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绝望(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荐票为什麽这麽少呢?
终于又等来了一个夜晚。
对于这些躺在闷热恶臭之地的炎黄子孙来说,尽管饥饿和干渴还在深深的折磨着每一个人,清凉的夜晚还是很宝贵的,只有在这夜里,才能得到些许的清爽和安宁。
一直到了后半夜,清冽的月光照射进来,如水如银的铺撒在众人身上,那些被拖出去“治病”的人一个也没有回来。
不祥的预兆开始蔓延,许多人不愿也不敢相信自己的亲人是被鞑虏以“治病”的名义拖出去杀害了,喃喃的祈求上苍保佑自己的亲人。
天?嘿嘿,真有上天的话也是个贼老天!
被李源用脑袋撞破了舌头的家伙渐渐意识到那些伤病者再也不会回来了,艰难的扭过头:“兄弟,多谢了。要不是你,我蓝道人已经死了……”
右手边的铁匠忿忿说道:“呸,李源兄弟真是好心,若是我章铁匠才懒得救你这样的奸猾之徒。”
铁匠姓章,父亲和孩子都被鞑虏杀害之后,曾经和李源并肩作战,对于李源的勇气和能力是真心的佩服。
想不到身边这个不住念佛的家伙竟然是个道人,听了章铁匠的解释才知道他这个道人也是假的。
蓝道人本是街头泼皮,却没有寻常地痞无赖使刁放泼的勇气,只能混迹市井之中,冒充三清道士,做些驱鬼捉妖的虚假法事骗愚妇氓夫的银钱来混饭吃。
“以后不要相信鞑虏会发善心,鞑虏是要灭我族亡我种的呐,如今咱们要拧成一股绳,只要齐心协力总有机会翻身。”对于蓝道人这样的地痞无赖,李源也是赤城相对。
现在的女真蛮族处于绝对的压倒性优势,而己方手无寸铁不说,连件衣裳也没有,更是饥渴难耐的熬了好几天,不要说被鞑子囚禁在这里动弹不得,就是放出去也不是鞑子的对手。
“也不要再有什么幻想了,咱们先保存体力,等有了机会再想法子报仇,切不可轻举妄动!”如今的局面也容不得鲁莽,何况被锁在这里就算是想鲁莽也没有机会。
“李源兄弟格杀的蛮兵也有好几个,是大大的英雄,大家都要听他的!”章铁匠小声的吆喝。
人们一个挨一个的传递李源的话,当所有人都明白自己那些想出去“治病”的亲人再也不可能回来之后,许多人开始嚎啕大哭,更有些人暴怒的挣扎,挣的铁链乱响木枷乱撞。
外面的蛮兵听到动静很快进来,劈头盖脸的一通乱打,木棒皮鞭齐下,一阵吃痛的惨叫之后众人安静下来。
蛮兵很满意这样的效果,看看众人惊恐的模样大笑着出去。
李源耳根处吃了一辫子,也不知道有没有流血,只是火辣辣的疼:“告诉大家,都不要再哭闹,以后听我指挥……”
李源的意思再一次以一个人挨一个人的传递下去,神像后面传出一声问讯:“是李源么?好的很,我是阳曲主簿姓文的,大家都听他的话语,不会错的,他是格毙鞑虏的勇士呐……”
李源想不到文老主簿也被囚禁在这里,大为欢喜:“老主簿还撑得住么?”
“还死不了,莫理会我,鞑虏凶残,如今脱身难比登天,一切还需从长计议,你有什么计较没有?”
“我估计鞑虏暂时不会杀死我们,看这架势是要把咱们当成奴隶。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攒足力气再想法子脱身。”要是女真人想杀死这些人就不会费劲的囚禁了,直接一刀下去才是最直接的办法。
从鞑虏的言行来看,是准备把这些人当成奴隶的。

“也好,只要不死总有机会,我老头子也使劲的活下去,等着看鞑虏的好下场!”隔了神像文老主簿的声音很沉,好似那种咬牙切齿的声调:“待到朝廷争发大军,王师北顾之时,就是鞑虏灭顶时候!”
听到文老主簿说起朝廷,人们纷纷鼓噪起来,情绪也高涨了许多:“朝廷里的大军一到,鞑虏必然败北,到时候拯救万民收复失地……”
“朝廷?嘿嘿,若是朝廷指望的上太原何必苦战八个半月?咱们又怎么会落是鞑虏手中?”对于人们期望的朝廷,李源是不抱丝毫希望,无论是太上皇徽宗还是当今的官家钦宗,留给历史留给同胞的只有耻辱。指望他们还不如完完全全的依靠自己更可靠些:“鞑虏这么拼命的攻打太原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夺我汉家江山?还不是为了奴我炎黄血脉?太原城破之日,还有谁能够抵挡鞑虏的两路大军,要是我说,汴梁都是危险的,朝廷已经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咱们……”
在太原还在苦战的时候,女真的东路军已经势如破竹连克河北重镇,如今堡垒太原一破,女真西路军如入无人之境,两路大军夹击之下朝廷还真是危险的。指望朝廷只不过是人们不切实际的想法罢了,最多能安慰自己一下而已。
说来也是奇怪,这个时候的大宋王朝也有比较完善的驿站制度,但是直到现在朝廷才直到太原已经沦陷。
大宋帝国的核心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消息传来,大宋官家钦宗皇帝极为震惊,想也不想的就去找他的父亲现在的太上皇帝徽宗问计。
徽宗皇帝刚刚作出一副《日渊生烟》的绝世画作,几名御用的文人正大加赞赏太上皇的画作并极力恳请太上皇再锦上添花配一首诗词,以成千古佳作。
清瘦的徽宗皇帝在画作上用了小印,又忙着琢磨用什么样的诗词才配这幅画作,当然没有时间理会什么女真不女真的事情。
“自我大宋立国以来,秉承太祖祖训,从来就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如此方可万众归心……”
钦宗想不到太上皇又把皮球踢了回来,有些无趣的对那幅《日渊生烟》发表了几句由衷的赞叹,然后灰溜溜的又跑回来和朝臣商议对策。
和往常一样,朝中主站主和的两派辅臣又开始展开口水大战,谁也不能说服谁。
只不过今天两派的口水战比往常更加激烈,吵到不可开交处,主战的徐处仁徐大人抄起龙书案上的墨盒,劈手就砸在主和的吴敏吴大人脸上。
吴敏吴大人被砸的鼻血长流,墨汁淋漓而下,狼狈的样子实在好看。
众人看他出丑,不由得幸灾乐祸,这吴敏吴大人原来也是主战的,现在竟然转了风头大张旗鼓的主和,对于这样反复无常的家伙,就不能手软。
主和派自然不能让新依附过来的吴敏吴大人吃亏,纷纷上前挽起袖子当着皇帝的面儿和徐处仁徐大人扭打起来。
双拳难敌四手,好汉架不住人多,主战的徐处仁徐大人立刻就吃了亏,挨了几脚不说,脸上也被抓挠的灿烂无比。
主战派自以为得计,参了主和派一本,给主和派安的罪名是:君前失仪。
主和派自然不服。
于是两派弃前线军情于不顾,正正经经引经据典的讨论起究竟是谁“君前失仪”这个很严重的问题来。
直到夜幕降临,坐了一天的大宋辅臣们也没有讨论出个结果来,只能“来日再议”。
是夜,女真大军克汾州,分兵知州。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