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育才工程(2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3
历来有句老话: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
这的确是人们从实践中得来的真知,那突然暴富的李忠就是没福享受的人,不但李忠如此,就连他那苦命的妻子也是这种命运。
才做了张员外的管家婆不久,一身病就全来了,从前李忠常年在外,家中全靠她一个女人操持,水田家务一担挑,身体啥事没有,这突然被丈夫接到了张员外的后院,浑身都开始不自在起来。
指挥女佣们照应张员外的家务?说老实话,李妻没有那个能耐,一个一辈子只会管自己的女人,是根本不可能会管别人的。那李妻也就只能清闲享福了,只可惜凡是心力操劳惯了的人乍一清闲,几乎没有能受得了的,就是现在一些部门的头头,年龄到点退休之后,也几乎没有不成为医院常客的。
而李妻得病以后可就没有现在头头们这种条件了,也就只能请个郎中把把脉、扎扎针、扳扳罐子,再熬上几副中草药,张员外及其李忠也就算尽心了,李妻竟然在入住张宅之后,不到一年即病故。
李忠悲痛之余,身子骨竟然也受不了了,也怪了:常年在外跑腿,风餐露宿反倒身体倍棒、吃饭喷香,一闲暇的做起了张家的二老板,竟然连连失眠,每天不枕着那五百两黄金根本别想合眼,后来干脆枕着金子睡觉也不顶用了,一合眼就感觉有人在偷换他的黄金,还经常在梦里听到孩子的哭声!
白天吃饭也不香了,不能替别人跑生意,李忠简直不知道自己活着还有什么用处!但张员外已经结束了所有西域的生意,每年自己茶山的收获不出家门便被老客户订购个精光,李忠实在是英雄没有了用武之地。
吃不好、睡不好、张三敬的家他也自然管不好,所幸张员外对他极其恩厚,并不在乎李忠吃这碗闲饭,可是,越是这样李忠越是心里不安,竟至思虑重重,人渐消瘦,医药针灸全无作用,终于一病不起,五百两黄金一直到他咽气都枕在脑后。

不过临死时却突然清醒,叫过众人,当众留给了他的亲外甥――张文富,时年文富年方三岁,那黄金的威力对于文富来说还只限于是一堆拿不动的玩具。
李忠交代完黄金后事便只说了一句话:“没钱真好啊!”――带着满意的神情合上了眼睛。
张三敬极为悲痛,让自己还不懂事的儿子为舅舅戴了重孝,摔盆打幡都专门安排伙计帮着文富亲自动手做了,把个文富拾弄的哇哇大哭,丧礼上的宾客也就无不夸赞娃娃懂事,对自己的娘舅去世多么哀痛!
悲痛过后的张员外心里更踏实了:现在文富成了绝对的张家独苗。看来好人自有好报――不过李忠夫妇一生也没做过什么坏事呀,是否辛苦命的人只能一生辛苦?
这位因提前懂事而闻名余杭的神童张文富,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生活阶段:乔司首富张员外家的独苗少爷,实实不亚于小皇帝幼年,在家中很快上升到了一把手的地位,就是张嘴要那水中的月亮,也会马上有人下水去捞的。
俗话说,娇养无义子,鞭下出孝郎。文富这种样子将来如何能继承三敬之大业?张三敬走南闯北风霜一生,焉能不明白这种浅见的道理?便有意观察这上天送给的儿子有何特长,决心不惜全部家产与余生的精力加以培养――后人能成材,才是最大的财富。
可也怪,文富自小身体便较同龄孩子健壮,生得方面大耳,宽额高鼻,几乎是百病不生,只有一个爱好:打架!而且是偏与比自己年龄大的孩子较量,挨了揍也从来不带哭一声的,转眼间照打不误,简直乐此不疲。
这下张员外犯难了:难道张家要出个武将不成?现在三敬的爱好是名人字画、圣贤诗书呀。
张三敬决心强力改变儿子的爱好,一定要使张家出个真正的读书人,将来张家也就能迈进诗书世家的行列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