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倪匡平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者:darkguest

来自 倪匡科幻论坛www.xiaoshuodaquan.com 2002/09/28我第一次接触倪匡是看了卫斯理的“地心洪炉”,结果一下子就被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深深吸引住了,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让人欲罢不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我成了一个忠实的倪匡迷,近期的一大奋斗目标就是要看完所有的倪匡作品。

倪匡在中文科幻界的影响力决不可小视,这从他的小说三十年之后仍如此流行以及引起的如此广泛的争议就可看的出,虽然卫斯理小说在八十年代一度遭禁,但事实证明老百姓喜欢的东西是永远禁不掉的,正象倪匡自己所说:官禁,民传。而卫斯理的“蓝血人”能够成为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唯一一部科幻作品,也足以证明倪匡在中文科幻界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长期以来,倪匡作品的写作风格都不被国内主流科幻界所接受,更被批评为批着科幻外衣的武侠小说,这与倪匡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关系:倪匡刚到香港那会正是以金庸,梁羽生为首的新派武侠小说大行其道的时候,武侠几乎成了当时香港的主流文化,此外,虽说那时的香港在比较开放的政策下,经济发展很快,但人们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素养比以前并没有太大的提高,绝大多数人不知科幻为何物,即使有很少人知道外星人,那也只是把它当作神秘事件来看,这种文化条件旧决定了倪匡的创作风格,试想一下在那种条件下,要是向刘慈欣,绿杨那样一上来就是一大篇一大篇的深奥理论,又有几个人能看的懂呢?

倪匡在国内引起的最大争议,就是他写的东西到底算不算是真正的科幻,对待这一问题,反卫派的看法往往比较极端,常常把卫斯理的小说扁的一文不值,其中有些人只看过卫的几部后期的作品,甚至是伪作,因此他们的评价就有些以偏概全,不够客观,当然也不排除一部分人纯粹是想借机贬低别人以抬高自己,来显示自己的文化品位有多么多么高,果然是深得王朔真传,其实大可不必这样,大家都不是文盲,就欣赏水平而言,谁比谁又能高多少呢?总之,反卫派的观点都差不多,说的好听点说这是奇幻,说的不好听的就是伪科幻,有人就说了:卫斯理的小说是怎么离奇怎么编,编到最后不能自圆其说了,就把一切推到无所不能的外星人身上。不错,卫的部分后期作品确实是这样的,但他早期写的东西并不是这样的,不信请看我认为值得推荐的几篇小说的故事简介:

“地心洪炉”:很硬气的一部作品,有些场面描写的相当气势磅礴。一个妄图统治世界的科学狂人利用一台超级计算机和深埋在地层之下威力强劲的核装置,旧可以让地心的熔岩在他的控制下从地球的任何一个角落喷出,在征服和权利的诱惑下,连卫斯理也不禁开始动摇,但最终他还是战胜了自己的贪念,粉碎了狂人的美梦。

“蜂云”:在60年代就预见了遗传基因技术的发展。靠分裂繁殖的外星微生物突然出现在地球上,并意外地和地球生物结合变异成了可怕的新物种,短短时间内,体形巨大的神秘生物不断出现,恐怖事件接连发生,正当地球军方准备一举消灭这些异型之时,所有的异形却突然全部消失了,原来不管这些生物变化成什么样子,也改变不了它们遗传基因中对故乡的回忆,使得它们最终飞回了自己的星球。

“蓝血人”:是卫斯理第一次写外星人,略显幼稚。流着兰色血液的土星人来到地球,无意间也带来了可怕的寄生生物‘涤卡一毒间’,在地球上的200年时间里,天真淳朴的蓝血人受尽狡猾地球人的欺骗和迫害,成了一个十足的可怜虫,他开始不相信任何的地球人,而在卫斯理的帮助下,他终于有机会秘密乘坐地球人的火箭返回火星,在离开地球之前,本性善良的蓝血人冒着被地球人发现的危险,再最后时刻消灭了‘涤卡一毒间’,免除了地球人的灾难。

“妖火”:结尾相当悲壮感人。一群妄想称霸世界的恐怖组织隐藏在大西洋海底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中,一边大肆搜罗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具为己用,一边又在大搞军备,一位年轻的科学家不甘心受恐怖分子驱使,但在他的研究没有完成之前,他忍受了旁人的误解,暂时与恐怖分子合作,终于他的研究成功了,就在这群狂人准备大举进攻的一刹那,他利用他发明的生物技术将海底基地里的所有人都变成了没有思想的植物,而他自己也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玩具”:让人感觉到一种看“黑客帝国”和“十三层楼”时强烈的压抑感。外星人捕捉了许多地球人作为供他们玩弄的玩具,有些人甘心在外星人的摆布下过着安逸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包括卫斯理)却要追求真正的自由,历尽千辛万苦,他终于逃离了外星人的星球,而当卫斯理正在庆幸之时,才发现他的逃跑过程也只不过是外星人游戏的一部分而已........


"规律”:一篇与心理学有关的科幻小说。什么是最完美的杀人手段,就是让被杀者自杀,可怜的教授不知道自己的私人生活被人秘密监视了三年之久,并被全部记录了下来,当他看到真实的记录了他日常生活的录象时,他发现,自己每天都在遵循着一个规律作着同样的事情,简直和他实验室里的土蜂没什么区别,教授一下子觉得失去了做人的价值,再彻底绝望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怎么样,光看这些故事简介就觉得够震撼了吧,你还能说这些不是科幻吗??多么大胆的想象,就连金庸都评论说:「无穷的宇宙,无尽的时空,无限的可能,与无常的人生之间的永恒矛盾,从这颗脑袋中编织出来。」可能还有人会不习惯卫的叙事方式,认为是软科幻,就算是软科幻好了,那也总比以前“科幻世界”上登的那些既无情节又无内涵,酸不啦叽的‘婉约派’强的多吧。

另外还有些人攻击倪匡的文笔不好,这简直是无稽之谈。倪匡可是唯一一个给金庸代过笔的人,当年金庸连载“天龙八部”时出国参加一个会议,就让倪匡代了下笔,结果“天龙八部”成了金庸十五部武侠小说里最‘神’的一部。此外倪匡还多次给古龙代笔,他和金庸,黄沾,蔡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甚至有人说倪匡和黄沾是天上文曲星下凡一分为二。

除了倪匡的想象力和文笔之外,我最欣赏的就是他的小说中一个共同的主题:揭露人性阴暗,丑陋的一面。个人认为,一个成功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必然要有一个深刻的主题。象王晋康的作品主要表现的是科学的发展与人文,伦理的冲突,如“天火”和“生命之歌”,而刘慈欣的小说主要表现了人们对科学的追求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如“朝闻道”和“地火”。倪匡对人性的刻画已经达到了游韧有余的地步,其中既有幽默的调侃又有严肃的批判。很多情节都是阴险狡诈的地球人把外星人玩的一楞一楞的,似乎卑鄙,龌龊成了只有地球人才有的本性。在他的笔下,无论是狂人还是小人都成了一个个滑稽的小丑,或遭人嘲笑或遭人唾骂。其中有些很经典的语言:一个人能做出这种事简直就是禽兽,其实说这话根本是侮辱了禽兽,因为禽兽是不会作这种事的,这种卑鄙,龌龊的事情只有人类才能作的出来,人类才是禽兽不如。

此外,倪匡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既包括冷战时期的苏联和美国,又包括一些国家的君主独裁统治。由于倪匡早年在大陆受到过迫害,使得他对我们伟大领袖晚年所犯的的错误十分不满,象“风水”一文,生动描述了文革那个“疯狂年代”里一次疯狂的运动:为了打倒一位中央的领导人,一支浩浩荡荡的“革命队伍”转战大江南北,就是为了挖掉这位领导人的祖坟。我敢说国内没有一位作家对文革的描写能象倪匡这样真实生动,使我这个没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看了之后也有种触目惊心的感觉。“大秘密”也是一篇很有意思的小说,我记得当时我是笑着看完的:为什么伟大领袖晚年会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这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小说中并没有过多破坏伟大领袖的光辉形象,倪匡的调侃只不过是要表现他对那个疯狂年代的不理解。

很令人遗憾的是,倪匡后期作品的想象力以大不如前了,给人的感觉是卫斯理确实老了。而且在这阶段的作品里,倪匡太过执著于鬼怪,灵魂这些灵异事件。按照倪匡的理论:灵魂不过是人死后留在空间里的一个记忆组,它有着自己的能量,可以被特殊的仪器接受到,甚至可以进入到其他人的身体里,而人们所说的阴曹地府不过是外星人搜集地球人灵魂的场所,东西方人对阴间的不同描述是因为不同的外星人管理着不同种人的灵魂。不可否认,这些小说是为了满足部分读者猎奇的心理,而这种用科学理论来解释封建迷信到是一种很新颖的写作手段。虽然这类的倪匡小说也很吸引人,但不符和科学研究的严肃精神,所以这类作品完全应该划到奇幻或是玄幻小说之列。但不能因此就抹灭了倪匡对科幻文学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旧好象牛顿虽然晚年致力于研究神学,但不能因此就说牛顿不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吧。

好了,无论你是拥卫派也好,反卫派也好,都不要再争下去了,大家各让一步,对倪匡作一个两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客观的评价,我的看法是:倪匡早期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科幻,是属于包含了武侠,传奇,侦探等多种风格的另类科幻;而他的后期作品过多涉及了封建迷信,科学的成分已经相当少了,应当算做是奇幻小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