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皇子从嘉(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这母妃好生奇怪,总是神游太虚的。”
“以前没见过她这般样子啊。”
两个小鬼倒一搭一唱起来。“喂~!当我不存在啊。”我一手一个推他们坐下。
从嘉拱手道:“我乃唐国六皇子李从嘉。”玄喆突然手一指道:“母妃,你看他有妖瞳。”说罢便往我身后藏去。
从嘉的眼神忽而黯淡下来,怔怔地看着我们。李煜以一眼重瞳闻名,所谓“骈齿重瞳”,天生异相。我拍了拍玄喆道:“这是我蜀国大皇子孟玄喆,玄喆休要失礼于六皇子。重瞳乃旷世稀有的贵人之相,舜与西楚霸王项羽皆为重瞳。”从嘉眼中却没有欣喜,只喃喃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不甚明白,疑惑地看他。他道:“不知这位娘娘怎么称呼?”“从嘉便叫我花蕊姐姐吧。”
“不行,他明明与我同岁,这样岂不占了我便宜。”玄喆不服地喊道。
“好好好~!那便唤我花蕊娘娘。玄喆听话替母妃把青儿姐姐找来。”我出言支走玄喆。
“从嘉悒郁可是为了兄长弘冀?”我轻声问他。
从嘉惊疑,忽地站立道:“娘娘何处出此言?”
小小年纪怕是那兄长倾轧,迫使他早熟起来,心下又生出许多怜惜之情。我缓缓道:“从嘉天生异相得唐国烈祖宠爱,烈祖薨逝,元宗立,令兄心生猜忌,千方百计打压于你。所以从嘉刚才才会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说得可对?”泪珠在从嘉眼眶中打了打转,他隐忍着久久的凝了我,我叹了一声道:“从嘉不过七岁,不必替他人委屈。”话音未落,从嘉俯下身来呜呜低泣起来。这眼泪只怕是蓄积已久,将他对祖父的爱和怀念,兄长不容,心灵所受到的伤害委屈一并倒出。
我又怕交浅言深,只得抚背安慰他。他扬起脸来:“娘娘但说无妨。”我平静地笑道:“吟诗作赋,抚琴作画,韬光养晦,避其锋芒,可保周全。从嘉只需跟随自己的心,走人生的路。”他怔了怔,咧出个笑容道:“权当从嘉与娘娘的秘密。”
“什么秘密?”玄喆捧了笔墨与青儿来了梅园。
“圣儿要临摹么?”我自顾问道。
“不知玄喆临的什么帖?”从嘉来了兴致。
“隶书临姚崇口箴。”玄喆也自信满满。
“隶书字形扁方,左右伸展;左波右磔,蚕头燕尾。前朝又以韩择木、史维则、蔡有邻、李潮并称四家。”从嘉道。
“不错嘛,看你还有些见识。敢问你临何帖?”玄喆自是不服。
“王羲之、颜真聊、柳公权、张旭我无一不喜,最近临的柳公权帖。”从嘉回道。
可怜生于帝王家啊,两个七岁的孩童对起话来有板有眼,不见一点童真。
“既是如此该有些本事,不妨书来大家共赏。”玄喆做了个请的姿势,青儿已布好笔墨纸砚。
从嘉并不推却,饱醮浓墨,下笔自如,只见他的字瘦劲有力,“大字如截竹木,小字如聚针钉”,玄喆一旁看得目瞪口呆,自然是不得不服了。
不觉日已西落,从嘉怕是自个儿离了使臣,跑进牡丹苑来的,我一时倒也忘了叫人通禀,恐怕保元那头四处正寻这六皇子了,便唤了宫人送从嘉往保元偏殿。从嘉向我挥手,我被这年仅七岁的孩童深深折服了。
翌日保元夜宴唐国来使,妃嫔之中只的我一人出席。据说应唐国六皇子之请,大蜀翰林图画院的黄荃等几位画师也得以出席。明德二年(935年)孟昶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画院“翰林图画院”,以黄荃为权院事(即院长)。黄筌十七岁成为前蜀翰林国画院的一等画师。前蜀灭,高祖授他为翰林待诏,权翰林图画院事。保元即位,赐紫金鱼袋,加官如京副使。他与其子黄居宝、黄居寀供职西蜀画院。

今日夜宴画师中除黄荃父子,赵德玄、忠义父子,蒲师训、延昌父子,阮知诲、惟德父子,以及高从遇、李文才等,皆为卓杰者。若以特长论,赵德玄长于楼台殿阁,黄荃善花鸟草虫,蒲师训善画水,阮知诲专攻仕女。
从嘉见画院诸位卓杰之辈皆到,欢喜得与黄居宝、黄居寀热络地谈论花竹丹青之技。闻黄筌墨竹为一绝,从嘉又当场着墨画竹,不加丹青,竹意竹情跃然纸上。连黄筌也连连称奇叫好。
这一场夜宴最后被这小小的从嘉变成一场书画大宴,保元谓我,唐元宗有子卓越如此,可创唐国文化的盛世。白衫立影,风姿卓绝,我由衷地叹道。从嘉,虽不能成就一代明君,却是这千古词曲史上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
作者有话说:查考《李煜传》里写道李煜降生时,爷爷李昪还没有称帝,只是以齐王、太师,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坐镇金陵,但实际上已经把持朝政了。孙子李煜的降生,坚定了李昪称帝的决心,也促使他提前采取了行动。就在李煜降生才3个月的时候,李昪就毅然地逼迫吴王禅位,自己称帝了。7岁时就能对爷爷背诵曹植的《燕歌行》,而且对于这么古奥深晦的古诗,他竟能心领神会。爷爷李昪见他这么聪明伶俐,十分喜爱。可惜李昪不久就去世了,李煜的父亲李亶继承了皇位,李煜也就由皇孙变成了皇子。李昪的死,对李煜是一大不可估量的损失,他不仅失去了慈爱的爷爷,也失去了一位可供他学习模仿的明主的楷模。而且,家庭的内部纷争也从此开始,大哥弘冀为夺皇太子位毒杀叔父景达。
另孟玄喆善隶书,在隶书方面成就不小,鉴于偏爱李煜,只好用玄喆来陪衬李煜了。
关于李煜这章写的时候刚好是七夕,李煜生于七夕传说亦死于七夕,为纪念他特加了此章,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南唐中主第六子。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从史书上来说"广政七年(公元944年)正月,唐国谴使与西蜀通好。唐国使者带了六只白鹤献与保元,以示两国交好。"确有记载,只是李煜出使纯为情节需要为微微杜撰。七夕当日与诗社姐妹出题,薇薇作古体诗七夕咏李煜一首:
七夕咏李煜
--微雨薇薇
银汉迢迢情脉脉,皎河渺渺碧落遥。
又逢檀郎诞辰日。今夕乞巧忆君朝。
骈齿重瞳天生异,言是贵人降世间。
仁心慈慧性乃聪,草木不杀鱼禽放。
博古通史仲雍志,奈何主位天授临。
工书善画洞音律,忠尊儒术研六经。
书融百家自成格,铁骨铮铮金错刀。
画林写竹流苍劲,此中墨竹尤见傲。
昔配周宗娥皇女,气度雍华善歌舞。
霓裳羽曲复完璧,今人尤记佳人谱。
长饮花间铜簧韵,后庭玉树春殿柳。
浅斟风月凤箫彻,夜宴筵开重楼舞。
堪惜未有治国才,岁币锦绸年年贡。
一朝国破山河碎,哪堪回首王榭冢。
繁华消歇凭栏倚,满腔血泪转流年。
牵机断肠苍穹末,一江春水朝东流。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