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不让敌人耀武扬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六朝古都南京,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民国的中心所在,虽然有着重重危机,但依然可以看到勃勃生机。
当时的南京,已经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各条马路上几乎都能看到新开的店铺,为民众提供些新式的生活用品。
那些店铺也赚不了什么大钱,但每天看着店里人来人往的,大家见面招呼很热乎,忙一些也充实啊。
说起来绝对不能跟今天相比,但当时人们总对以后有些盼头。”
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军兵分三路向南京推进。雨花台首当其冲。
12月9日起,日本第6师团在谷寿夫的指挥下,开始猛攻雨花台。
日军头戴钢盔,手持三八枪,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之下,从山脚下杀了上来。
彼时,山上阵地上的中国守军,只有沟堑战壕和有限的武器防备。
9日拂晓,日军先是一阵猛烈的炮击,继以飞机轰炸,扫射,再用坦克掩护两个联队分由西、南两面进攻,以西面523团朱赤阵地为主攻面。
战斗打得异常艰苦。站在今日雨花台的山头之上,满目郁郁葱葱的青草大树,很难想象当年此地竟是血流成河之地。
头一天打退日军进攻之后,朱赤亲赴战壕,组织战士们收集日军留下的武器。11日,日军再次发起猛攻,对雨花台阵地狂轰滥炸,朱赤只剩下一个特务连的士兵,突围无望。他命令士兵把手榴弹的盖子全部打开,捆在阵地前沿,等到日军到阵地前沿时,数百枚手榴弹全部爆炸,日军血肉横飞。
敌人集中炮兵火力猛轰,步兵随即发起冲击,我方以密集的火力向敌猛烈扫射。敌人这天伤亡惨重。
其后,敌人又发射更多的炮弹和烧夷弹,再次猛攻,全营牺牲大半。
罗耀祖营长英勇殉职,老虎洞遂告失守。”
“南京东郊上空的激烈空战,敌我双方的飞机都不少,相互围绕,象飞鸦一样在天空交织盘旋,射击的枪声,历历可闻。”
用炸弹去炸履带,搬棵大树桩去铲坦克的履带,面对日军的坦克,战士们的血肉之躯成了阻挡坦克前进的武器。
有勇敢的士兵不顾机关枪的射击,冒着危险爬上日军坦克,揭开炮筒盖,将手榴弹扔了进去,虽然这样的法子对付坦克很奏效,但战士们生还的几率也非常渺茫。
“他们当时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消灭敌人,决不能让敌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耀武扬威。”
弹尽粮绝。
日军再次进攻,没有遭遇任何抵抗。
他中弹殉国,口袋里还放着结婚照片和一封未寄出的家书。
11日,日军分兵向中华门和光华门进行冲击,情况十分紧急。
守军接着城墙优势,伺敌一入城墙,便上下内外夹击。
一时间,城墙内枪声大作,入城者前进不得,后退不能。冲进的300多日军步兵狼狈万分。就这样,日军在中华门三进三出,横尸累累,亦未得逞。
在现代化的飞机大炮的轰击之下,这座古人诩为“固若金汤”的古城墙变得异常脆弱,未过几日,便已是千疮百孔被踩在日军铁蹄之下。
二.
日军在南京的杀戮越发疯狂,南京几成空城,玉芳全家四处逃散。

在这个刚刚过上安稳日子的大家庭里,悲剧不久再度上演。
“那年四叔才26岁。
那天他刚从外面逃到家,就来了两个鬼子,他赶紧又从后门逃出去了,结果再没回来。后来才知道,那天他一直逃到马群灵山那边,那里有个院子,照壁后面有间房子,里面躲了不少人。
后来他们全都被日本鬼子逼进了池塘里淹死了。
年后,大姑花钱请人去打捞尸体,把别人的尸体捞了好几具上来,还没四叔的。
一直到好几个月以后,才捞到四叔的尸体,已经泡得不成样子了。
家里的女人们大哭一场,拿四块板子钉一下就草草埋掉了。”
烈日下,丛丛芦苇拍打着江水,顺着南京江心洲码头,沿着一条浓密的林阴路一路往下走,很快就到了一个套层的小院落。
四周十分静谧,从门口就能望到屋后绿绿的一畦菜地,屋内摆设简单清爽。他双目炯炯有神,身体硬朗,嗓音洪亮。
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淡绿色衬衣,款式很像军装,右臂上方两道细布条还可以佩戴臂章。16岁参军的他在战场上颠沛流离,那时候,在参加南京保卫战的紧要关头跟自己的亲哥哥在战场上相见,战火之中,兄弟俩只能匆匆分开。
他们没想到,为了抵御外侮,为了保家卫国,那一见竟是他们这一生最后的相逢。
晚上,他们有时趴在草丛中,有时趴在铁道边。
战士们不能合眼,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因为日军仍然不停地骚扰,目的就是不让我方军队得到休息。
“身边的子弹‘飕飕’声不断,冷不丁还会有炮声。”
薛慕峰说。
敌人的炮弹有时候恰恰落在自己身边,眼看着离自己不远处被炸了个大坑。
即便危险如此临近,他们也从来不会站起来跑,因为这样极容易暴露目标,不仅会牺牲自己,而且会连累其他战友。
“那时候不仅是武器和勇气的较量,也是心理的较量。”
薛慕峰说。
南京保卫战中,南京卫戍司令长官为唐生智。
副司令长官为罗卓英,共有军队10余万人,其中包括第2军团(第41,第48师),第66军(第159,第160师),第71军(第87师),第72军(第88师),第74军(第51,第58师),第78军(第36师),第83军(第154,第156师),教导总队(第103,第112师)以及宪兵部队三个团。
南京陷落时,唐生智,罗卓英率卫戍司令部及第36师随同乘船渡江。
按照突围计划,其余中队主力均应从日军正面阵地突围,但多数高级指挥官未服从指挥,甚至放弃部队,造成大批部队涌向江边渡口。
在突围作战中,作为广东地方部队的第66军,第83军主力(欠第83军156师)在军长叶肇,邓龙光指挥下,从正面突破日军阵地,第159师代师长罗策群在激战中阵亡。
两个军被突围过程中被打散,部队各自为战,付出重大损失后分头突出重围。
暗淡的光线中,只有他的烟头在一闪一闪的发光。
陈辉心事如潮涌,充满了别绪离情,那真是肝肠寸断的一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