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情之请(求订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苏林的小区到临江那边,不堵车的情况下要走一个小时。 更新最快
到了地方后,苏林让自己在一个地方等自己。
而他则自己一个人找胡大师去了。
按照赵满江所说的位置,苏林很快找到胡大师的住处,是一处小别院,别院是翻新过的,但仍旧有种古朴的韵味存在。
院子里面有种着一棵枣树,树下摆有一张石桌和四张石椅。
一个身形消瘦的老人,正在拿着一把扫把在扫着地上的树叶,整个人的气质不错,精神劲头很足。
苏林站在外门,等了一下后,这才喊道。
“您好,大爷。”
老人停下了扫地的动作,看向门外……
是胡大师。
当看到老人的面容时,苏林确定了这个扫地的就是胡大师。
他之前有在网上看过对方的照片,所以记得清清楚楚。
“您是胡天林胡大师吧?”
“我是胡天林,你是?”老人疑惑地看着苏林,不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认识自己。
“胡大师您好,我是中海地区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苏三。”苏林急忙拿出了口袋的牌子,挂在了脖子上,表明自己的身份。
果然……他这么一说,胡天林没有怀疑他的身份。
毕竟谁会闲的蛋疼去假冒一个记者来找他啊,他就是个糟老头而已,又不是大明星。
等苏林表明身份后,老人又自顾自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继续扫地。
苏林看到老人没有搭理自己,心里有点尴尬。
不过他来这之前,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倒也不会气馁。
“胡大师您好,这次我来这里,是专门来采访您的,想给您做一个专题报道。”苏林继续说道。
对于这种老民间艺术家,金钱那种东西已经很难打动他,所以他只能从其他方面入手。采访对方,就是他想到最好接触对方的办法了。
“我有什么好采访的,你还是回去吧。”老人回应了苏林,但并没有看他,而是继续扫地。
不过……他的语气,明显有些心动的样子。
“胡大师,我看过五年前关于您的一篇报道采访,觉得很有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科技在不断地进步,越来越多的民间技艺将会消失在时光的长河中。”
“这样珍贵的技艺如果就这么消失了,同为华夏人,我不愿意见到这样的画面,我相信您也一样。”
“为此,我只想把这珍贵的片段,留存下来。未来如果后辈子孙想要了解这段历史,就能从这些东西中找到。”
苏林有备而来,岂会这么快就被赶走。
他朗声说道,说得很有道理。
当苏林说完这话,老人的动作停止了,没有在扫地,就站在原地不动。
一秒。
两秒。
……
足足过去了一分钟,对方这才回过了神。
他把朝着墙边走去,然后把手里的扫帚竖着放在墙边,然后走了回来。
他看向苏林。
“你说你是哪的?”
“中海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苏三。”苏林再次重新做了个自我介绍。
“哦。”老人点头。
“胡大师,我们这边想给你做个专题采访,不知道您什么时候有空。”苏林一看,顿时心中暗道一句,有戏。
“跟我进屋来吧。”老人转身朝着屋里走去。
苏林跟在了他的身后,心里稍微呼出一口气。

第一阶段的计划,暂时算是成功了,成功与老人接触。
跟着老人进屋,无力没有奢华的装饰,很简单,很整洁,墙上挂着一些照片。
当苏林的目光看到这些照片的时候,心中一凝,非常震惊。
这……这些都是他才网上没有找到的信息,墙上挂着的照片,就是曾经找老人制作过旗袍的名人,各行各业的都有。全都穿着旗袍,或者独自的照片,或是跟着老人合照的照片。
太珍贵了。
苏林这种业外人士,都差点忍不住要拿起相机来拍照。
犹豫了一下后,他还是询问了一下老人,“胡大师,我能给这里拍几张照片吗?”
老人倒没在意,“随便拍吧,不是什么隐秘。”
苏林点头,拿起自己的相机,对着墙上拍了很多张照片,把墙上挂着的照片都囊括进去。
拍完了照片后,苏林才走了过来,站在老人的旁边。
老人给苏林倒了一杯水过来。
苏林道了声谢谢后,他把趁这个时间把摄像机给架了起来,准备录制等会的采访画面。
原本只是打算随便蒙混过关的,但是在见到了老人之后,苏林改了主意。
他打算给老人做一次认真的采访。
虽然他不是专业的记者,只是假冒的,但是他想用心地做好这次的采访,保留这最美好的记忆。
“胡大师您好,我是中海广播电视台的记者苏三,今天由我来给您做一个专题采访,您是制作旗袍的大师,在您的一生中……”
“……”
采访在进行中。
虽然有些地方表现得差强人意,但是苏林已经在用心地做着这次的采访。
他不想为了任务,而让自己有遗憾。
采访进行了快两个多小时,苏林听着老人说着他的经历,从最初当学徒时候讲起……
这就是大师的一生的经历。
没有其他东西,在他的眼里,在他的一生中,只有旗袍。
苏林在心里由衷地尊敬老人。
这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大师。
匠人老去,匠心不死。
“胡大师,谢谢您今天配合我的采访。”
“不客气,我还要谢谢你,我只希望今天采访的内容,可以留给以后的子孙后辈,可以让他们看到这些东西。或许等未来的某天,不再有我这也的传统裁缝时,他们可以看到有这段历史。”老人说道。
“会的。”苏林点头。
“谢谢。”老人很开心,离他不远的苏林能明显地感觉到。
苏林小心翼翼地收起了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料,以后都要珍藏起来。他已经决定了,等自己有空闲时间的时候,自己投资建造一个民间技艺的博物馆,就叫做民间技艺博物馆,专门收录这些已经消失,或者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
在他收拾好东西后,苏林犹豫了一下。
最后还是决定试问一下,“胡大师,不知道您现在还制作旗袍吗?”
老人看向苏林,沉吟道,“自从两年前退休到现在,我还制作过两件旗袍,都是老朋友了,所以也就给她们做了。”
苏林内心纠结了很久,最后还是咬了下牙问道,“胡大师,我这边有个不情之请。”
“我想请您帮我……老婆制作一件旗袍。”苏林原本想说自己的,但最后还是改口了,改成了我老婆。
有些秘密,他只能一直埋藏在心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