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信仰崇高和壮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情报站,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进行活动的。
它既是地下党组织的耳目,又是敌人特务重点侦查的对象。
如果稍微有不注意的候时,哪怕是小小的失误,都会暴露自己,有不可挽回的危险,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因此,情报站需要的是既忠实可靠,又要善于经营和管理的人。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情报站,它担负着与上级联系,保证接待来来往往的地下党同志的安全,保证情报转递的畅通无阻,保证党组织活动经费的筹集,保证物资物品运送等方面的重要任务。
它还要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敌人的侦探和搜捕,做好生意,筹措经费,坚持工作。
作为一个深入虎**的情报人员,首先要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
一个人有两个生命,一个生理上的生命,一个政治上的生命。
时刻准备献出生理生命的情报人员,往往更加重视政治生命的纯洁。
情报工作的特点就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这就使得情报人员容易面目不清。
冒死对敌,取得辉煌成绩却不能宣扬。
胜利之后,却因自己人误解而危及政治生命!
这就是多少情报人员的悲剧命运。
情报人员的人格魅力也在这里。
她是一个刻苦耐劳,诚实可靠,头脑灵活而又善于交际的人,是地下党的主要成员,他负责情报站的工作。
以店员的身份隐藏在站里。
情报站的联络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一般都以单线联系的方法与上级联系。
有一次,一个大个子,来到小吃店里喝粥,他大声地对伙计说:“要一碗鱼粥,只放芫荽,不放葱花。”
林玉娇听到以后,明白有人来联络了,因为“只,不!”
是他们约定的暗号之一。
他迎上前去,重复地说了一遍:“要一碗鱼粥,只放芫荽,不放葱花。”
两个人对上了暗号。
大个子吃完粥后,把钱叠成三角形付给了林玉娇,这说明钱里有情报。
形势不好,地下党组织由于叛徒的出卖,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几个没有暴露同志也同时被捕,可当时店也需要钱周转,她只好自己筹钱,还想办法派人与交通站联系,得到了交通站的大力支持。
他们一分一厘地凑,一点一滴地借,终于凑足了1800元伪币,把几位同志分成二批营救了出来。
二.
他站在一片翠绿掩映的树丛中。
正是上午点钟的时候,绿叶在阳光下发亮,浓郁得像飘在天空的云。
他似乎就站在云朵上。
“多英俊呵!”
那些一同靠近他的人,发出这样感叹。

在高高的井冈山上,微笑着向朱德招手,朱德在快走近的时候,抢先几步,也加快了脚步,早早把手伸过去。
两位巨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他们使劲摇晃着对方的手臂,那么热烈,深情。
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事件—井冈山大会师。
在荒无人迹的山岭,度过了人生最寂寞,最苦难而又受到死亡威胁的日日夜夜。
终于熬到了温暖的春天,洞口边,一棵野草发出嫩芽。
他多么渴望生命的延续,甚至听到了山冈上疾走的脚步声。
可是,日益加重的伤势,彻底吞噬了他原先健康的肌体。
有谁知道支撑度过艰难岁月的是什么?
可能是信念吧!
人不能没有信仰。
而信仰又以国家,民族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崇高。
以崇高信仰为支撑的信念,是任何力量也摧毁不了的。
秋收暴动部队在起义中第一次公开响亮地打出了人民武装的旗号—“工农革命军”。
与此同时,党在各地也先后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进入了人民军队的初创时期。
但此时各地革命武装的名称却较为混乱,称谓不一。
后来又在湖北地区领导发动了数万人参加的黄麻起义,起义部队当时统称为“农民自卫军”。
起义当天,经过激战一举攻克敌人盘踞的黄安县城,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
第二天清晨,原国民党县衙门前挂起了绣有镰刀,铁锤的红旗。
当地著名书法家吴兰阶情不自禁地挥毫疾书,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县衙的大门上,上书:“痛恨绿林兵,假称青天白日,黑暗沉沉埋赤子。
光复黄安城,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
此联一出,很快在当地引起反响和传诵。
于是,人民群众便把所有的农民自卫军称为“红军”,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次喊出“红军”的称号。
同年,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发动了震撼国内外的广州起义。
起义领导机关在发布的《红旗号外》中宣布组织“工农红军”,并公布了工农红军领导人名单,参加起义的工农兵在起义爆发的当天就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
那红色的光芒,不但有壮烈和牺牲,也有崇高和壮美,还有人性中的坚定与温柔,它凝聚了人类最精粹的美德和精神。
虽然起义不久便遭到了失败,但“工农红军”的响亮名称却在全国不胫而走。
从此,“红军”的称号在各地的革命武装中开始陆续使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