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育才工程(2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育才工程(21-26)
“谢谢阿爸者,文富想撒尿也,尿在河里行不行乎哉?”张文富现场发挥,把个三敬乐得几乎合不拢嘴:“天才!不愧我张三敬的儿子!”
21
帖木儿之名是由西方人传到中国的,原名帖木里兰克,意思是“瘸子帖木”。最初叫“帖木”的意思是“铁”,十几岁时,帖木儿作战中受了箭伤,使他瘸了一条腿,此后人们称呼他为“贴木里兰克”,但由于西方人发音的讹误,这帖木儿反而正式成了官称,载入了正史。
帖木儿一生灭国无数,杀了多少人估计连他自己也未必知道,曾创下过好多世界纪录,至今无人能超越:
曾指挥士兵将人头装入炮筒,发射给敌人,用来威慑阿拉伯人;
曾把大约3万妇孺及其他难民赶进了一座清真寺里,堵住所有出口,然后纵火将他们全部烧死;
曾为了兑现自己许下的――“不让一座投降的城池的人民流血”的诺言,把四千降兵活埋、所有成年百姓不是被勒死,就是被淹死,做到了杀光全城不流血;
曾砍下2万居民的人头堆成了几座高5米,底部宽3米的金字塔,头颅的面部全部朝外,蔚为壮观!
帖木儿大汗其实并不缺儿子,但现在的儿子沙鲁哈实在不能让大汗满意――达不到老子对接班人残忍的要求,只会料理内政,不长于对外征伐,怎配接任下一代大汗?
决心重新培养一个能杀光天下不手软的好苗子,小王子琪都的出世给了他“杀人自有后来人”之伟大希望,但现在希望缥缈了,儿子被卖到了遥远的中国!且不说从今能否再重聚接班,没有帖木儿自己的言传身教,就是今后找得回来,会被那懦弱的中国人给教导成什么样子?
天下之事,莫过以此为大,中国虽偏僻,毕竟是龙兴之源,早就有心靖边于东海之滨,现在苍天开始逼他东征了!帖木儿虽然年将七十,却深信自己能万年不朽,东征中国义无反顾!收复祖业寻亲子,啥叫一箭双雕?就是说的眼下这支射向中国的巨箭!
百万铁骑向东方!
中国对参军当兵有句俗话,叫做吃粮当兵。也就是说当兵是为了吃饭、拿军饷,可是这俗话到了蒙古人这儿就行不通了,人家蒙古大汗招兵最划算,当他的兵要反过来向上交钱或东西,至于交多少,那就要看你的军衔高低了,总起来说就是官越大上缴就越多。

上面么,只给政策,允许你抢劫!不过要军官们也必须完成上级的创收任务,不然你这个官就会坐不稳,有时候上头布置的上缴任务可不只是钱财什么的,精壮战俘、美女奴隶也是创收项目,竟然还严令下面上缴过人头,有时候人头收获不那么丰厚,下面就不得不去市场去买了,你还别不信,当时就是出现过人头市场,据史载,一颗新鲜点的人头竟涨价到过二十枚金币之多,比今天的猪肉、猪头贵多了!
所以,帖木儿的大军虽多,却不用辎重,就连炊事班也是各人随身带着――大多士兵都是双骑或三骑,其中必有一匹产奶的母马,这就是蒙古士兵的食品与饮料活动仓库,部队开饭就根本不用点火冒烟!蒙古人的部队之所以行动迅速,估计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是苍天在照顾这些烧杀抢掠的专业户?
事情看来还不是这样,帖木儿率大军东征中国,数万里行程刚开始起步不久,大军来到锡尔河畔,帖木儿突然身染重病,治救不及,竟然驾崩于军中,东征的军事行动也就自然中止。
据说帖木儿临烟气手指东方,口中喃喃:“中国……琪都……中国……”
本来就对这次远征不以为然的长子沙鲁哈继承了帖木儿的大汗宝座,立即回师撒马尔罕,从此安心于内政的治理,帖木儿帝国反而由此开始走向了繁荣的一页。
不过也兴许是苍天照顾帖木儿这旷古杀人恶魔,以当时的军事水平估计,在朱棣刚从内战中历练出来的大明精兵手里,帖木儿也未必能讨得便宜,与其殇命于战阵,何如安然辞世于营帐?
最起码朱棣是肯定欢迎帖木儿的到来,这样一下便能把他从篡位的谣言中解脱出来!内部有了解不开的疙瘩时,挑起对外战争是最有效的法宝,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