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食留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安三娘今天之所以过来,目的就是请教林琪关于香料方面的事情,闻言便委婉便是能否去探望。
钱四娘听了也要跟去。
韩三也怕了潘三娘,怕待会儿再闹将起来,恐怕不太好看。
便想着把两人分开也好,就让大丫鬟玉种带两人去听涛阁。
听涛阁里,有林琪珠玉在前,崔二娘也小露身手。
虽然不是一气呵成的点茶,但她手持精致的银茶匙细分,每一下都又稳又准,绘出来的图画更为层次分明。
林琪和崔十一等人来到桌边,看过之后都叠声称赞。
崔十一瞧着心痒,索性也点了一杯。
这是林琪第一次见她点茶,虽然也是一气呵成,但明显她更喜欢顿挫转折,画的边缘线条更重一些,图也更抽象简约。
瞧着别有一番雅致。
韩四转着脑袋,左看右看,觉得这几人都好厉害。
崔二娘见她骨碌着眼睛很是有趣,便把自己分的那盏茶递给她。
韩四立刻宝贝的接过去,目不转睛的盯着看,都舍不得喝。
崔十一则是耿直的把茶推给崔二娘子,道:“你尝尝我今日火候如何?”
崔二娘端了茶要喝,就见立在门边的枣儿进来回禀,安三娘和钱四娘来了。
林琪闻言,有些诧异的看崔二娘和崔十一。
崔十一赶忙摇头。
她跟那些贵胄家的娘子可不熟悉。
崔二娘倒是知道这两人,但大家社交圈子不同,也都没有太多往来。
林琪起身去门口迎接。
韩四误以为林琪不认识两人,忙跳下椅子跟了过去。
从次间到正门的路程比较短,林琪步子不慢,韩四只能用她最精简的语言把安三娘和钱四娘出身极排行以及关系简单的说了说。
因着贵妃娘娘的缘故,林琪对安家了解还算明白。
知道安三娘虽是庶出,但安家女儿不多,汪氏性子又很厚道,她在府里养得比之嫡出也不差什么。
至于久居颍昌府的钱家,因着与韩家几房没有姻亲,又交情了了,林琪早前看资料时,只扫过一眼。
知道钱家挺点背,同样都是跟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贵胄,钱家只是在如今皇帝上位之时,没太坚定的站稳立场,结果被皇帝记恨,上位没多久就被明升暗降,全家都弄去了颍昌。
那时钱老太爷还在世,痛定思痛,深刻反省错误,仔细揣摩皇帝心思之后,率先投靠了名声不显的定国公府,如今已然是明晃晃的贵妃党。
林琪朝韩四点了点头,算是道谢。
枣儿高高撩起帘子,才刚走到门口的林琪便看到立在门口的一粉一青两位小娘子。
林琪快步上前,笑吟吟的行礼。
韩四忙紧跟着。
安三娘与钱四娘回了礼。
照比一早问过荷香的安三娘的淡定,钱四娘倒是有些惊讶。
没想到林琪的年纪竟然如此的小。
林琪请两位入内,并在两人抬眼四顾时,请两人入西次间,又道:“我有两位好友同在此处品茶,还望两位莫要介意。”
安三娘笑得温婉,柔声道“不会。”
钱四娘爱说笑,立刻回道:“本就是我们唐突,没打招呼便来你这儿,若是介意也是人家挑我们的理,哪有我们反怪人家的?”

林琪微微一笑,对钱四娘印象不错。
屋里,崔二娘和崔十一闻声已经起身,待到安三娘和钱四娘入内,便屈膝行礼。
几人一番契阔,分别落座。
林琪见旁人手边都有一盏分好的茶,倒也不好让丫鬟给两位上茶,又不能劳烦崔家两姐妹。
没法子,只得再度上阵,点了两盏来。
接过茶盏,安三娘和钱四娘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在对方眼里发现了震惊。
崔二娘和崔十一相视一笑。
茶过两盏,又说了些话,大家逐渐熟悉起来。
安三娘婉言表示,改天若是有机会能否来请教林琪调香方面的问题。
林琪瞟了眼眼睛晶亮的韩四,笑道:“自然可以,只是我平日回府时间大多不定,你若过来,回去怕是有些晚了,倒不是你我来回传书更快,也更便宜。”
“我也只是一些小问题想不通,你若是忙,那便算了,”安三娘有些不好意思。
“你太客气了,”林琪笑道:“香之一道本就不能自己埋头苦钻,只有多与旁人交流,才能吸取经验,更加进步。”
“这样,那我回去整理一下,让人捎来,”安三娘脸颊微红,语音温柔。
林琪满口答应,深觉这位安三娘竟然比顾家四表姐还要内秀。
崔十一喝完茶,捻着梅子啃了会儿,觉得有些饿了,便道:“琪姐儿,今天府里开席,黄嬷嬷不会什么也没做吧?”
“怎么会?”
林琪笑道:“我肠胃不成,席面上好菜我是没有口福的,嬷嬷给我单独备些清淡的。”
崔十一便道:“不知嬷嬷可有备我们的份,若是有,那我们也留下。”
“那你可没口福了,”林琪笑着看了眼雪姣。
雪姣便去了小厨房。
崔十一嘻嘻的笑,又跟崔二娘道:“你不知道,琪姐儿这儿的嬷嬷做吃食特别好吃,就是素斋也比旁的大鱼大肉好,我敢说从小到大就没吃过比这更好的。”
崔二娘笑着打趣她:“既如此,那为何哄明嬷嬷总做腌酸笋?”
崔十一呵呵的道:“那不是腌菜吗,我说得是其他。”
在座几人全都笑而不语。
安三娘心里有些轻松,如此也免了再与潘三娘碰头机会。
她瞅了空,让跟前的丫鬟去花厅告知韩三一声。
外面,太阳越发高悬,顾氏见宾客已经来齐,便悄然来问齐氏能否开席。
齐氏看了圈四周便道:“若齐整了,便开吧。”
顾氏便退去外面招呼。
花厅侧面是花费了好些天才搭建起来的花棚,上面爬山藤缠绕,其中密密夹着莹白怒放,花蕊嫩黄的葱兰。
阳光热烈的倾洒而下,却被枝蔓挡在了外面,只能从缝隙漏下一点轻轻浅浅的影子。
靠近外围,则是一丛丛怒放着鹅黄花瓣的四季海棠,其下衬着大大的白瓷花盆。
头上白花黄蕊,脚边黄花白底,两者虽然不同,但颜色和谐,四周时有幽香浮动,乍一看便有置身花海之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