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应重视预备役防空部队的建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网络上关于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动武的话题又被炒得沸沸扬扬,一片地喊打喊杀之声,真像有那么回事似的。不过,我个人的研判仍然是:如果仅仅依靠武力,近两年内中国都不会对台动武的;但“在**的武力胁迫下”,如果是台湾自己内部出现了动乱,导致台海局势失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我研判台海暂时无战事的理由其实很简单,是纯技术角度的,不带任何感**彩。虽然近一年多以来,解放军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对部队进行换装,更新了许多新式的装备,但总体的质量还是不够的。因为底子太薄了,一下子是补不上来的。想一想吧,譬如一辆T83III型的单价是多少钱吧(75万美元)?一辆T99坦克的单价是多少(据说是1600万人民币)?换装一个坦克团那就得多少亿人民币啊?换装一个师又得多少钱?作为一个民间人士我不可能知道得很准确,很详细,但我想那数目一定是惊人的。而且旧装备的处理也是很棘手难题。所以新闻媒介中曝光的换装部队应该只是某些重点的王牌师团而已,并没有在全军全面地普及开来,这些王牌师也不会是全部换装。并非别的什么原因,只因为缺钱。而且,部队换装之后,要形成战斗力还需要一个从认识、了解、磨合、熟练到灵活运用的漫长周期。
解放军同时还将对军服军装进行换装,投入的资金也是不是小数目,这一举措应该与即将开始的奥运会有一定的关联,按照中国人的思维办事模式是最喜欢玩这种形象,门面工程的。如果近期内还有什么重大的军事动作,那么这种对军仪、军装的投入是不合时宜的(如果用来作为迷惑台湾的策略的一部分,那可另当别论,不过,这种可能性是很小的)。显然结论就是,解放军的高层并没有在近期内对台动武的打算。

既然暂时没有开战的想法,我觉得我们的军队建设比较务实一点的做法就是继续稳步地推进军队装备、观念和战术等软硬件的升级换代。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今天配备的武器也许不用几年又过时了。
我们还应组建强大而实效的预备兵军团。预备役部队是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它不是养老院,而是为未来战争储备人才和积蓄力量。国外发达国家预备役与正规军是一体化的,他们要求预备役部队要承担百分之七十以上战斗支援和战斗勤务支援任务。尤其美国,甚至把海外出兵、维和等任务分摊给了预备役部队执行,预备役部队就是一支跟现役部队一样的战斗部队。
而我军在预备役部队的建设方面,虽然是个局外人,但我个人感觉侧重点有些不太符合时代的要求。我军高层比较重视的是预备役师(或团)什么班子的稳定,能够从地方得到多大的支援,又组建了多少多少个师等等,甚至大量存在一些从来没有拿过枪的非职业军人(如市长、市委书记兼任预备役副师长、参谋长等例子)兼职预备役领导,形式主义和政治性太强,而忽略了预备役部队的军事专业性和实用性。
从正规部队下来的军官、技术士官退役转业,除了转到地方从事公安、司法、保卫等工作外,应更多地考虑留住这些技术尖子,转入到预备役部队,让人才继续发挥作用。尤其是防空高炮部队、军事通讯指挥、防化、特种兵、第二炮兵(导弹)、机械维修、军用车辆驾驶、火炮操控等特长行业的军官和士官。
考量到台海冲突中,可能会出现的美国的武装干涉,我们还应该重点加强对国土防空力量的投入,组建一批科技含量比较高,而且分布广泛的高射炮群和防空导弹网(这里面又有一个资金投入的问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