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军统电监科(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全面进攻”遭到一次次失败后,根据蒋介石的指令,国防部二厅、保密局开始加强对国统区各大城市尤其是北平、南京、上海三城市的地下党秘密电台的侦测、破坏。1948年4月,由保密局长毛人凤牵头,成立了有国防部二厅和保密局电讯专家、特务组成的“中央电讯监察科”。
其中在上海设立的“上海地区电讯监督侦测科”,简称“上海电监科”,是敌人专门侦查和破坏我地下秘密电台的机关。他们先对所有的电台进行登记,在发现有一个电台不是他们登记中的时间和波长的时候,就开始对这个电台进行跟踪监测,直到最后把它找出来。
“上海电监科”配备了从美国进口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无线电侦测仪器,由专家制订了破坏计划,由特务昼夜不停地进行监听侦测。
这个上海市委的地下电台,敌人已经发现很久了,但是由于电台的报务员十分机警,业务熟练,收发报迅速,所以敌人一直没有能够测到他的准确方位。随着解放的临近,他发报的业务量不断增加,敌人已经掌握了更多线索。但是,敌人仍然没有找到他的具体方位。
可是,今天叛变的区组织部长,突然向敌人提到,曾经有人提到过在一个地方有地下党的电台,虽然由于组织纪律,他不知道电台的具体方位,但是他毕竟已经知道那个电台的大概位置。这样,敌人就极大地接近了这个电台。就在这天晚上,就在这部电台又开始工作的时候,特务们带着美制电台测向仪,来到了地下党秘密电台的门外。
为了进行掩护,这部地下党的秘密电台挑选了一个周围人家比较干净,没有什么在敌人各种组织工作的邻居的弄堂住下。而他又采取了更进一步的安全措施,他租的这所房子也不小,有几个房间,他又是在最靠上边的阁楼里边发报的,所以敌人一时没有弄开他的房门。
特务们用力敲门,在里边没有回应的情况下,开始用力撞门。
报务员在敌人“隆隆”的撞门声中,镇静地向解放军发出危险信号,通知上级,自己已经遭遇了不测,向同志们告别。
就在这时,房门“轰隆”一声倒下了,特务们冲进了外边的房间。
报务员摔掉耳机,抱起桌子上边的几份电报稿,跳上桌子,从阁楼的老虎窗上了屋顶,躲藏到邻居屋顶的老虎窗后面。老虎窗是当地房子专门修的一种与屋顶相通的天窗,从房顶支出去,象小房子一样,开得很大,平时就是为了通风采光方便,能够到屋顶上去晒东西,有人还到房顶上去乘凉。
地下党的报务员借着邻居的老虎窗的掩护,把刚刚收到的电报稿和密码本全点上火。
特务们冲进房间,却没有发现报务员,有的特务说,“已经逃掉了,我们走吧!”,叛徒却跑到桌子前面,伸出头朝外面看了看,喊道:“在上面,快上去追,他跑不远!”

说着,他就上了桌子,朝房顶追上去。
几个特务随后爬了上去,他们很快发现了地下党报务员焚烧电报底稿发出的火光,把那个报务员围了起来。
地下党的报务员朝几个特务看了一眼,又朝楼下看看,突然一纵身,从楼上跳了下去!
特务们愣了半天,慢慢向回走。叛徒却冲到了那堆纸灰旁边,仔细翻动了半天,看到实在没有收获,这才转身回来。
早晨天刚亮,于效飞他们就开车来到接头地点,来取刘部长为他们准备的资料。为了安全,于效飞他们又换了一辆汽车,这次是上海地下党为他们提供的梅塞德斯――奔驰,是一辆黑色方头汽车。
为了安全,于效飞规定,现在他们出门必须是两人同行,这样即使出事,也可以有人能够向自己人发出警报。
方俊宇在汽车里边等着,于效飞来到一家小旅馆里,一个穿着灰布长衫的人早就在前厅等着了,于效飞上前热情地说:“刘兄,这次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见。”
装成商人的刘部长手里拎着一个小手提箱,他笑着说道:“时局这样乱,愚兄也只好去投奔朋友。要是真的有了办法,马上就回来接老弟你。”
于效飞说:“那兄弟送你去车站吧!”说着,自然地把刘部长手里拎着的小手提箱接了过来,两个人一起上了汽车。
方俊宇开动汽车,离开了小旅馆,过了两条街,看到后边没有人跟踪,刘部长一笑:“我就在这儿下吧,今天中午的时候我会把你们的电报送过来,我已经通知了我们的内线,他会把知道的情报送过来,晚上就有消息了。”
于效飞和刘部长握了一下手,打开车门,刘部长下了车。
于效飞看着刘部长提起长衫的前襟,低头匆匆走着,他的身影,慢慢融进了早晨的阳光里,汇进了街头忙碌的人群中。
于效飞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敌人这样疯狂地搜捕,他们还在一刻不停地为解放奔忙。为了建设一个独立富强的新中国,不知道有多少人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方俊宇一边调转车头,拐向工厂区的方向,一边说:“他怎么不坐车呀?坐车多快!”
于效飞大笑起来:“你呀,是这几天跟我在一起呆的,出门就坐车,看把你狂的!通常的人那里有汽车呀!再说,刘部长去的很多地方可能根本不能坐车,汽车太容易被跟踪了。如果不是咱们这次的行动受到时间的限制太厉害,我也不会每次出门都开汽车出来的。”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刘部长派去和电台联络的交通员已经走进了那个刚刚自杀的秘密电台报务员的弄堂。他看了一下,弄堂里边没有一个人,楼上那个报务员的窗户那儿没有摆放报警信号。
交通员快步上了楼梯,敲开了房门,迎接他的,是两支枪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