,原因自然不言而喻,于是地主和金家就开始戕起来,金家是个小家族,只得请风水先生和和尚日日超渡。但是情况毫无好转。结果很快,地主暴病也翘辫子了。
当时的地主虽然比较富裕,但是富裕也有限,和电视上演的很不一样,地主在家里陈尸的时候,是睡在木床之上。因为棺材很小很局促,要等到入殓的时候才会入棺。
当晚守灵的时候,有一个陈姓的书生经过,大雨天饥寒交迫,无处容身,于是坐在灵堂的门槛上,发现灵堂内空无一人,地主家里人全部偷偷睡觉去了。
书生于是在火盆前烘烤衣物,然后睡在了灵前,结果睡到了半夜,忽然放在地主脚边的烛台被踹到了地上。

书生惊醒,迷迷糊糊的,就看到地主竟然坐了起来。(五岁的我听到这里已经吓尿)
当地传说很多,这叫做活走尸,书生一看,竟然非常镇定,开始偷偷收拾包裹,然后往门口爬去。爬到门口回头一看,活走尸就站在他身后,因为脖子不能弯曲,所以尸体的眼珠用一个极限的角度往下看着自己。
书生拔腿狂奔,活走尸几乎是用相同的速度在他身后狂追而来。
很不巧,书生傻逼缺的,大雨之中在村外转了半天,一头冲进了破败的金家祠堂。一脑袋撞到了那只血红的古棺上。
棺材非常重,纹丝不动,书生一路围着棺材,以棺材为阻隔,和追进来的活走尸周旋。精疲力尽之计,活走尸撞翻了棺材。腐朽的古棺是由两个长凳架起来的,落到地上之后被自身的重量砸了个粉碎,接着,一具魁梧的僵尸,翻开棺板站立了起来。
书生一看你爸爸个西瓜,老天这是玩咱们那,撒腿就跑,两具尸体跳跃去追。
在祠堂口有一颗古树,三人怀抱不住,那个年代没有路灯,大雨中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书生只好围着古树逃跑,两具尸体跟着他绕树追杀。
结果书生跑着跑着,就被树根绊倒滚到了一边,回头,就见活走尸和僵尸各自追着前面的影子围着树转圈圈。便偷偷爬走,连滚带爬的离开了村子。
第二天天亮之后,村子的村民看到了惊人的一幕,古僵尸和地主的活走尸,在大树边互相掐着对方的脖子,已经僵硬的和石头一样。
外婆讲到这里,一定会掐我的脖子一下,我很多时候泪眼与尿齐崩。非要转进她怀里才敢闭眼。
现在想来,这个故事双线并进,开头悬疑大气磅礴,中断的传奇冲突稠密合理,人性鲜明,后面的动作戏和反转呼应精彩万分,稍微修改一下就是好莱坞的大片。
比如说把最开始的院子改成加勒比海,棺材改成从海中捞出,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对于死亡的种种好奇心,就是在这个时候酝酿起来的,用心理学上的很多说法来说,我某种心智的成长,停滞在书生进入村庄的雨夜。古棺,古祠堂,萧索的灵堂和漫天的妖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