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鱼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57鱼粉
“轰隆隆….咣唧唧…”电机与鼓风机以及机械的传动发出的噪声响彻不停,两个人面对面说话都得用喊,蒸汽弥散为雾霭,使得在四月初,人就没法穿住衣服,只能赤膊,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那种间杂着鱼腐臭腥味,发酵的酸味,还有霉变的粮食蒸熟后香臭相间的怪味…
这样的环境任何人都难以忍受,可是陈键锋和李烛尘以及沈俊发在里面足足呆了一个多钟头,而陈键锋后天就要离开鲁北了。
但是这个是鲁北新建立的鱼粉加工设备的试验车间,是陈键锋这些天忙碌的成果,经过几次投料试车,调试设备,今天终于赶在陈键锋走之前进行连续生产试车。
三人才在几个机械厂的技术人员的陪同下察看这整个生产流程,几个工人从码头用大车拉来杂鱼,卸在车间的一端,那里是送料口,就是凹入水泥地面一个进料口,把杂鱼铲进进料口,杂鱼就被螺旋输送装置送往一米半高的蒸箱。
蒸箱是个狭长的长方体,杂鱼在里面被传送装置带着从进口到另一端的出口,同时被锅炉的通到蒸箱里的高温蒸汽蒸煮,等到从出口出来,杂鱼已经熟了的杂鱼,就被在那里准备好的架子车拉走。
拉走的杂鱼被摊晒在外面用砖和水泥铺就的场地上晾干,这些就是鱼粉(实际为干熟鱼块)。而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从杂鱼被那个斜向向高处伸到蒸箱的进口开始,蒸箱就往下滴水,一直到蒸熟的杂鱼从另一端出来还是滴个不停,那些拉着熟杂鱼的架子车同样是走一路滴一路,这些滴下来的水除了蒸汽凝结产生和鱼身上带的的水,还含有大量的鱼油。
整个车间的地面都是水泥地面,蒸箱所在的地方向四周凹下去,四周有一道排水的沟槽,有几个工人用大勺舀排水沟上面油乎乎的鱼油和水的混合物,这个操作就是沥取鱼油的工序和方式,排出的水也会暂时存储在一个水池里,那里有工人同样沥取鱼油。
一个电机驱动的螺旋送料装置,配备大电机链条齿轮传动输送装置的蒸箱,一台或几台锅炉提供蒸汽,三十几个工人负责上料,晾晒熟鱼,和沥取鱼油,这就是陈键锋亲自主持设计的鲁北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台鱼粉加工设备。
从那里出来,每个人都是一头大汗,身上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鱼油的浪费太严重了,鱼油的沥取一定要多试验几个办法,机械压榨法,自然沉淀悬浮分离法,热风蒸发法,离心分离法都试试,看看那个好用,烛尘,不要怕花钱,这些鱼油可是宝贝,以后的皮革生产可是离不了它们。”陈键锋边擦汗边嘱托李烛尘,鱼油不仅不能大部被沥取造成损失,更主要的是鱼粉含油量高,储存运输容易自燃,而且鱼粉中鱼油变质还降低品质。
“陈先生,现在就不错了,鱼油的沥取我们马上组织人员试验,这和压榨植物油差不多的事情,估计不难。
这次能连续生产,加工的速度也很快,一个小时就能投料一万斤,一天满负荷运行就是100吨的加工量,我们打算上上二十条这样的生产线,下一步要解决烘干的问题,不然得需要多大的晒场,还有赶上阴雨天,真的就泡汤了。”
李烛尘看过使用配合饲料与普通食材养猪的对比,知道鱼粉对于养殖业的重要作用,这次连续试生产成功也是很高兴,但是他也考虑到这种简易生产方式“靠天吃饭”的弱点。
“对,蒸汽热风烘干,也要马上准备试验”陈键锋这时又考虑到捕捞生产上的问题,“还有,俊发,你们的保鲜一定要坐好,这些小杂鱼也要加冰,保鲜不好鱼肚子烂了,折秤不出斤两倒是其次,可这些烂鱼作出的鱼粉让鸡吃了拉肚子可就不好了,那些运货船要勤快点,保鲜最重要。”
“嘿嘿,这得看老李委员的制冰厂和造船厂,现在的冰供不应求,马上就进入对虾汛,冰的需求更大,那个船舱海绵石棉保温层的改装也进度不快,没说的,只要李委员把这两个事解决了,我们捕捞供应绝对不会出问题。该给我们建几艘大铁船了吧?”
沈俊发趁机提要求,前一段时间,船舶生产侧重于运输船和内河武装船,有些不太重视渔船的新建改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这么大的产能,顾了这边,那边就得缓缓。坚持坚持,咱们的造船厂的扩建马上就要完工了,到时你们海上民军可得要准备好船员。”
李烛尘的话是事实,鲁北的各个产业都出现产能不足,纯碱亚洲产量第一,是因为亚洲之前没有生产纯碱,即便是一吨的产量也是第一,这也是整个亚洲工业水准的写照,雄踞亚洲第一钢铁大国的日本其钢铁年产量比不过美国一家中型钢铁集团的产量。
鲁北的工业仅仅建立了初步的基础,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其整体规模还很小,在钢铁制品机械设备船舶动力这些方面尤为明显,只能选择性优先安排重要急需物资的生产计划。好在现在的渔船都是木质结构,除了动力设备和保温层,其他还可以依赖手工生产,没有太与其他方面争夺工业的产能。
“没问题,等王老大他们一回来,那批小崽子可是个顶个的好手,俺这两年就攒了那几个人,被海上保安队,内河舰队,和王老大他们一下子全划拉走了,这段时间,都是靠挺直军那帮老家伙们苦撑。”
相对于船,合格的船员才是稀缺资源,新区尽管也有大批渔民船员,可大多是习惯于驾驶风帆船近海作业的渔工船员,适应机器船和现代网具的作业还得要一段时间。而远洋船员特别是船长大副轮机长这些高级船员的培养并不是一簇而就的,所以几乎大半是德籍为主的外籍人员。
“快了,咱们马上就能有更多的远洋船员,还会有更多的大轮船,就是大军舰也不稀奇。”陈键锋和李烛尘离开前和沈俊发说……
渔业生产和海产品加工可是陈键锋的老本行,熟悉的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渔业的支柱是什么?是小杂鱼的生产,原有的经济鱼除了带鱼还能形成很小的鱼讯,其他经济鱼已经面临绝种的威胁。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超量大量捕捞小杂鱼。
小杂鱼主要作为鱼粉原料鱼和饲料鱼,其种类鳀鱼,玉筋鱼(俗名沙里钻)和青鳞鱼(俗名青鳞子)以及白谷鱼(俗名大头星子),这些鱼大的只有十几公分长,十克左右,食用也行但价值很低,不适合作为食材加工贩运。
其实二十世纪末期中国的畜禽养殖用饲料成分中,动物蛋白最初的来源除了进口鱼粉之外,开始大量应用的就是咸杂鱼干,而不是国产鱼粉,最初也没有开始对鳀鱼玉筋鱼这些体型较之青鳞鱼白谷鱼小得多的杂鱼捕捞。

因为当初国内并没有上马鱼粉生产企业,而是采用这种一个水泥池子做腌渍杂鱼的盐水池,雇佣几个劳力,再找个晒场就可以生产的简易方式,出产咸杂鱼干,咸杂鱼干主要的原料除了青鳞鱼白谷鱼还有小的海鲫鱼,这些种类体型较大;
除了体型小还有一个原因,鳀鱼有一个俗名叫做“晴天烂”,油脂含量高,加之体型较小的鳀鱼夏天的话几个小时就会腐臭变质,烂成稀泥糊状,最初一般不捕捞鳀鱼。
随着加冰保鲜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钢壳渔轮普遍加装了保温层,使其保温效果比传统木壳渔船差的弱点得以改观,使保鲜的成本降低,这才开始对鳀鱼进行大规模捕捞。
其实最大的原因却是饲料用鱼粉的大量需求,而青鳞鱼白谷鱼的资源量随着高强度捕捞的破坏已经迅速锐减,不得不寻找新的资源满足饲料用鱼粉原料鱼的需求。
国内的技术人员也开始研发出简易廉价的鱼粉生产设备,使得原本动辄需要几千万投资才能建立一条鱼粉生产线的状况,改变为几百万,最后成了几十万的投资就能土法上马一条鱼粉生产线,这样山东一下子具备了几十万吨鱼粉的生产能力,鱼粉的巨大产能势必带动捕捞业的繁荣。
陈键锋家就赶上了这样的好时候,新上了一对大马力渔轮,加上原来的两对船型小点的旧船,开足马力捕捞鳀鱼,最初的资源好,一网就是四五千斤,一天就是四五万斤,而那时的鳀鱼每斤就是两三毛钱,一天就是一万多元的收入,而且费用极低,就是下网,拖网个把钟头就收网,一对投资二百多万的渔轮两年就能回本。
可是这样的好日子没有几年,资源量迅速锐减,一网的鱼获只有一两千斤,而且是拖网几个钟头的收获,以前出港不多远就可以下网捕捞,后来光是前往渔场就得一天,柴油的价格飞涨,若不是鱼获的价格提高,渔船早就赔本。
这就是无序掠夺性生产,破坏资源环境导致恶性循环,最终摧毁一个产业的一个事例。
大小黄鱼,带鱼等为代表的经济鱼价值高,随着捕捞能力的扩大,这些经济鱼的资源被迅速破坏,渔船为了生存也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始转移捕捞的对象,将原来不屑的价值低但产量大的小杂鱼变为新的捕捞对象。
而经济鱼的主要食物就是这些小杂鱼,食物链被破坏了,经济鱼资源得不到恢复,即便是小杂鱼也由于高强度捕捞面临产量锐减,资源被破坏难以恢复的窘境。先是海鲫鱼,青鳞鱼,白谷鱼这些能用作腌渍咸杂鱼干的鱼种资源所剩无几,接着鳀鱼资源被破坏,又转向玉筋鱼这种体型更小的小杂鱼,最后大海成了空空的“死海”。
人们不得不转为养殖,而养殖的鱼种正是原来最早被损害的经济鱼,其实只要有序的利用,不要无节制的捕捞,大海的产出能力是极强的,但人类的贪婪和短视,使其只看到短期利益,不会为子孙后代着想。实际还没等到子孙后代,他们自己就品尝到恶果了,盛极一时的山东鱼粉产业只用了没有几年就迅速的衰败,仅仅剩下荣成那里不多的鱼粉企业在艰难维持…..
但是现在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连合成纤维网具都没有面世,更无论大规模破坏性的拖网捕捞了,就现在使用棉线网和用马尼拉麻特制的拖网,在资源如此丰富的状态下,捕捞量即便是每年一二百万吨也不会造成资源的破坏,只是鲁北的捕捞能力一时难以达到这样的水平。
去年一年,不算贝类等甲壳类海产,鲁北的捕捞总量是四十万吨,这个数字看似很大却实质很小,当年仅仅是用作鱼粉原料的主要鱼种——鳀鱼,高峰的年捕捞量就是100万吨,这个数字还是保守估算的。
其他的玉筋鱼(俗名沙里钻)和青鳞鱼(俗名青鳞子)以及白谷鱼(俗名大头星子),这些和鳀鱼同样根本没有人去动弹他们。
这样这些鱼的资源量很大,仅仅是夹杂在网里顺便捕捞的量也不少,在食物紧张的时候还可以大量的腌制晾干作为食物储备,但捕捞量加大后,加工厂就没法及时处置这些小杂鱼,沤肥甚至扔掉造成极大的浪费。
陈键锋注意到这个问题后,立即采取了措施,腌制饲料鱼,配制混合饲料,其实很简单,将小杂鱼在饱和盐水中腌咸后,在场地里摊开晾晒干透后,与玉米豆粕按照一定比列混合,粉碎制成饲料。但这种饲料由于含盐量高,只能作为猪饲料,不能用于喂鸡。
于是就有了鱼粉的试产研究,他们刚才看到的那套鱼粉生产装置就是当年最简单的加工设备,当年一个小作坊,几个电焊工就能生产,当然鱼粉产品的质量远远比不上那种丹麦技术设备但动辄几千万元投资的大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最大的差距在于粗蛋白含量不足,含盐量高,鱼油沥取很不彻底。
但是便宜,当时只有十几万元,再加上电机和锅炉几十万元就是一个鱼粉厂,这种小鱼粉厂投资少风险低,生存能力强,当年鱼粉企业最先破产倒闭的都是那些大企业【中国特色又一个事例】…
鲁北一下子打算建立20套这样的生产线,一年照200天的满负荷生产也就四十万吨的加工量,折合就是8万吨的鱼粉产量,其作为动物蛋白的添加剂配比的饲料,就可以至少出产40万吨的禽肉产品,数字看似很大,可是被鲁北和四川的一亿民众一分,每人只不过是10斤的禽肉制品。
按照陈键锋的设想,每个民众的禽蛋肉奶的消费比重要达到饮食结构的一半,这就需要食草畜牧业和杂食畜牧业的大规模发展,而主力却是养猪养鸡为主的杂食畜牧业,也就对鱼粉的生产提出了更大的需求。
但陈键锋却不想再扩大鲁北近海的渔业生产规模,除了不想破坏这里的渔业资源,更重要的原因还有比在中国近海作业成本更低和出产更大的地方,而且有比小杂鱼经济性和综合价值更高的鱼获对象,那就是秘鲁和南太平洋那里的以鳀鱼金枪鱼为主的渔业资源。
那里现在不仅不存在以此为基础的鱼粉加工和食品加工产业,甚至还不存在成规模的捕捞业。秘鲁现在还是个渔业产品净进口国,作为英美法澳的殖民地的南太平洋岛国都还是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产状态。
此外当然还缺不了捕鲸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