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8 青宫的美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青宫并不是指青年宫什么的,而是孙海滨以前就读的那所大学附近的一家餐馆。
餐馆并不大,倒还挺干净精致,或许因为离学校近的关系,平日里来这里用餐的学生不少。餐馆主要经营的都是些家常菜。虽然价格比学校食堂略高,但若是以质论价的话,可比食堂里那种干巴巴的饭菜要实在得多。
虽然这里的饭菜更货真价实,不过以孙海滨以往的节约,他也宁愿选择学校食堂里那些价格更便宜的饭菜。但是这家饭店他倒是也没少来,这里面的原因就是他和这里的老板非常的熟。
孙海滨他们到青宫的时候虽然已经稍稍过了饭点,店里的生意依旧很好。基本上都坐得满满的。
“张姨!”孙海滨一进饭店就向着柜台里的一名中年妇女叫道:“您这儿生意还是那么好啊,又没坐位了。”
那女人抬头见是孙海滨,顿时眼露喜色道:“这不是小孙吗?怎么好久没来?毕业了就忘了张姨了?”
“哪儿能呢?”孙海滨道:“我这不是来了吗?就怕您生意太好了,没我的位子呢!”
“哈!几个月不见,嘴巴变乖巧了嘛,”张姨笑着从柜台里走出来道:“就你一个人哪儿不能坐?”
“我今天可不是一个人,”孙海滨道:“今天特意带了两个朋友来尝何叔的手艺。”
“哦?”张姨向孙海滨身后看了看,又叫道:“哟!这么俊两个姑娘,来来来,到楼上去,今天楼上小包间正好空着。到楼上去坐吧!”说完当先带路向楼上走去。
孙海滨便招呼周芯怡和汪晓惠跟着上楼。上楼梯的时候,张姨又小声地对孙海滨道:“我说小孙你今天怎么穿得怎么精神,感情是带了朋友来,说说哪个是你女朋友?”
孙海滨连忙道:“张姨你别瞎说,都是同事。”
“有啥不好意思的?还瞒张姨吗?同事变朋友,朋友便老婆,再正常不过。”走了两步又道:“两个女孩都不错,都那么漂亮。”
孙海滨见说不清,干脆闭了嘴。张姨都认定这两人中必有一个是自己的女朋友了,再辩解也是无用,索性就让她去说好了。
到了楼上,张姨打开小包间的门招呼道:“快进去坐,姑娘们坐。”
等他们坐下,孙海滨简单地给双方介绍了下,张姨便问:“海滨你们吃些什么?”
孙海滨道:“张姨你看着点吧,挑何叔拿手的菜上几个。就是别弄太多了,我们吃不了多少。”
张姨道:“海滨你几天不见还秀气起来了,以前你哪次来不是胃口大开?行了,你别管了,我给你张罗就是了。”说着又转头对两个女孩道:“你们坐啊,我去给你们倒茶。”说完转身下楼去了。
两个女孩道了声谢。见张姨转身下楼,汪晓惠问孙海滨道:“孙海滨,这张姨还真热情,好像和你很熟的样子。”
孙海滨道:“嗯,算是挺熟的吧,我到S市第一天就认识张姨了,算起来有四年多了。”
周芯怡进来之后就一直四处打量,这时开口道:“这家店还挺有意思的,虽然不大,还挺有情调的,这装修很有些江南园林的味道。”
孙海滨道:“你说的不错,何叔和张姨本来就是苏州人,这里就是仿造苏州园林的格调装修的。等会儿你再尝尝何叔的手艺,地道的苏州菜,精致细腻。绝不比那些大饭店的差。”
正说着,张姨又端着托盘上来了,她放下托盘道:“来,尝尝这碧螺春,这可是正宗太湖洞庭山上的。可惜你们来的季节晚了,春茶已经喝完了,不过这秋茶也一样的香。”
周芯怡接过茶杯果然闻道一股浓郁的清香,便道:“这茶真香!”
“香吧?”张姨不无得意地道:“在我们乡下这茶俗名又叫‘吓煞人香’。味道最是香不过了。”
汪晓惠也凑着杯子闻了闻道:“真的很香呢!”
孙海滨道:“张姨今天这是把何叔的宝贝茶叶拿出来了吧?”孙海滨知道何叔不抽烟不喝酒,唯一就是喜欢饮茶。尤其喜欢自己家乡的这种碧螺春,孙海滨虽然对茶没什么研究,不过见她们说得好,也知道这是平时何叔自己喝的茶。便道:“张姨今天怎么泡这么好的茶叶呀?以前我来可从来没有这种待遇啊!”

张姨没好气的道:“你来?你就会牛饮,给你喝好茶那不是浪费了?今天这茶是给二位姑娘喝的,你自己去倒点白开水吧!”一段话说得孙海滨直翻白眼,周芯怡和汪晓惠听了却在一边偷偷地笑
不过说是这样说,张姨还是把一杯沏好的碧螺春递了过去。孙海滨这回再不敢贫嘴,老老实实地接过了杯子。
这时候服务员已经端了菜上来,四个凉菜,糖藕,豆腐干,凤尾鱼、油爆虾。量不算大,盛在精致的小碟子里,看着就很诱人。张姨见菜上来了便说:“好了,你们慢慢用,我先下去招呼客人了。”说完转身出去下了楼。
孙海滨对两人道:“请吧,两位小姐。试试何叔的手艺,别看这里店小,保管你们吃了说好!”
虽然中午吃了孙海滨一顿,不过又逛了一下午街。虽说女孩子大多天生就是逛街的好手,不过消耗还是很大的。如今见了这精致诱人的小菜,两人也不由胃口大开,各自就面前的小碟中夹了些送进嘴里。
“这糖藕真好吃,甜而不腻,又香又糯。”周芯怡咽下一片糖藕,忍不住大加赞扬。
“恩,这油爆虾也好吃,不但看上去油光锃亮,咬起来壳还脆脆的。”汪晓惠也称赞道。
“怎么样?不错吧?就知道你们会喜欢!”孙海滨见她们吃得满意,心里也高兴,顾不得嘴里还嚼着块豆腐干,含混不清地说道。
正吃着,又有菜上来,一道典型的江苏家常菜:银鱼炒蛋。那银白的小鱼和金黄的鸡蛋在一起显得格外醒目。
孙海滨见了说:“嗯,这个要多吃点,我以前最喜欢吃何叔做的这个菜了。”
听孙海滨说得这么好,周芯怡和汪晓惠也各自舀了一勺。
“嗯,果然好吃,”周芯怡吃了银鱼炒蛋,忍不住咂了下嘴道。一道看着简单的菜也这么好吃,这何叔的手艺真是不错。说着又舀了一大勺放在自己碗里。
不久又有菜陆续上来,碧螺虾仁,火方,上汤芦笙……每道菜都吃得周芯怡和汪晓惠不亦乐乎。
孙海滨也大加感叹道:“我也好久没尝到何叔的手艺了,说起来今天还是托了你们二位的福,这几道菜可都是何叔的看家菜。像碧螺虾仁、火方这种菜,每天都准备得不多,很多时候还是要预定才有得吃的。不过由于这在青宫算是比较贵的菜,通常只有那些老食客才知道点。哪些学校里的学生就很少有知道的。”
又吃了一会儿,周芯怡问孙海滨道:“何叔他们既然做得这么好的菜,为什么不开个大点的饭店,就凭这手艺,生意也一定会红火。”
孙海滨道:“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何叔和张姨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的。最早的时候就请了两个服务员,张姨卖菜,何叔亲自下厨。后来生意好了,店也重新装修过了,才又请了几个服务员和帮厨的,不过很多菜还是何叔自己掌勺的。买菜也大多还是张姨亲自去。店再大估计他们也就忙不过来了。”
汪晓惠道:“也是,如果什么都交给别人做了,就未必有这么好的口味了。”
“是啊!”孙海滨道:“就拿那个看似简单的银鱼炒蛋来说,张姨买的鸡蛋都是正宗苏北散养草母鸡下的蛋。这种银鱼也是只有太湖才有的。不然哪有这么好吃。还有那个碧螺虾仁用的都是自己剥的新鲜河虾仁,要不然哪有这么鲜?”
周芯怡道:“做好一件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青宫生意这么好也是因为他们料真价实,加上何叔张姨做事认真。”
这一顿饭,周芯怡和汪晓惠都吃得大呼其饱。虽然她们吃得仍没有孙海滨多。不过孙海滨倒也确实是第一次见周芯怡一顿饭吃了这么多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