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忍痛分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节一天天地迫近了。在距离春节还有十天的时候,周要回老家过年了。他在回老家前,想再去看望雪清一次。周在去看雪清前,去了一趟香山,他去香山的目的是想买点干果送给雪清,他买了白果、核桃还有夏果等,他听说白果、核桃是补脑的,生吃或蒸吃都有效,他记得在一部医书上看过,在途中迷路,辨不清方向,是因为大脑有问题,他怀疑雪清有意识不清的脑病,因此去买了一些干果。他又去石子河镇买了一点脐橙,他知道雪清对酸甜的水果特别感兴趣,周对她有一种隐隐难言的疑惑,但是又不便直接问她。周想到快过年了,而雪清却独在异乡为异客,她不是无家可归,而是有家难归啊。
雪清上次回老家找儿子和丈夫,费尽心力,花了钱财,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与家人团聚过年的最现实的最基本的愿望却成了一个幻想,丈夫和儿子都没见到。丈夫张世元回老家后,与另外一个女人又开始了新的生活,而幼小的儿子却被他的父亲阻隔了与母亲的相见。可怜她的儿子太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母亲在千辛万苦地找他,他也无法找到自己的母亲,由于可恨的丈夫从中作梗,让一个热爱儿子的慈母伤心透了。千里寻子不见子,可怜慈母痛断肠,幼儿不知母心苦,反怨无情太悲凉!儿子啊儿子,你没有见到母亲,你不能怪母亲啊,你的父亲是多么可恶,他阻隔了我们的母子之情,你知道母亲的心有多苦哇。一颗善良的心不被理解,反受伤害,是何等的痛苦,何等的凄惶啊!现在快到春节了,许许多多在外面打工的百姓,都提着大包小包,行色匆匆地往家里赶,每逢佳节倍思亲啊!可是雪清却如一只失家的孤鸿,瑟缩在北方寒冷而寂寞的窝里,有家难归,有子难见是一种什么滋味啊!周想到快过年了,雪清在三里堡出租屋那个临时的家却是屋里空空,什么都没有,为了让雪清在那里有一点过年的生活气息,让她能安心过下去,周又为她准备了一些米面油,还准备了500元钱,打算送给她并向她辞行,他认为这样已经尽了他的心意了。
第二天,周去了雪清那儿,把东西和钱都交给了她。周告诉雪清,他已经买好了回老家的火车票,过两天就要回老家湖北过年了。他要雪清多多保重,不要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情,虽然是一个人在北京过年,没有家人来陪伴,但也要想开些,不要有孤独、悲伤的感觉。要学会自我安慰,自我快乐。意念上不思过年,天天都是一样。要学会自我麻木,要做一个装“糊涂”的人。他对雪清安慰地说,清朝有一个文官叫郑板桥,他为官清廉,为民作主,看不惯当时官场的**和黑暗的社会现实,但是他又无能改变那种局面,他也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官隐居,怎么办呢?他只好学会了“装糊涂”这一招,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想,自不烦。他曾写了一幅著名的条幅,叫做“难得糊涂”。你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在这个非常的时刻,也要学习郑板桥这种“难得糊涂”的精神啊。在即将分别之际,周有千言万语向雪清倾诉,但是他却不知从何说起,他只有用一切方式来安慰她,叫她不要难过,不要感到孤独,要麻醉自己的痛苦,忘掉自己的悲伤。他又打了个比方对她说,医院里在做手术的时候,为了让病人减轻痛苦和忘记痛苦,往往要给病人在手术前打麻醉药,病人在麻醉后,躺在手术台上,任由医生主刀,什么痛苦都不知道,处于一种昏睡状态,这也是一种解除痛苦的方法。唐代大诗人李白在长安被解职之后,心里郁闷不已,他经常用喝酒来解愁消恨,在极度孤独之时,用对月饮酒来进行自我安慰。你也要学会自我麻醉、自我安慰啊。当周跟雪清讲这些的时候,雪清只是无奈地苦笑着。她知道周是在用他的文人的语言在安慰她,麻醉她,他也是一个精神麻醉师啊。为了让她忘记痛苦,忘记伤感,周又给雪清念了自己写的一首诗《忘却》,诗用形象的语言叫她忘却痛苦,忘却忧伤。诗是这样写的——忘却是一条悄悄流逝的小河,让过去的苦难化为永不复返的江波;忘却是一缕淡淡消失的薄雾,让人生的离愁别恨快快地云散烟消;忘却是太阳照耀下的晨霜,阳光会将你的忧郁如晨霜般融化消亡;忘却是海边沙滩上的脚印,潮汐一来,就会把它们冲得无影无踪。
忘却吧,忘却,忘却是解除精神痛苦的灵丹妙方;忘却吧,忘却,忘却会让你的狭窄心胸得到开放。
忘却什么?忘却恩怨,忘却离愁,忘却名利,忘却忧伤,忘却过去,忘却毁谤,忘却寂寞,忘却你身外所有的迷茫。
忘却了一切身外之物,就忘却了你心上的创伤,忘却了荣辱悲喜,成败得失,就会如鸟儿在天空自由飞翔!
当周念了这首《忘却》诗,雪清联系到自己的遭遇和眼前的实际情况,她想什么事不是想忘就能忘记的,根据她的经历,她也吟了四句诗——君要我忘未敢忘, 思儿思君愁断肠。
今日周君离我去, 何日能见泪汪汪!

当雪清念完这四句诗,她抑制不了内心的**与悲伤,竟然放声大哭起来。雪清的哭声让周的心里也涌起了一阵酸楚,他的心呀在倒海翻江。本来他想让雪清的心放宽一些,忘记那些忧伤和愁苦,可是她这一哭,也让周忍不住热泪盈眶。雪清的哭声让周的心里忽然六神无主,他不顾一切地拥抱着雪清,他们抱头痛哭起来。这时,他们已无法控制这即将分离的难过与悲愤。哭吧,哭吧,哭是忧愤悲愁达到极限的倾泻,哭是内心痛苦闸门的开放,哭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哭是情感野马的奔走脱缰。有人把哭看成是软弱无能,其实哭也是一种无奈的坚强。有人把哭看成是无用,如果哀伤到了极限放声大哭又何妨?哭里含有万千风情,无言华章!不是真情怎能哭?哭含真情热内肠!雪清的哭声强烈震撼着周一鸣的心,她这样伤心地痛哭究竟是因为什么呢?周的心里更为她蒙上了一层浓暗的阴影。雪清心里非常明白,周在内心很爱自己,但是他又不能娶自己,因为他无法摆脱那个传统的稳固的家庭枷锁。到了新春佳节,他必须要回到他的老家去,他们只能在春节前忍痛分离。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新春节!眼看着万家团圆的春节快到了,雪清能叫周一鸣留下来不走吗?能让周留在北京与她一起过年吗?即使周本人愿意留下来,即使周真心地想陪她,他能过家乡老婆那一关吗?他能顶得住世俗传统和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吗?雪清想,周这一走,也许她就再也见不到她了,他们的情缘就要断了。如果此番离去永难见,该是何等剜心割肉的巨大悲痛啊!哭,此时此刻,只能是唯一的情感倾泻方式。哭吧,哭吧,让多情的人哭个够吧。
周一鸣心里也非常明白,雪清是他此生真正的知己,可是他们却相见很晚。人海茫茫,知音难觅啊。当今社会,物欲横流,人际关系已变得非常现实。有些夫妻虽然是同床共枕,却是貌合神离,同床异梦;有些人虽然是兄弟姐妹相称,却是金钱相亲,利欲熏心;有的人过去是患难之交,到今天却为了各自私利,勾心斗角;有些人虽然是上下级关系,却互相猜疑,明争暗斗。现在的人情薄如纸,真正的知音有几人啊?人情冷漠,是时代精神文明倒退的悲哀。他们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识、相知,实属不易。现在他们的情感已经发展到难舍难分的地步,但是又不能再往前发展,如果再发展下去,就要引出很多的矛盾和纠纷出来,但是他却不忍心情缘从此了断呀。从雪清那种伤心的情状看,也许她还有很多事在瞒着他,也许她还有更可怕的想法。如果此次分离,以后再难相见,他将终生不得安宁啊。周一鸣想到最伤心处,强烈的悲愤马上就会引起奔涌的诗情。他深味眼前与雪清的分离之苦,实在说不出内心的痛苦有多深,她凝注自己的伤痛与情感于笔端,又写了一首痛彻肺腑的离别诗《伤别》——— 当我今日与你相见, 心中激起情的漪涟。
难忘你我相聚的分分秒秒, 不觉分离又在眼前。
我难舍你那一汪泪眼, 你好伤心我走后孤寂难堪。
有情人总是在佳节相会, 为何你我却要远隔天边?
我走后望你多多珍重, 千万莫要为我伤痛。
聚散离合天地自然, 寒冬过去定有春风!
周一鸣不得已要与雪清分离了。他们对相处的时光刻骨铭心。雪清含着眼泪对周说:“你有你的妻儿子女,你有你的天伦之乐。你回老家后再不要想起我,把我忘了吧,忘得越干净越好。”周含情脉脉地对她说:“雪清,我走后你不要太伤心。我绝对不会忘记你的,我会永远把你当成我心爱的妹妹,我会把你的名字永远刻在我的心里,融化在我的血液中。
他们要分别了。他们相互约定,在分别后,每天给对方发一条短信,以表达对对方的思念。周一鸣非常希望每天都收到雪清的短信,但是雪清却对周补充说:“如果你哪一天收不到我的短信了,就说明我可能出事了。”周一鸣万万也不想她会出事,他只以为这不过是一句玩笑。因为他回家过年也就半个多月时间,这段时间只要雪清能稳定自己的情绪,很快就过去了,会出什么事呢?他要她等着他回来,祝愿她的命运有转机,祝愿她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临别时,他们又紧紧拥抱,亲吻,又一阵热泪盈眶。这时,雪清的态度却有点反常,她猛然一把推开了周一鸣,对他说:“你走吧,我怕控制不住自己,我太伤心了。过度伤心会出事的。我不送你了,到家后一定要给我发短信啊。”雪清的态度反常,是因为她已经深深地感觉到周已经陷进了一个情感的泥潭,她不能让他陷得太深,她要把他推出来,要他忘记她,她不想造成他终生的痛苦与悔恨。雪清反常的举动令周一鸣也很纳闷:她平时是多么爱他啊,要分别了,她为什么要主动推开他呢?难道她心里真有什么捉摸不透的秘密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