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来催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琪将韩家所有人一一撰抄在纸上,仔细的研究一番,得出结论。
这绝不是个好相与的一家子。
大房那一脉就不必多说了,如今是韩芮当家,大房沉寂下去是必然的。
让人玩味的是其他几房。
二房强势,牢牢把持着伯府。
三房从父到子,都是病怏怏的,好在孙辈还算硬朗,可年纪还小,日后怎么样还真说不好。
四房韩英并不管事,倒是四夫人夏氏十分在意权柄,竟然还跟二夫人一并处理府里的中馈。
小辈里,除了韩大人之外,其余的都走得文官路子,可惜只有二爷韩适之最为出息,如今在翰林任不大不小的职务,四爷韩逶之略次些,可也将近而立,才勉强挤进二甲。
难道真是韩家子孙不济?
林琪不以为然,韩大人年仅十六岁便高中榜首,即便京都比南边出题要浅,可也证明他功底扎实,文采不错,再学习几年,也不比弱冠中进士的韩适之差上什么。
可他却突然的弃笔转而习武,这不能不让人奇怪。
还有韩四爷,他若当真平庸憨蠢,他恩师会将疼爱的女儿许配与他?
再看韩家的娘子,除了韩芳外,就只有刘氏嫡出的大姑太太,和四夫人嫡出的四姑太太留在京都附近,其他庶出娘子清一色外嫁。
一个两个有可能偶然,可几个都如此安排,这就不能不让人怀疑了。
林琪抿了抿嘴,心里有些忧虑。
看来韩府庶出的子嗣日子都不太好过。
林琪将平家、夏家、齐家,还有王家圈了出来,连同威远伯府单家和苏家列为重点,让王正琨在这几家加派人手,其中夏家以及夏氏乃是重中之重。
过完顾家六少爷顾明昐的洗三,便要到端午。
如今,顾清菱和顾清莲都已经订了亲,便是顾清菲也处在将定未定的边缘,反而顾氏因为要绣喜服,没再跟来理事。
陈氏便索性带着几个小的一块料理中馈,算是变相教授她们内宅之道。
顾清菱深知自己短板,孙家又是个大家,她将来是要做庶长媳的,被婆母难为的时候必定不少,抱着为将来铺路的心思,她学的十分仔细。
顾清莲是知道袁家情况的,为了自小成为官夫人的想头,她就得头拱地也要敦促袁十郎成材,她很清楚,这样的机会十分难得,因此也学得认真。
顾清菲则是对婚姻抱着一股敌视,这种要为夫家累死累活的事情,她真心兴趣不大。
奈何陈氏对她期望甚高,每天耳提面命,恨不能把所有知道的内宅事宜都灌到她脑子里。
顾清菲碍于高压,只能应付着听着。
一晃到了五月底,陈氏总算如期将嫁妆的所有东西赶制完成。
裘嬷嬷带着木香仔细检查两遍之后,才请了曹嬷嬷过来。
曹嬷嬷也不敢马虎,又检查了两遍才算完成。
姜氏负责的大件家具也都完成,如今还差的就是晾漆。
因为清一色都是添漆的,需要涂漆打磨等工艺差不多八遍,之后还要慢慢阴干,时间上要长上许多。
好在如今已经是最后一遍着漆,只等完全干透,便可以搬抬进去。

顾老夫人命裘嬷嬷跟姜氏过去查验一番,见没有问题便直接拍板,等在催妆之前,直接抬去韩家。
六月初五的清晨,陈氏和姜氏带着裘嬷嬷曲嬷嬷等人来到韩府挂帐。
因为家什太多,仆从们竟然从清晨一直送到邻近正午,方才停歇。
韩远之内宅没有女眷,袁老夫人便和陆老夫人商量,让袁家大夫人和陆家三太太帮着招待答谢。
待到日头将落,陈氏和姜氏才回到府里。
顾老夫人将两人叫过去仔细询问了遍,得知一切安好,便让两人赶紧歇着,明早还有好多事情要忙。
翌日,天才将将亮了一点。
姜氏便带着两个喜娘来到芝兰院。
顾氏才刚迷迷糊糊的起来,神志还有些迟钝。
姜氏指挥着曲嬷嬷打来温水,帮顾氏净面,接着喜娘便拿出细细的一根线来,另一个则是麻利的按着顾氏的肩膀,不等顾氏回过神,便将她脸上的绒毛拔了个精光。
顾氏惨叫一声,大大的杏眼立刻氤氲起了水汽。
姜氏不忍去看,扭脸吩咐芸心去弄些蛋清。
芸心心疼的看了眼顾氏,急忙跑去拿了蛋清过来。
姜氏拿出一早准备好的珍珠粉,倒到碗里和蛋清调匀,均匀的涂抹到顾氏微红的脸上。
喜娘则去准备待会儿要用的细粉和胭脂等物。
外面传来一阵吵闹,陈氏带着袁二夫人进来。
姜氏急忙跑出去接了人进厅堂。
袁二夫人笑脸盈盈的将冠辔和花粉递了过来。
陈氏和姜氏也是识货的,打开看了看,都笑了起来。
“这是京都雅兰坊的吧?瞧着粉质就跟咱们惯用的不太一样,”陈氏笑着道。
袁二夫人笑着点头,道:“大夫人好眼力,可不就是从那边带过来的。”
陈氏与姜氏对了个眼,两人眼里俱都流露着一喜笑意。
谁能想到,武将出身的韩大人竟然心思细腻到这般,就连这细小物件也都要用最好的。
看来小姑以后真是有福了。
姜氏将东西拿去里间,让喜娘用新送来的香粉敷面,然后捧着一早熨好的一大一小两套衣衫和一顶插着花的幞头回来。
袁二夫人接过,又急忙赶回韩府,这身衣裳是新郎出来迎亲时必须身穿的。
陈氏则回了前面招待过来过来恭贺的女眷们。
太阳越升越高,顾氏的心情随着喜娘的装扮越来越重,耳听得外面的声音越发的热闹,她努力压制了几个月的情绪,在这一瞬间猛地爆发。
顾氏忽的推开喜娘,拎着长裙来到静悄悄的小跨院里。
林琪坐在窗边,寂落的看着游廊边那株新栽的紫藤,猛地一身大红喜服的顾氏奔来,她叫了声“阿娘”,下意识的觉得出了什么事情。
她急忙登上绣鞋,跑了出去。
顾氏看到林琪,便一把将她抱在怀里,嘴里喃喃的喊着“珍珍。”
母亲独有的温暖和熟悉的馨香将她团团裹住。
林琪先是一愣,而后背脊放松,展臂轻轻回抱顾氏,低低的道:“我在,阿娘,我在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