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 再次路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想到一路上看到的场景,倩娘又叹了口气,“夫人,京城附近还好些,咱们青州那边的田地早就干裂了,很多庄稼也都枯死了,不少百姓已经商议着要外出逃荒呢。”
“逃荒?”
王绮芳看了看前面浩浩荡荡的求雨队伍,吩咐赶车的雷霆将马车停到路边,给求雨的人群让路。
“是呀,老爷不下雨,庄稼都**了,那些指望着地里的收成的农民不逃荒还能咋办?”
想当初,倩娘家里骤逢巨变,她也曾经苦过好一阵子,直到嫁给冯铁柱,有了丈夫帮衬,娘家的生活才渐渐转好。
对于生活在底层的小老百姓,倩娘骨子里还是很同情的。
“恩,青州的知府难道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吗?”
遇到这种严重的旱灾,官府应当有所行动才是呀。
“知府?哼,他们不盘剥百姓就是好的,哪里会主动帮百姓做事?”
或许是幼年的不幸经历,倩娘对那些豪商、官吏都没有什么好印象。
提起青州的父母官,她鄙夷的冷哼了一记,“夫人,你在京城不知道呢,若不是咱们的种植园有李家和钱家做靠山,青州的知府早就一口将种植园吞了去。”
想当初,她们家的棉花种植园不就是这么被人贪了去?
有钱的商人尚且都如此,更何况是草根农民。想到那些人的所作所为,倩娘冷冷笑道,“自从旱灾发生后,知县大人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朝百姓们要银子,集资求雨。”
就像外面的人们一样,买了各种贵重的祭品,然后顶着大太阳进行祈雨仪式。
可惜,钱是花了,雨半点都没有求下来。
“而且,妾身听说,知县明明从百姓手里敛去了一百多两银子,可用于求雨的连零头都不到。夫人,您想想,他们连这种银子都要贪墨,还能指望他们为老百姓做什么事儿?”
说到这里,倩娘摇摇头,“唉,除了逃荒,百姓们也没有其他的活路了。”
王绮芳听了这话,眉头微蹙,她想了想,道,“既是这样,那咱们去海城之前,在拐弯去趟青州吧。”
“恩?夫人,难道您想帮帮那些贫苦的农民?”
倩娘闻言,眼前顿时一亮。
对呀,别人或许不会管那些百姓的死活,但自己的东家,她了解,最是善良不过的人。
别的不说,单看看京城天字九号工业园里的伤残娘子军和乞儿,就能说明一切。
而且,现在的东家身份也不同了,在商界,她是位于儒商业协会顶端的天字九号儒商;在官场,她又是一品夫人,完全有能力救助那些逃荒的可怜人。
其实,倩娘把王绮芳想得太崇高了。
若王绮芳知道了倩娘的想法,都会不好意思。
原因无他,她的确是在打那些逃荒的农民的主意,但出发点绝不是无偿帮助,而是为着她的大庄园计划。
据李靖天发回的信息,王绮芳了解到,此时的关外辽东地区,基本处于无主的状态。
自从渤海王被大周灭掉后,整个辽东地区,大片大片的土地全都荒芜着。
而朝廷派遣的辽东卫,也不过是在辽东虎山建了一个卫所,号称管辖辽东地区的事物,但实际上,卫所的卫兵根本就在辽东边界附近溜达,完全不涉及再往东、往北的地域。
至于流放到关外的囚犯,则被辽东卫的卫兵安置在里虎山不远的一个小山坳里,其他的大片土地和山脉,基本上看不到什么人烟。
这样一来,也就给李靖天他们留下了足够多的田地。
事实上,李靖天也已经在做了。他和铁楚两个人,用了不到三千两的银子,便收购了辽东近两万亩的土地和山脉。
听他们那个意思,好像还在选地方,继续买地呢。
买地王绮芳不反对,这本来就是她的主意。可买回来大片大片的土地,若没有人耕种那也是枉然呀。
毕竟辽东不是她的空间,可以用意念种田。
而这时涌现出来的大批逃荒者,则是去辽东的最佳人选,要知道他们可都是祖祖辈辈的农民,侍弄庄稼绝对都是行家,远比王绮芳这个半吊子强多了。
唔,看来这场席卷北部地区的旱灾,对于侠客盟和寻找退路的王绮芳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想到这一层,王绮芳面上的神色愈加坚定,“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吧,再说,我那个庄子也需要人打理呢。”
“恩恩,应该没有问题,”倩娘到京城后,便听说了赵家办的恶心事儿,也知道王绮芳此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去关外,更知道王绮芳正为人手短缺而苦恼。
众所周知,关外苦寒且都是无人烟的蛮荒之地,若不是实在活不下去了,估计没有人肯主动去那里。

不过,现在不同了呀,那些逃荒的百姓们,正是在老家没有了活路,这才纷纷逃荒出来当流民。
如果夫人提供优厚的条件,并保证他们吃饱穿暖,倩娘相信,那些百姓一定会愿意跟夫人走的。
到那时,夫人的烦恼解决了,又救了不少百姓,这岂不是两全其美?
想到这里,倩娘激动的抚掌,“哎呀,夫人,那咱们赶紧启程吧,我担心去得晚了,百姓们都跑光了呢。”
“呵呵,好呀”
眼角的余光瞥了眼车外,见求雨的队伍稀稀拉拉的从身边走过,王绮芳拍了拍车厢,吩咐启程。
她决定了,待会儿找个时间给李靖天传个信息,让他们侠客盟也注意灾民的动向,如果可以的话,可以先收些灾民过去。
……
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随着马车缓缓向南行进,天气也开始变得喜怒无常起来。
“哎呀,这鬼天气,刚才还艳阳高照呢,这会儿又下起雨来”
无聊的坐在马车里,倩娘和王绮芳一人抱着一杯热茶,慢悠悠的喝着茶。
马车前座,雷霆和一起赶车的冯铁柱,也悄悄的说着话。
“这不是很好吗?干旱了这么久,也该下场雨了。”
王绮芳倒没有太抱怨,她早就做好路上有雨的准备,整辆马车的防水防雨设备非常完善,别说外面的淅沥小雨,就是倾盆大雨她也不怕。
而且,马车里有吃的也有喝的,更有干柴和木炭,即使被雨淋到了野外也能安锅做饭,生活什么的完全不受影响。
“唉,怕就怕庄稼早就旱死了,这时下雨却能把补种的粮食冲掉”
倩娘常年在庄子带着,对农事还是比较了解。听了王绮芳的话后,她不是很乐观的摇摇头。
“……”
王绮芳想了想,随即点点头,没错,外面的雨不是很大,但阴云格外重,估计能淅淅沥沥的下好几天。缓解了旱情的同时,极有可能再添加涝灾。
灾情依然不容乐观呀。
意识到这一点,王绮芳和倩娘都无奈的叹了口气,静坐无语。
这时,坐在马车后座负责警戒的清风和雷钧突然敲了敲后车门。
“怎么了?有什么情况吗?”
王绮芳听到响声,扬声问道。
“回夫人,后面有辆马车,正朝咱们驶过来”
“哦?有可能是路过的人吧,”王绮芳不以为然,她们所处的位置是官道的一个小岔路,虽说现在下着雨,但还能看到零星过往的路人和马车。
“夫人,情况不对劲,她们好像是奔咱们这里来的”
雷钧凝目看了一会儿,沉声回禀道。
“恩?奔咱们的马车?”
王绮芳楞了下,她这辆马车因为个头大、模样怪异,一路上引起不少人的侧目,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人敢打她们的主意呀。
难道还真有不长眼的?
“是,夫人,他们停下来了,下来一个人,而且朝咱们的马车跑过来了”
清风推开后车门,一边报告着后面的情况,一边将宝剑横在胸前,做好攻击的准备。
“我看到了,嗳,是个小丫头,你们先别动手,我看看情况,”
王绮芳从车窗里看到了来人的模样,唔,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小丫鬟,身上的衣服已经被打湿,整个人有些瑟缩的跑了过来。
“奴婢白菘,拜见这位奶奶。后面马车里是我们家的少奶奶。”
小丫头虽然被雨淋得有些狼狈,但很懂礼数,她规规矩矩的蹲在车窗下,给王绮芳行了屈膝礼,然后开口道,“敢问这位奶奶,您马车里可有干的炭火?我家小少爷染了风寒,需要炖些汤药,但我们马车里的木炭淋了雨不能用,这里又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您看——”
说着,小丫头从袖袋里掏出一锭银子,举在头顶,“这是木炭的银子,还请这位奶奶行个方便。”
“哦,木炭呀,我们马车还有些,”王绮芳听了小丫头口齿伶俐,说得话也条理分明,心里便有几分喜欢。
再说了,出门在外都有不方便的时候。
她有空间,可能求人的地方不多,但出手帮个小忙,也是人之常情。
王绮芳对清风吩咐道,“那些干木炭用油布包起来给她,银子就算了。”
“谢谢姐姐,”小丫头感激的从清风手里接过油布包,当她看到清风腰间挂着的宝剑时,忽然露出惊喜的表情,“这位姐姐,你是侠客盟的侠客?哎呀,真是太巧了,我们少奶奶是侠客盟李盟主的亲妹妹呢。”
PS:二更,谢谢亲们的支持哈。
更多到,地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