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于谦与他的北京保卫战(71)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71
已经视北京为囊中之物的也先在率部攻占了卢沟桥之后心花怒放,以为此时的北京守军必然会依城死守,自己则顺势围困北京,如此破城便只不过是个时间问题,瓮中捉鳖的态势一旦形成,那明廷最大的可能性就只能是缴械投降了。
突然发觉了势头不对:这时的明朝军队竟然看样子全部驻扎在了城外,数量庞大,列阵齐整,难道大明换了一支部队?
明朝的部队当然换了,之前的御驾亲征几乎被英宗带走了全部精锐,此时驻守城外的是于谦仓促间新组建的部队,大部士兵都是新兵蛋子,没有经过战阵,就连布阵列队都几乎是前几天突击训练才勉强像个样子,这种部队如果布置在城头,兴许还有些战力,却如何能放弃固守坚城,列在城外对付瓦剌人擅长的野战?
莫非那兵部尚书于谦书生出身不懂军事?也先疑惑之下,心中暗替明朝叹息:如此花花江山,怎么就会置于这等笨蛋手中糟蹋?看来是苍天要让中华易主了!
但指挥作战极有天赋的也先用兵却不莽撞,传令前军暂时莫与明军交锋,一来等待主力集结对北京城外的明军给予致命一击,二来准备实施那明朝太监喜宁所献的釜底抽薪之计:诱捕明朝现在军政的头头,让大明守军指挥系统陷入混乱,如此攻破北京将轻而易举。

本来就是鞑靼人的太监喜宁向也先献计:让明廷派出高级使团来见英宗皇帝,来瓦剌军营谈判瓦剌回军并释放英宗的具体条件,使者一到便全部扣押,如此明军突丧重臣,必然仓皇不知如何应付,我军则趁机攻城,当可必克!
这大明内奸如此奸诈凶恶,北京城内的于谦如何应对?而且为什么于谦舍弃高大的北京城不守,反而以自己相对来说等于乌合之众的弱旅在野外对阵于瓦剌人的蒙古铁骑呢?
北京城的保卫战,实际上是汉虏双方一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文武全才的于谦眼下采取的措施,实际上是一个经过千锤百炼的作战方案!
大明之国运民生,系此一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