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4 筹备工作流水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天这章有点向流水账,不过勺子觉得这些还是交代一下的好。孙海滨总算有了自己事业的起步。做老板和打工生活应该是不同的。感谢大家一直支持,勺子会尽量努力写的。
周芯怡知道孙海滨要开公司的时候自然赞成,不过她一开口就指出了一个孙海滨一直没有考虑到的问题。广告设计目前属于控制行业,孙海滨如果想在业务范围内加入这一条还要动点脑筋。
这一点上,周芯怡还是比较了解孙海滨的,制版公司当然好,可是孙海滨一定不会放弃广告设计。相对生产性比较强的制版来说,广告设计的附加利润通常要高得多。何况这也是孙海滨拿手的领域。
孙海滨听说广告设计竟然受到限制也有些意外,不过周芯怡却告诉他问题不大,自己可以帮他搞定。孙海滨不知道她怎样去搞定,但是周芯怡说的话他一向是信得过的。
向周斌摊牌的过程比孙海滨想象中要简单得多,周斌听说孙海滨打算与别人合伙开制版公司的时候,只是说他觉得制版公司未必好开,而且合伙这种事情也很容易出问题,劝说孙海滨不如留下来继续干。并表示在宏图他一定还会有发展。
孙海滨当然不会去和他讨论开制版公司的可行性,对周斌的挽留表示了谢意,同时也希望周斌对自己的离职有一个心理准备,并做出工作上的安排。两个人都心平气和,整个谈话过程简单,也没有任何火药味。感觉就与平日里谈工作没什么不同。这种气氛多少让孙海滨有些意外。
不论周斌怎么说,制版公司的准备工作还是日益紧张地进行起来了。
由于老王的身体状况尚未完全恢复,因此三人见面讨论便以老王的家为据点了。三人都是首次创业,因此都很有些兴奋,连四十多岁的老王对这件事也很是期待。
前期工作投入最多的就是林学兵了,他是做业务的,有大量时间在外奔波,这也让他有时间和机会收集信息。
林学兵的办事效率一向很高,没几天就收集了不少办公场地的信息。这几日,三人讨论的最多的就是办公场地了。
林学兵倾向于租用临街门面,认为这样可以带来更多的业务。可是孙海滨认为临街门面房租要贵很多,而制版公司的客户对象是特定的,在大街上逛着找制版公司的并不多见。没有必要为此增加开支。不如找商务楼。
老王倒是赞同孙海滨的意见,不过他指出这个商务楼一定要进出方便,那种进出都要严格登记的商务楼不利于客户前来。另外一楼最好,楼上的话就一定要有货梯。照排机的重量上吨,个头也不小,若是没有货梯,根本就上不了楼。
这种问题就是经验之谈了,孙海滨和林学兵本来都没想到这一点。也不得不佩服老将出马果然一个顶俩。
对于去看机器,老王本来是执意要去的。但是孙海滨还是劝阻了他。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如今满打满算也还不到两个月,老王还是不易作这样的行动。不过去看设备的时候他把王强叫了来,王强本来现在就要辞职的,但是孙海滨劝他做到月底,到下个月,等自己这边的工作场地确定下来,再让他过来。
前新印刷厂的老赵快五十岁了,是个和气的人,当林学兵领着孙海滨和王强去看设备的时候。老赵客气地接待了他们。
看到孙海滨和王强两人检查机器的麻利劲,老赵就感叹隔行如隔山。自己本以为有设备就行,可是买了设备才发现没有技术也是不行的。又说自己年纪大了,电脑这东西自己这辈子是搞不懂了。一个人唠唠叨叨地确实让人觉得他是个老人了。
设备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扫描仪情况良好,照排机反应也正常,但是出片却是无法当场试的。冲片机要加药水才行。
老赵的表现不太像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当林学兵表示想和孙海滨一起干的时候,他竟然又主动降了两万元。理由是自己年纪大了,就喜欢看你们年轻人有闯劲。搞得三个年轻人也感叹不已。孙海滨也表示以后前新印刷厂的菲林自己一定优惠。

对于孙海滨提出的机器正常工作一周后付费的要求,老赵也没有疑义。毕竟是二手设备,有个试用也是合理的。
孙海滨也没想到事情办得这么顺利。便连忙打电话给李勇联系贷款的事情。孙海滨也不想搞得自己捉襟见肘,今年小妹要是考上了大学,自己这个做哥哥的自然是要义不容辞地负责学费生活费的。因此干脆不动自己的三万多存款。直接申请了三十六万元的三年期贷款。这样二十八万用于支付制版费用,其他的就算做自己的投资了。
这种小额贷款对于李勇来说实在是小菜一碟。很快就通知孙海滨去建设银行徐汇分行签约。过程异常简单,直接签了合约很快就放款了。
林学兵又发挥了他的特长,很快就找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场地,这个地方离漕河泾开发区不远,离老王家更近。是一个老厂房改建的办公楼。地方够大,租金也挺便宜。于是三人一起拍板定了下来。
于是一个月后,孙海滨也正式辞职。开始亲自负责装修事宜。装修本身并不复杂,李元昊介绍了个工程队,活做得相当不错。不过孙海滨不得不去现场指挥,因为必须把各工作区域都规划好。布线什么的都要预先设置。这样一来,孙海滨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刚进宏图的时候,开始没日没夜的工作。
真的动手干了,孙海滨才发现事情远比自己想的要多,贷款是已经到位,老王和林学兵也二话不说就把钱拿了出来。可是营业执照还没有,自然也没有公司帐户。这事情是三个人合资的,账目自然要清楚,所谓亲兄弟明算账,账目清楚才能避免矛盾。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关系的重要性。本来孙海滨是想去开发区注册的。但是因为涉及广告设计的事情,不得不让周芯怡帮忙想办法。周芯怡却找到了徐汇区科委的朋友帮忙,科委的人有找到了工商局,结果是孙海滨出了两千块钱,不但广告设计业务没问题,连公司的章程对人家都替你写好了。营业执照也很快就下来了。公司名称也成了海蓝图文设计公司
而李元昊听说孙海滨急着找财务,不但给他介绍了财务,连出纳都找来了。
王强早就不想在艺龙干了,见孙海滨这里办公场地都定下来了。也立马就辞职过来帮忙。甚至表示第一个月不拿工资都行。孙海滨当然不能这样干,于是王强就和三位老板一起开了第一个月的工资。当然财务和出纳也包括在内。
王强学历不高,仅有小化而已,老家在江西的山沟沟里。属于贫困地区。最初到艺龙制版的时候,他只是一个跑腿的送稿员。可是他很好学,人也聪明,时间长了竟然靠自学会了电脑的基本操作,老王见他好学人又勤快就教他发排,这样慢慢的,他才成了艺龙的发排员。说起来也是颇不容易。
不过一家制版公司只有一个发排员是显然不够的,何况还要找电分师傅和平面制作人员。因此招聘又成了重要的事情。
总而言之,事情繁多,远远超出了孙海滨先前的想象,孙海滨和林学兵这段时间都忙得昏天黑地,不过给自己干和打工的感觉就是不同。再累也是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老王的身体渐渐恢复,骨折也长好了,腿上的石膏也拆了,于是也常来帮忙。不过毕竟少了个脾脏,人的抵抗力总是要差一些。加上年岁也到了些,精力比不得两个年轻人了。书海滨和林学兵也不敢太累着他。总是尽量把他赶回去休息。
在大家努力下,新公司筹备的一切事物都一步步地解决了。因此公司开张的日子也最终定了下来。林学兵说要开张事要讨口彩的,因此,海蓝图文设计公司的开张日期就定在了四月十八日。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