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靶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5靶场
“啪”一声轻轻的脆响,伴着这个开关发出的声音,屋内立即陷入黑暗,但随着轻轻的持续的转子声音启动,一道光柱投放在墙壁上的幕布上,随即幕布上呈现波澜壮阔的一幕:
亚利桑那号,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爱华达号四艘美国最新服役舰龄最短的这些军舰在十几艘巡洋舰的护卫下组成好好荡荡的编队出现在幕布上,尽管没有声音,镜头也是长镜头,但这给人的震撼却是巨大的,极富视觉冲击力的。
镜头转至一艘孤零零的巨舰,尽管只有一艘,它也是同样的庞大,同样的震撼,它也是美国的战列舰南卡罗来纳号。
镜头转至那支威武的编队,此刻四艘战列舰已经排成战列线阵型,炮口已经指向右舷,突然炮口喷出巨大的火焰和浓烟,尽管没有声音,但从炮口巨大的火焰和炮口空气的扰动形成画面上的特殊画面,你能仿佛听到那巨大的轰鸣声。
一组长镜头配合着剪辑的短镜头特写镜头,四艘战舰的火炮都在开火,而编队里的巡洋舰也同时以它们装备的八吋炮开火射击,舰队上空笼罩着浓烟…
镜头又转至那搜孤零零的南卡罗来纳号,一切依旧如此平静,但瞬间冲天的水柱出现在在它四周,水柱散去,它依旧停在那里,丝毫没有变化,可能有些海水溅湿了它的船身甲板,但是新一轮水柱出现。
间杂在水柱群中,舰艏部位突然冒起一股浓烟火光,舰桥那里也被击中,这时一个巨大的烟柱在舰艏窜起,看着一个巨大的东西飞向空中…
水柱消失,烟雾继续从南卡罗来纳号上冉冉升起,但能够在画面上清晰的看到它的惨状,上层建筑几乎全部损坏乃至消失,舰艏那座背负在上面的炮塔已经消失,剩余的三座炮塔尽管还存在,但是炮筒已经扭曲,炮塔也歪斜,而船体中部也有几个大口子,整个舰体已经歪斜,但是它还挣扎着漂在那里。
这时镜头转至那支巨大的编队,又是一轮齐射之后,下一个画面上的南卡罗来纳终于在水柱散去后,倾覆而沉没于海中,只留下一个巨大的漩涡….
“啪”的声音再次响起,屋内顿时亮了起来,但是不久“啪”的开关声再次响起,幕布上再次出现了画面:
这次画面上出现了一艘硕大的残破的船,从残存的炮塔和扭曲但粗大的炮管证明它是一艘军舰,一些工人在它上面忙碌,用水泵在清洗它身躯上残存的泥沙泥浆,这艘旧船就躺的地方非常的空旷,可以隐隐看到成片的芦苇,眼神好的人已经认出这就是南卡罗来纳号。
镜头一变换,开始出现炮塔被炸飞后的大洞的特写,船体上喇叭口型的裂口,以及一个个的大大的凹痕…
镜头再次变化为广角长镜头,此时的这艘船已经被拆卸掉了上层建筑的残存,舰艏也被切割了一个巨大的从上而下贯穿整个船体的剖面…
镜头又变为特写,舰艏内部的隔舱避有的扭曲,有的直接消失,有的一边的铆钉全部被拔出,大部分隔舱壁尽管完整,可多少有些扭曲变形损伤,而远处的背景可以看到白雪的存在,意味着已经是冬天了…..
此时镜头突然变换为一艘完整的漂浮在水面上的舰只,也是大个头的军舰,但炮塔的六边形排列方式一眼就能认出这是拿骚级战列舰,同样被水柱笼罩之后,战舰沉下去…
再次出现了旧船的画面,是那搜拿骚级,同样是特写各个创口,同样是切割后剖面的特写,各个隔舱壁的情况…….
当画面上又出现一艘小型舰只被**击中后,断成两截迅速沉入海底之后…
“啪”开关声又响了起来。“哗啦”有人拉开了厚厚的窗帘,屋内顿时明亮起来,这是一个阶梯型小型会议室,但绝对装修的豪华。里面的座椅也是软质靠背,每个座椅前都有一个小小的写字桌,上面摆着杯具,当然更少不了文件等书写用品,一排排座椅前却是宽敞的过道,所以一点也不显得拥挤,而屋内四周密布的暖气管道和暖气片使得屋内暖洋洋的,尽管是寒冬,可里面的人员无需棉衣即可安坐。
此时几个工作人员迅速的在幕布那里即主席台摆放好了桌椅,随即几个身穿美军海军制服的西方人和身着鲁北军人海军制服的西方人走上台前。
“大东沟海战之后,对于军舰的火力,防护力,动力即航速续航力三大方面,各国海军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找到不同的侧重点,我们美**舰的设计建造同样也受这次海战很多启发,而十年后的日俄战争使得全重型火炮概念产生,由此有了无畏舰。
当日德兰的硝烟散去,英国人此战失败在战术却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德国人取得了战术的胜利却丧失了整个战略的主动权,但是对于我们,这些都不重要,我们作为军舰的设计者和制造方要看到德国战舰在设计和建造上值得借鉴的有优点,继续保持发挥我们在军舰设计建造的优点的同时,尽量的找出我们的劣势,这是我们在羊角沟的任务…”
主席台上的科尔斯上校侃侃而谈,那个身穿鲁北海军制服的西方人也是鲁北的老熟人普尔茨;观看电影的是一水的西方人面孔,他们或是穿着美军制服或是身着便服,包括电影放映人员和那些服务生都是身着美军海军制服,如果有人熟识美国的海军技术局和各个造船厂的设计师技术人员的话,那些台下观看电影的不乏其中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个豪华的放映厅只是构成所在院落的诸多建筑的一座,这个有十几座二三层楼房组成的院落又分成里外两个部分,外面的那部分是生活区,里面包括这个放映厅是工作区,工作区包括所有的服务人员甚至连清洁工都是美军士兵。
而生活区的大门口挂着一个不醒目的小牌子,上面写着,美孚员工休假中心。
这又是陈键锋的手笔,在陈键锋穿越前的那个时代,当国人还在为一个飘渺的航母梦不停的关注老瓦之时,美国海军把还能使用的美国号航母用作抗打击试验的消息让这些国人羡慕不已,而一年后,即美国号被“击沉”后,另一艘美国航母奥里斯坎尼号也在类似的抗打击试验中被击沉。
那个时代,超级计算机已经具备极强的模拟运算能力,许多数据都是通过其运算得到的,但即便如此,美国海军仍然那这两艘航母进行实地实物验证,而不仅仅依赖计算机推算的数据,除了美国人财大气粗的因素,还在于模拟毕竟是模拟。
回到民国,华盛顿条约签订后,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美国海军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他们竟然没有一次像样的实战,如果硬要把美西战争欺负落后一个时代的西班牙风帆战列舰算上的话,还不够丢人的。
美国大型舰只的设计水准在大白舰队的主力舰只建成时仍旧处于世界的二流水准,其依靠的却是庞大的工业能力迅速建造和英德一样大一样火力的舰只,而这些舰只的设计理念更多的却是借鉴别国海军实战所反应的情况。
这种情况直到华盛顿条约签订,并没有的到实质的改善,美军也击沉了很多靶舰,也做过很多试验,但唯独没有实战的经验;而华盛顿条约的签订使得美国不能无限制以数量吨位的优势保持其海军的相对优势,而必须要考虑质量上的优势,这也是美国海军如此重视黑索金的原因。而全面提高战舰特别是主力舰的综合性能就成了美海军追逐的目标。
此时陈键锋很耐心的布置了一个局,就在因为黑索金洽谈时就与那些美海军技术局的人员谈及舰船的结构设计等等问题,之后邀请熟识并已经晋升为上校的科尔斯来华,期间鲁北拆船厂购买的一艘待拆解的老旧的解除武装的驱逐舰被陈键锋大方的作为靶船由天津的美国舰只击沉,随后鲁北的打捞队将其打捞上来,在拆解的过程中,科尔斯详细的观察到了这艘靶船的毁伤情况以及相关的结构等其他方面应对打击的能力等情况。
作为专家,科尔斯一下子就认识到这个,对于美国海军所包含的重要意义,美国人是效率专家,随后先是一艘退役的驱逐舰,再就是退役的巡洋舰先后来到羊角沟的“靶场”作为靶船,进行相关的射击训练,并接着被打捞上来进行结构方面损伤状况及抗打击能力的研究分析。
除了这些靶船,人员也有科尔斯几个人扩展到涵盖海军工程局,舰队,船企等等方方面面的人员,仅仅是数据采集分析评估验证沉船各种参数性能的固定科研人员就多达几百人,而前来进行远洋航行炮击等训练课目的美舰队水兵高峰时达到近三万人。
美国人是财大气粗,但美国人同样是资金运用方面的效率专家,一艘靶船在美国仅仅能完成射击一个课目的训练,拖到羊角沟的靶场,再由美国舰队前往那里将其击沉,尽管远隔万里,看似增加很多费用,但是舰队的航行训练也要进行的,从圣迭戈赶往珍珠港,或是由珍珠港赶往羊角沟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例行训练的叠加和改变路线,仅仅是一个整合而已。
这个整合是“强人所难”,但是与靶船被击沉后重新打捞上来的后续研究评估所取得的结果来看,非常的值。一方面验证了舰队火力的攻击效果,求得最佳的攻击方式;另一方面却是从被毁伤的舰只的情况上考虑自己应对这种状况时的可能预案,以求得针对性的相关涉及人员配制训练的准备

军舰是个矛盾的复合体,在打击别人的时候,还要考虑自己被别人打到,如果说舰队仅仅从战术层面从沉船上获益匪浅,那么舰只的设计和制造方则是从舰艇的设计理念结构支撑装甲布置等技术层面获得了最可贵的第一手资料信息,这不是单个所谓的抗打击试验能获得的。
美国人直至二战后才取得舰船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之前更多的还是靠财大气粗硬撑的门面,美国人在舰艇技术的进步方面也没有开创性独创性成果,自由轮为代表的美国造船工业能力更多是体现在规模和其项目管理能力上高人一等,而不是体现在技术能力上的领先。
美国舰艇设计建造技术方面的进步除了源于其庞大的工业规模和人力规模,还在于美国在二战期间不停的修军舰,更在于美国自身参加了最惨烈的最大规模的海战,这些都是任何试验所替代不了的。美国人在舰艇建造所实现的进步很大的原因在于战争的经验。
相对于美国人的效率专家,受制于国会,美**方和相关联的军火集团一直秉承“料敌从宽”和“贬低自身”的传统,又是最大的“忽悠”专家,当年愣是把一开始作为补充“伯克”舰数量的不足,本意以较低的造价达到较高的作战效能的DDG的首舰造价拔高到50亿美元。
尽管华盛顿限制海军军备谈判是美国人发起的,而美国也由此和英国并列为第一海军强国,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美国的海军战略态势非常“危险”,英国按照其传统的“三C”即以开罗开普敦加尔各答为轴线牢牢控制了印度洋和大西洋东岸;而日本则集中力量于北太平洋地区。
只有美国而需要面对两个大洋,其实力不得不把“5”分为“2.5”,面对英国日本的海军都不具备优势,素来危机感极重的美国海军当然不会就此罢休,当技术局把羊角沟近似实战的战损状况所暴露出来的美**舰设计建造方面上的不足的资料传回国内时,美海军高层兴奋极了。
同样兴奋的是那些军火巨头们,正为大幅消减造舰数量的这些军火巨头立即嗅到了机会,舰船存在结构上设计上的不足,那么在后续的舰只设计建造中就得改进,优化设计,优化结构,军舰的结构越复杂意味着成本越高,造价越高,那么在一艘军舰上获取的利润就是原来两艘军舰贡献的利润。
这帮忽悠大王现在有这样一个寻找理由的机会更是绝不放过,在他们的忽悠下,美国海军现在役在建的大型军舰就像是纸糊的一样,存在诸多的缺陷,比起英日等国的军舰差距不是一代,美国必须要升级在役舰艇,修改在建舰艇的设计,实质说白了就是一句话,砸钱。
大型巡洋舰作为靶舰之后还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层层的加码,最终换成了南卡罗来纳号,可是南卡罗来纳号毕竟是纯美式风格的舰只,比起注重防护的德式舰只还不足寻得全面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美国人充分显示了其效率专家和财大气粗的双重优势,愣是将即将拖曳到泰晤士河的船台上等待解体的德国拿骚级波森号战列舰从英国人手中购得,作为靶船拖到羊角沟的靶场。
美国人也不是不具备打捞能力,也不是没有足够的船台进行拆解作业,为什么不辞劳苦大老远的赶羊角沟呢?
一切源于成本,打捞的费用对于美国人来说与之出售获得的二手旧钢铁相比已经非常巨大,而军方要求的拆解不是普通的工业化为获取废旧钢铁那种鲁莽的破坏性拆解,而是特定的针对性极强的特定步骤有序拆解,甚至不亚于造新船,其中的人工费用在美国是一笔很大的费用。
而这种慢节奏的拆解方式对于船台的利用又相当的低,占用的时间又相当的长,美国人是特别注重效率和时间成本的,支付美国船台的费用少了那些船台老板一算账没有利润可言根本不接活,多了,对于美国的财政又是一笔接受不了的开支,特别是有羊角沟这个低成本的地方做参照。
更源于美国舰队方面的压力,舰艇只有远航训练才能显现它的存在和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现在好容易有个长途远洋训练的名头,而且接近实战行的炮击,(为了达到验证的效果靶船上的弹药库以及炮塔里还装有部分弹药)更由于那份丰厚的远洋训练津贴,为什么要在家门口干这些呢?
陈键锋一开始的打算是想免费得到高质量的钢铁,可是事情的发展有些出乎他的意料,干大了,而和美国人讨价还价的过程中,逐渐加上了美军拆毁军舰上一些不影响实验效果的譬如中小口径副炮,救生艇和舰载鱼雷艇,船舱内的生活设施,电台等一系列容易拆解的物品都得提前至炮击前由鲁北拆解。
后来随着靶舰越来越大型化,打捞拆解的难度增大,费用增大,而鲁北还为此准备了浮船坞等大型的打捞设备,船台更是稀缺资源,羊角沟也没有这样大的船台,但是借着潮水,辅以挖泥船在沿海泥沼地区采用搁浅的方式打造临时船台也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反正是拆不是造。
这些费用已经远远抵消了那些废旧钢铁的价值,这还是按照中国的物价和人工成本,补偿,美国人必须要进行补偿,陈键锋随之又提高了条件,美海军大量的中小口径弹药和二手裁撤下来的中小口径舰炮乃至军装睡袋等物资开始作为补偿品,最后换成解除武装的退役驱逐舰,而这四艘七八百吨的老旧驱逐舰解除武装的舰炮却是之前的补偿品,由此鲁北有了唯一的拥有四艘没有武装的驱逐舰构成的海上舰队,而普尔茨当仁不让的作为这支舰队的司令。
其实不要这些补偿,陈键锋已经是大赚特赚了,价值在不同的人眼里是不同标准的,在美国这些废旧钢铁唯一的作用就是回炉冶炼钢铁的原料,但是在鲁北,这些东西都是仔细的归类甄选。
如果幸运的话,还能从沉船上寻到几个完整的炮塔,或是几根完整的**身管,即便没有这些收获,那些零件有的仍旧可以使用,几个炮塔差不多能凑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炮塔,而那些扭曲损坏的身管其价值却在于其全部是由特种钢制造的。
钢铁的价值随着其熔点的升高而增加的,相应的是冶炼制造加工的难度也是几何倍数的增大,但有了电弧炉,有了这些原料,有了五千吨水压机,有了大型锻机,再加上那些机床,还有德国以及华籍技师,特别是那几个克虏伯的老技师,加工大型火炮的身管应该没有问题,而火炮的助推供弹装置在这些打捞上的军舰上可以利用一部分,自行加工一部分。
而那些军舰有些过时的装甲同样是宝贵的,用作船体主结构的结构用钢,其他的均质装甲都是宝贵的,这样以来鲁北的军舰就有了希望。
但是,陈键锋是不会造军舰的,这些原料正好可以在小清河及龙口直至庙岛群岛设立要塞炮台,当初他看重的M1917要塞炮要价57万美元,一门;还受军火出口禁令的限制,现在有了自己的“**”,羊角沟以岸防火炮为基点的岸防体系开始建立。
出于打捞难度的考虑,靶船停放的区域是固定的浅水区,水深不超过三十米,每当进行靶舰炮击试验,美国舰队就会到达羊角沟近海,更大的受益来了,对羊角沟经济特别是“第三产业”的促进,相比固定的那几百人美国人,舰上的那些水兵才是最大的金主。
受限于航道,尽管不能直接进港,可是有交通船,轮班上岸是可以的,下营区专门划出一个区域,那里由上科夫斯基负责营运的水兵海员俱乐部,里面的指压按摩,三温暖,艳舞表演等等服务项目应有尽有,招罗了大批白俄女人,而退役的猪造桂一郎在里面经营着一家日本妓院,天津济南的粉头也随着美国人的到来会派来一批女人短住,只是这个俱乐部禁止对中国人营业。
这只是这个区域小小的一部分,针对西方人的涉外市场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猛力伟哥丸”“杨森凶猛丸”等一些配合俱乐部的商品当然就在其中;而相邻的饮食休闲一条街各种饮食供应更是掏空了美国大兵的最后一个美分。一个美国人的购买力相当于四五十个国民的正常购买力,而这种爆发式的购买力更是大的惊人。
【有好事者将其列为陈建锋新罪状之一】
这就是双赢,美国人有所得,中国人也有所得,陈键锋继续贯彻把鲁北乃至中国的发展建立在搭美国人的顺风车上,而不是去“掠夺”美国人,欺诈永远是短期行为,是一次性的:“真诚”的合作才是长期行为,永恒的。
不要把任何人看成是傻瓜,相比较得到的经济利益,陈键锋更看重的是建立与美**方在内的政经利益集团紧密的联络,以及由此得到的政治利益,即便是那些**和旧军舰,陈键锋也并没有太在意,他还不要在这个时候建立能够所谓的蓝水海军,他要的只是岸防,陆地的安全,这正是美国人所期望的,甚至对于美国人有意无意的试探,都得到陈键锋一致的否决,坚决不搞海军。
值得一提的是是美国人恪守华盛顿条约的要求,对这些旧战列舰在内的军舰的处置也完全符合处置方面的要求,它们也却是沉入大海….
与美国人蜜甜蜜甜的合作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时间已经悄悄的进入到民国十二年,在中国南北两个政治中心,陈键锋导演的闹剧正在上演……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