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斗智斗勇精彩故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
执行一号作战计划,日军第五师团在强渡邕江失败后,今村均调整了攻击目标,水路不成走旱路,在第二十一旅团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的率领下,迂回到南宁东面,开始对南宁市发起攻击,同时及川源七少将率领步兵第九旅团,从南宁西面同时发起攻击。
邕江南岸,第五师团今村均组织了两支敢死队,要再次强渡邕江。
敢死队员们头缠有敢死标志的白色布条,看上去像北海道的渔民。
他们手端歪把子轻机枪,乘着皮划艇,冲向邕江北岸。
那些皮划艇上的敢死队员,一边用机关枪扫射,一边齐声高唱日本军歌:“我们是天皇种下的生命!”
大有刀枪不入的劲头。
邕江南北,双方展开炮战,炮弹在水中激起一个个水柱,在炮弹爆炸声和机关枪的嘶叫声中,第一批乘坐皮划艇的敢死队员葬身邕江,日军强渡又失败了。
此时,日本海军航空兵的战斗轰炸机前来助战,飞机俯冲过北岸中队阵地,投下了成批的炸弹,北岸阵地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顽强的中国守军一三五师,一七O师与敌人反复进行20多回合的英勇抵抗,伤亡十分惨重.残酷的战斗持续到24日上午9时30分,北岸阵地开始动摇了。
在日本海军航空兵再次轰炸完北岸阵地后,日本步兵第二十一联队第四中队在中队长新田宽一郎的带领下,首先爬上邕江北岸。
日军步兵端着机关枪疯狂地将阵地撕开了一道口子,一举突破南宁防线。
彻底溃败了,日本部队从北,西,东南三面攻入市区,而城内的防守部队,同日本步兵进行了激烈的浴血巷战。
10时30分,日军攻占了中国南宁守军韦云淞司令部大楼。
东洋人的钢盔闪着灰暗的寒光,疮痍满目的街道上,端着刺刀的日本士兵“嗷嗷”吼叫着搜索推进。
不久,第五师团主力进入了南宁市,对韦云淞的守军进行了最后的残杀。
然后又分成两部分,一部追击退走的中队,并占领南宁城外高地,另一部在城内清扫战场,搜捕没来及逃出城的散兵和伤号。
“昆仑关不能再丢了,在321高地及其左面一带高地,发现了日军的一个联队。
陈辉将军决心啃掉这个硬骨头,遂下达了作战命令并组建敢死队。”
“敢死队的官兵都从营,连挑选,个个身材高大,武艺高强。
他们杀得日本鬼子嚎叫逃窜,尸陈山野。
经过反复争夺,321高地终为陈辉将军部队占领。
这是昆仑关战役中他们从敌人手中夺回来的第一个制高点。
二.
陈辉的部队骄横,打仗攻击精神比较顽强。
他善于集中使用兵力,先以集中炮火打敌阵地一点,然后掩护步兵攻击,而且善于使用小型特种突击部队,以锥形渗入敌侧背,错乱敌部署,但不善于近战。

官兵素质在军中算是比较好的,部队中有文化占很多,军官,士兵甚至马夫都经过严格战斗标准训练,战术指挥及技术动作均较正规熟练。
装备精良,补给充足,两淮战后,该敌伤亡惨重,敢于大胆缩编建制,也不顾兵员缺额。
其官兵对陈甚为忠诚,且骄横自大。
对付日寇,陈辉也改变了防御战术,采取“大纵深的弹性防御”,其特点就是主要加强本阵地周围的移动警戒,通常以一个前哨连游动不定,迷惑对手,使之扑空,一经接触即迅速后撤。
与之相应,其村落防御的重点不在村外而在村内,又以村中心为核心,沿街构筑无数地堡,核心阵地外围鹿砦多至3层,不仅障碍进攻,更主要的是诱使冲锋部队进至鹿砦前沿后实行突然的火力杀伤。攻击得猛时,全部收回去,在攻击无效或攻击乏力时,一下又反弹回来。
对付这种防御,突破村沿只是战斗的开始,这与一般部队作战有本质不同,即突破村沿强固工事即基本获胜有很大的区别。
在这次战斗中,陈辉的师参谋长蒙兰田在敌炮火袭击中壮烈牺牲。”
“战况紧急,他将敢死队全体队员编成了一支特殊战斗部队,驰援昆仑关侧翼。
日军派遣150架战斗机向阵地狂轰滥炸。
他们充分利用昆仑关的地形,伪装隐蔽。
当敌机低飞至离地面二三百米的高度时,他们的轻,重机枪一齐突然向敌机猛烈射击,密集的火舌吐向空中,迫使敌机掉头狼狈逃窜。”
昆仑关之战,双方都进行得非常艰苦,但是在那些“硬碰硬”的背后还有很多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
在昆仑关战役进入相持阶段时,作战司令部命令陈辉部限期交送日军活的战俘,以掌握确切情报,为此他们伤透脑筋。
“有一天,突然发现在录龙岭一线敌阵地前沿有猪仔的叫声。
在战场上这是很奇怪的事,他们猜测这可能是鬼子的一个陷阱,于是派出侦察员,结果发现有只猪仔被绑在一棵椿树上,猪身旁有一根系着绳子的木棒,鬼子兵一拉绳,木棒就敲打在猪仔身上,猪仔便叫了起来。
如果打得重,猪仔就狂叫不止。”
“这是鬼子利用猪仔来引诱的诡计,想趁机活捉陈辉的士兵。
根据这个情况,阵地指挥员立刻组织了一个加强排,分散迂回,悄悄接近敌兵,活捉了躲在树丛中的鬼子兵,取得了军队所需的情报。”
经过18天的激战,至12月31日,日军被迫从昆仑关全面退却,战役胜利结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