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足老师大难不死有后福(6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一章:失足老师大难不死有后福(61)
周伍顿时想起了令自己羞煞悔煞的艳遇,又不知自己的“花事”是否已经为这位近亲所知,立时满面通红,死志更盛,心中只欲找个地缝钻将进去,可惜这是在船舱之内,下面肯定是河水,老先生如今却刚饮饱又吐出,不想再喝了。
61
大明的财富来自何处?江南。
实际上江南的鱼米之乡不仅承担着全国大半税赋,就连京津地区的吃粮也是要靠江南供应,隋朝时开挖的京杭大运河,其实并不是专为皇帝杨广巡游江南,而是为了解决江南粮、盐北运这一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从大运河通航之后,就成了一条纵贯华夏南北的国家经济大动脉。
滔滔的运河水不仅支撑着京城繁华,而且养育着无数江南苏淮的工商士民,从事粮米、盐业的行商们也一个个成了显赫一方的巨富,江苏高邮的盐商金有余便是其中一员。
金有余人不愧其名,不仅在苏南、北京都有自己的盐行――当然是打着官盐的招牌――甚至有余钱造了数艘大型盐船,实现了产、运、销一条龙作业,在自运粗盐的同时,还招揽着不少粮盐商户,仅每年运费之收入,便超过了自己的商盐在路途的开支,金有余从此更加有余金明暗进贡大明盐吏,生意做的可算是既红火又保险!

这天,在金老板自己的一只特大的运盐船上,布置考究的船舱内,盐商们吃酒、闲谈:
“这一趟进京要送多少份礼?”
“户部十来份、盐政上下也有七八份,还有其他……至少要准备二十份重礼。”
“这要花几万两银子啊?”
“拿出一半送礼,买一个平安发财就够了,咱们还落一半呢。”
金老板好像突然对银子不那么感兴趣了,借酒感叹:“钱多有什么用?没听说乔司的张三敬吗?做那么大生意:丝绸、茶叶、木材、玉石——哪样不是赚大钱的路子?一把火烧了个净光!撇下九岁的儿子连个住处都没有。”
大家一齐住杯,有一搭船的盐商插话:“听说他家在外地还有商号?”
金有余叹了口气:“孩子那么小,商号还不便宜了外人?再说,远水也解不了近渴。那天我见他沿街讨饭,给了他两串钱,又能撑几天?”
“可怜!可怜!”
就在众盐商们感叹惋惜之际,就像有了连锁反映,舱外甲板上也响起一片响应:“可怜,可怜……”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