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 登虎洞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8月16日
环城皆是山,县城之东有虎洞山,是城外最高峰。
那时,我们骑车而至,曲折而上,来到山门。观古庙,听鸟鸣。山风阵阵,凉风习习。不觉精神一震,笑逐颜开。
深林之处,几座古老庵堂,隐藏其中,尽显古朴天然。庵堂大门上头刻有“广德庵”三字,字迹模糊,年代远久。不知建于何时,旧墙老瓦,古色古香。听说以前有老尼居住,今荒凉无人,四周静谧无声。
我们或是倚靠在古朴的树根上,或是坐在墨黑的石板上,时而高谈阔论,时而闭目沉思。悠悠凉风中,感受思古之幽情。
山中树木森森,巨石千奇百怪,长长的藤条盘绕其上。大石之下冒出一股山泉水,清澈冰凉,甘甜可口。顺着石壁而流,叮当而响。
虎洞山,顾名思义,老虎住的山洞。远古时代,老虎占山为王,今仅存遗迹。想当时,夜听猛虎长啸,何等**滂湃。绝世之音,今人无福闻之。
与友攀登而上,清风拂面,清爽怡人。一条小径隐没其中,许多处,无路可行,只能拉紧垂下坚固的藤条借力而上。山道多变,时而向北而行,时而望南前进。很多时候,道路难辨,摸索上爬。正是林密行人少山崎险情多。只有我们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才会登此崎岖之山。
虽是炎夏时节,然而林深风凉,汗渍难留。走得累了,倚山驻足,俯视脚下,几处嶙峋怪石突兀伫立。而悬崖陡峭,让人惊心动魄。山下树林茂密幽深,处处翠绿。山风过处,松涛之声阵阵。极目远眺河城,整个县城尽收眼底,犹在足下。更远处,群山叠翠,绵连不绝,环绕山城。天际之间,云雾迷蒙,不见尽头。头上青天万里,白云悠悠。顿觉天地广阔无边,心胸舒畅,激起万丈豪情。对着天空,与友尽力狂呼乱叫,怪声远传,回音遥遥。登山若此,不亦快哉。

仰望峰顶,似乎就在眼前。顿生征服雄心,整装而发,奋力向上。其实环山而上,路途还远,还要除荆寻道,更加难行。
一时之间,呼朋唤友,你追我赶,直上山顶。前头者,欢呼即将胜利;后来者,不甘落后,奋勇争先。只听见山风在耳边呼呼而响,感觉到心跳加速,兴奋莫名。各寻一路,攀岩而上,差不多同时到达山顶。
山顶却是开阔平坦,树木稀疏。阵阵的凉风吹拂着快乐的心境,一时间,忘却了几多烦恼,减掉了生活多少压力。我终于理解了和尚、道士们为什么喜欢高山深林了,那会远离凡俗,无欲无求,与世无争。
夕阳西下,朦胧的县城被群山包围,若大的古城就像一个小村落。天地是那样的茫茫,在这个世上,我们将身在何处,又将走向何方,哪里是我们快乐的地方?征服的快感悄然褪去,几多感悟,油然而生。苍凉之感,扑面而来。
友人说,登此山若不能成为哲人,也可成为诗人。诚哉斯言。
山顶风大,恐高,不可久留,我们尽兴而下。正是上山不易下山不难,脚步不觉加快而下。至半山腰才缓缓而行,饱赏山中景色。只见夕阳余晖的映衬下,绿色的树林披上一层金色的轻纱。近处,一簇簇繁花绿草,点缀其间;看四周,一片片翠绿的树林,高高低低,无边无际。山里清静神秘,时闻鸟鸣,清脆动听。侧耳静听,深林幽处,此起彼落,遥遥呼应,不知响在何处。
重回古庵,有道是:老尼不知何处去,空留古庵听山风。
来到山下,回望高山,深林,古庵。正是:看不尽巍峨虎洞山,享不完清凉广德庵。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