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过端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甲靠向门边,几近耳语的道:“前两天,我偶然听说,雅兰坊的东家深居简出,一应事务都是让丫鬟过来传达,旁人根本就没见过她真容。”
林琪有些惊疑的看他。
“王正琨派了人盯着,可一直没守到人,”李甲道:“我怀疑,这位东家不方便现身人前,也许是个娘子,或许还是大户人家的娘子。”
林琪垂下眼。
这个,她是认同的,但也不全认同。
能跟三皇子牵扯上的,不是贵胄便是高门,那样人家的小娘子,有钱的未必愿意这么辛苦,愿意做这些的,想要出人头地的,大约也不会有那些银钱。
再有,雅兰坊是从无到有的,她一介妇孺怎么跨出重重院落,去外面跟商贾打交道的?又怎么跟三皇子搭上线的?
思来想去,林琪觉得,最有可能的是三皇子的妃妾,为了争宠,才想出帮他敛财的主意。
李甲又道:“姑娘常与那些小娘子接触,能不能想法子打听一下,有谁在四年前突然的性情大变,比如从前喜欢女红琴艺,一下子改为喜好文章,并且语出惊人,文采出众,出口便能成章。”
“我去问问看,”林琪眼神怪怪的看他一眼。
要是真有,那八成是文曲星下凡,要不就是鬼魂附体,反正绝对不可能是常人。
想到这儿,林琪灵机一动,顿时有些不自然起来。
李甲见林琪表情微变,一想便明了,她每日里都去道观,想来没有时间,便道:“要是不成就算了,这边一开张,过不了多久她就会坐不住。我让人盯着些,总能抓到她尾巴。”
“我也试试吧,咱们两边一块来。”
林琪觉得,不论高门大户的小娘子,还是三皇子的妃妾,他一个平头百姓都没法子打听清楚,还是她更容易些。
又闲话几句,楼里跑出个伙计,直奔李甲而来。
丹霞一把扯了帘子,把车厢遮了个严实。
李甲一拱手,转过身朝伙计走去。
林琪轻扣两下厢板,孟大郎一扯缰绳,顺着已经空出来的大路往前驶去。
又过几天,便是五月初四,韩家大姑奶奶和四姑奶奶刘韩氏归家。
众人团坐一堂,笑吟吟的说话。
刘韩氏一头钗环珠翠,坐在养了几个月才有脸见人的夏氏跟前,一脸炫耀的斜睨大姑奶奶张韩氏。
半月前刘二老爷官升一级,加封光禄大夫,照比张韩氏官人做了近十年的八品修武郎,她的得意几乎要爆棚。
张韩氏一早就认清了两人的不同,她认命也知足,在面对两人的差异上,她十分淡然。
刘韩氏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十分不甘。
韩老太君还记得被刘三郎带来的,巧言令色的程豫章,便问她,“我听说三郎今年没下场,到底怎么回事?”
这话一出,张韩氏便立刻蔫了。
“临下场前,得了风寒,躺在床上没起来,”张韩氏有气无力的解释了句。
“怎么这么不小心,”韩老太君皱起眉头,“莫非是被别人带累了?”
夏氏扫了韩老太君一眼,心里嘀咕,她一早就说了,不是亲娘跟着,旁人定然不成,老太君还骂她乱说,要是女儿留在这儿,三郎这会儿定然已经是进士老爷了。
张韩氏叹了口气,没有说话。
此时再说带累不带累的也是晚了,那晚小厮都被赶了出去,偏儿子自己也记不住那晚到底是谁提议临风饮酒的了。

这时候再追究责任,不过是无端得罪上峰罢了。
屋里出现短暂的冷场。
齐氏看了眼下首的两个儿媳。
伍氏立刻笑着打圆场:“不是都说好事多磨吗,三郎年纪小,人又聪明,若再多出一年钻研文章,没准明年能捧个状元回来。到时候打马游街,岂不更加风光?”
“那可就借二嫂吉言了,”身为望子成才的母亲,这话谁都爱听,刘韩氏立刻眉宇舒展,露出笑容。
金氏慢了半拍,索性也就不说了。
伍氏便和刘韩氏说起了旁的。
顾氏垂着眼,秉持少说少错的宗旨,盯着脚边的裙摆,全场沉默。
待到回到听涛阁,她才跟芸心道:“程家小郎怕是也跟着着了寒,这才榜上无名的。”
芸心见顾氏到现在还记挂着程豫章,生怕她真是被哄得动了心,便转成忿忿的模样道:“从打上次来过之后,连个信都没有,又不是隔着山山水水,想来人家也未必想着咱们,奶奶又何必记挂着他?”
“你这是怎么了?”
顾氏还是第一次听芸心讲这样刻薄的话,不由惊讶。
芸心摆手,让屋里的人都出去,压着嗓子把他胡扯林琪与他有婚约,林琪又和他冲突的事讲了。
顾氏又惊讶又气怒。
“他怎么能这么说?子衡可什么都没许他。”
芸心忙趁机上眼药:“他这种无赖哪管那些,只要瞧着一点机会,就恨不能立刻赖上,咱们姑娘是精美瓷器,他是破瓦罐,若是被他沾上可了不得,奶奶以后可不能不防。”
顾氏连连点头,道:“下次他再来,便说我不在,直接把他打发了。”
顾氏吓得不轻,生怕他再借机坏了林琪的名节。
芸心目的达到,心情舒畅的去端热茶。
黄嬷嬷跟着一块过来,道:“我另做了几十个肉粽,要送去崔公子那边,奶奶可有什么吩咐?”
顾氏忙让雪晴把早前做好的两套夏衫拿下来,让一并送过去。
傍晚时,韩守奕一头大汗的跑进来。
顾氏忙把他扯过来擦汗,见他眼睛不时的往上瞟,便让人去楼上把林琪叫下来。
这些天,林琪被云阳子揪住调配香料,准备开炉炼制新的丹药,每一天出来进去都是顶着星光的,难得因着过节,女眷不好出门,才被放了回来,这会儿正在楼上补觉。
没多会儿,林琪泪眼朦胧下了楼,韩守奕巴巴跑去跟前。
林琪抬手,落在他肩膀上拍了拍,有些不太甘心的道:“你这个子也蹿得太快了。”
顾氏道:“是你长得太慢,奕哥儿是个男孩,跟你一样以后可怎么好。”
林琪瘪瘪嘴,没敢发表意见。
紫霜带着杏儿冬儿等人把热气腾腾饭菜端上桌,但显然,在座的三个全都不敢兴趣,只对着那一碟子粽子使劲。
黄嬷嬷知道林琪吃得挑,一早用线绳做了标记,红色的是枣粽,赭色的是熏肉粽,黄色的是蛋黄粽,暗红的是豆沙粽,绿色的是被竹叶水浸泡过过才上笼蒸的清粽,还有大杂烩的竹蕈肉黄粽。
林琪喜欢豆沙粽和略带清甜的清粽,顾氏却觉得女儿就是不喜吃肉才身弱体单,硬是塞了个竹蕈肉黄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