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南方 第五十九章 马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解决运力的麻烦?”曾志国皱一皱眉,满脸狐疑的看7T+难道这小子现在就能造蒸汽机?这未免有点逆天罢-
“是的。”约德尔用费解的眼神看一下曾志国,他不理解对方的怀疑是什么意思。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表意见。时间久了,曾志国的为人秉性倒是很对这些葡萄牙人的胃口。
不做作,没有那么多无聊的礼节,也不象以前的那些中国官员那么云山雾罩的……索贿都索的不爽利。
帅这里,只有条例,军纪,还有具体事物。没有空谈,也不准许浪费时间。这里不需要搞什么人际关系,也不用看人的脸色行事。只要把份内事做好,就一定会有相应的回报。
约德尔与几个葡国人到曾志国麾下才几个月,当初因为方阵一事上的贡献,被记下了三转功,又因为督造武器,再加两转,然后就是绘制地图,报列数据,帮助天雄军搭建各级行政架构……这又是三转。
他的上尉军衔其实是澳门总督杜琛临时授予的,在到达镇江之前,约德尔不过是一个葡国流浪汉,如果不是以前有过军人的背景,到镇江来忽悠中国人的任务也不会放在他的肩膀上了。
镇江这里对澳门来说简直就是另外一个世界,为了一个中阀和不明确的前景就押上真正葡人的前途和性命,就算是葡萄牙人支持大明,也不会在这个时候贸然放下重注。
不过几个月下来,约德尔倒是大有长进。一个冒牌的上尉居然也成了大明的上轻车都尉,视正四品的高官!
此恩此德,就算是泰西人倒也全记在心里。约德尔在参谋部尽心尽力,此时听得曾志国愁运输的事,便不自觉的上来献计献策。
约德尔道:“大帅,我大明的独轮车,实在是很精妙的东西。它只靠一个轮子,掌握好平衡就能推动五六百斤的粮食前进,一个有经验的壮汉推动它在官道上行走,一天可以走五六十里路,这简直就是奇迹。”
曾志国也大是得意。独轮车这种东西看起来简单。用起来也极为方便。农忙时节。农村里到处都是这种传下来几千年地小车。吱呀吱呀。十来亩地地收获。几天功夫也就全部推完了端地是省事之极。
这种车用来后勤补给当然是比较地不妥。因为它需要大量地人力。想一下。成祖年间五十万人地征伐就有六次。然后三十万人征安南。宣宗时再征蒙古。及至土木之变。后勤除了一路上带地骡马拉地大车外。平时路上补给站地粮食就全部是用这种小车推进去。一直到堆积如山。
用这种小车当然需要大量地人力。不过好在中国从来就不缺人力。除了军需补给。修河。修路。盖宫观等大工。推石头。推泥沙。推粮食。全部都是这种轻巧灵便地小车。华夏几千年文明史。得这种独轮车地惠处实在太多。数不胜数。
不过。虽然说地是严肃地话。当约德尔侃侃而言“我大明”地时候。曾志国还是忍不住莞尔一笑。
这个约德尔已经放弃了葡萄牙国籍。正式成为大明地军户。除了视正四品地勋官外。他还有参将地差遣官和镇江镇世袭千户地军职在身。
可以说。这个个头并不高地泰西人已经把自己绑在了天雄军地战车之上。胜共荣。败则共损。
约德尔不理会曾志国的脸色,尽自道:“不过,长途运输用独轮车实在是太耗人力物力了,智不取啊。”
曾志国没好气的道:“废话,有话快些说,本帅没功夫听你长篇大论。”
约德尔气道:“好吧,那我长话短说。独轮车不错,不过双轮马车实在是太废物了。我不懂,为什么大明不造四轮马车。双轮马车用一马或双马,又笨重拉不得多少货,用的马匹也不少。用四轮车来拉粮食很好,用来载人,拖拉铠甲兵器,都很实用。”
曾志国对这些倒并没有太多研究,下意识的“哦”了一声,问道:“四轮不就是多了两个轮子吗?又能多拉多少?”
约德尔从鼻孔里冷哼了一声,道:“感谢主,原来大帅这个异教徒不是妖怪,并不是万能的。”
他看到曾志国脸色不善,于是连忙道:“双轮车用单马的多,在装载的时候需要调整重心,不能把重力全部放在牲口的身上,不然重力太大,拉不久也拉不多。不过大帅,这种情况几乎不可避免,就算是开始调整好了,奔驰一段时间后就仍然会重心前移的。所以双轮车注定拉不了太多东西,因为双轮无法平衡重心,牲口的力量被

多了。”
曾志国沉吟道:“是么?”
他转过头去,向着杨英明问道:“老哥,双轮马车这么不好,怎么咱们大明却一直用它?”
在这个时代,中国人还没有被建奴消灭掉进取精采和博大的胸襟,对外来事物,并不完全的抗拒,如清朝那样拿月经带来对抗大炮的事情,在大明这时候是绝不可能生的。
佛朗机在一百多年前由葡萄牙人带来,大明的工部立刻开始仿制。红衣大炮也是如此,不但是大炮在仿制,就是车床等西方机械,大明也在开始研究仿制了。
如果双轮马车真的比两轮车强出不少,只要有样品过来,大明就一定会研制。毕竟中国的战争规模极大,动辄十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军队进行大征伐,后勤工作无比艰巨繁难。所以,明军中的大车也极多,正常数万人的大军就得千辆双车,运粮和运送武器铠甲的同时,这些大车还被装上的坚固的车厢,在危险区域扎营时,用这些战车围成圆形之后,就是一个简单的车阵了。
朝鲜对日军的碧蹄馆遭遇战中,明军就是用简单的车阵扛住了十倍日军的凶猛攻击,一直到援兵到来。
既然明军中有大量的马车存在,就说明一点,明军不是不需要车辆补给后勤。而用双轮不用四轮,应当有着曾志国不知道的原因。
杨英明其实也不大清楚。不过他在军中十余年,又向约德尔打听了四轮车的规模样式之后,便肯定的说道:“大帅,太大了啊。这四轮车说起来是比双轮就多两个轮子,不过车身大了几近一倍,而且用双马或四马。咱们大明十三布政司,怕是能好走这种车的地方不到一半吧。江南这里,道路倒是修的不错,各县甚至各镇的路都修的不错。
不过,江南少马,哪来这么多马来拉车。”
他摇头道:“现在也是着急,大帅也是想省粮食。眼看就要有大战起来。不然的话,派些力役运粮,支些粮食给夫子们吃,这点损耗也是理所当然的事,算不得什么啊。”
曾志国默然点头,看来原因就在于此了。
一是道路,放眼中国,除了华北东北几个地方好走大车外,西北、西南、东南,都是多山之地,双轮马车在道路条件的要求上明显比四轮车要小的多。江南虽然是平原,不过水道纵横,其实也不大需要这种大车。
这也是中国特点吧,道路条件差,人力用不完,而且,秦朝以下的政府都并不需要高效,只是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完就是了。
不过现在天雄军的现状却正适合了。曾志国第一不想召集太多的力役,这种正赋以外的免费的强迫性质的劳动,等于是给农民加赋,除非必要,他并不打算频繁使用。
而且,这种大召集也需要很多的物力支持,就效率和成本来说,都很不合算。
战在即,他又可以集中很多骡马来使用,江南的道路情形又很过的去,比之穷困的地方不知道好了多少。如此这般,约德尔倒是帮着他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杨英明也极是高兴。他的后勤部最头疼的就是运力问题了,每次遇到各团调动,他的头就得白上几根。各种物资堆成小山一般,运走的事情全部是他后勤部的事情,运的合适了,各部将领最多说一两句感激话,万一事情办的不好,骂娘的声音能叫他钻到地底里去。
各将在跑后勤求装备的时候对他倒是很客气,不过平时私下里,对后勤部这种非做战部门的尊重,真的是极其有限。
军一动,帐篷、铠甲、重型装备,药材,粮食,炊具,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东西当真是不少,如果有了能载重几千斤的大车,就要少了不少麻烦。
他上前几步,一把抓住约德尔的手,陪笑道:“好我的老哥,这车造一辆得多久,需得多少银子,现在急用,能先弄点试试不?”
杨英明的后勤部与参谋部倒是常打交道,两人之间也很熟捻,根本无需客气。
约德尔笑道:“这且得看大帅调多少木匠和参军部拨出多少银子来了。造这车倒也简单,其实和大明的双轮车并无太大区别,不过车身大点,加一个让车轮转弯的器具就可以了。”
他话音一落,曾志国便断然道:“这事不必让别人讨论了,先派人在附近把所有的木匠全部征调过来,每人再多配几个机灵的小伙子打下手,银子要多少有多少!”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支持正版阅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