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不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睁者一只眼睛做梦;超越世俗,但不以它为敌。
——[美]乔治•桑塔亚那
上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冷月**得到王禹浪先生的“教导”,至今铭刻于心,不敢淡忘。
事情是发生在一次学校关于社团建设的座谈会上,那天冷月正好要去CC空间,发现素教一楼有一些人坐着那里好象开会的样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就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正是王禹浪先生在讲,细心听下去。不一会,冷月心中有了一种不安,暗自叹到:“王先生到底要教给我们什么?好象这是溜须拍马,投机逢迎,互相利用,各得其惠,行贿受贿,心安理得?”(诚然,这并非王先生本意,只是冷月推敲出的一些东西,无中伤之意)也许我这话说的,是有点尖酸刻薄。总之,四个字,“人心不古”呀。
这就有人问了,冷月怎么如此说呢?
那我就先把王先生说的话大体概括一下。
“在社会上,要办成事情,要学会‘利用资源’,就拿兰峻来说,他就利用了我这个‘资源’,前几次见面,帮他批改文章,最后,拿着自己出的书来找我。我就让我带的学生买他的书。”
在一般人看来,这好象没有什么毛病,那我们就做一个引申。
社会上的确有这种“利用资源”的论调,大家要往上爬,就得有一个很好的“人脉”,然后利用各种关系,办成一些事情。如,有一个公安局的朋友,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一个做交警的朋友,开车违规,就可以少罚点钱;有一个法院的朋友,就可以在打官司的时候有优势;有一个税务的朋友,就可以少交或不交税……等等这些(不是我瞎编,央视的诸多节目常有这样的报道,虽然节目里有一些报道是很暧昧,但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一会事)。
先说,被利用方。
那认识一个做老师的朋友,就可以“多卖一些书”了?交警的职责不是“少罚钱”,法官的职责不是让谁“打官司的时候有优势”,警察的职责不是“隐瞒事实”。那老师的职责就是“卖书”了??
四个字,“滥用职权”!
学校里这样的事情其实很多,我还知道某学院的一个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推销自己写的“散文随笔”性质的书(注意,不是“教材”),说是“考试出这上面的东西,大家卖不卖随意。”有这种事情,真是哭笑不得呀。(此事,听N位朋友口述,应该不会有错)
诚然,王先生卖书的时候,也说的“随意”,但他带的学生要想有好成绩,就得给王先生一个“面子”,那这“随意”二字,还有价值吗?
再说,利用方。
“能力”之说,现在有很多解释。社交能力也是其中一种。而个人认为,这种能力,有之不确定性。我现在还无法搞明白,它的性质。多交一些朋友,是好事,有句话叫“多个朋友多条路”,遇到一些事情,需要朋友的帮忙,自然也无可厚非。

人情的事情,不大好办,究其原因,我想是一个度和心态的问题。古语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一种以物喻情的手法,它并不是要教导我们怎么去做,而是教导我们一种心态。
交往,不要有所求,利用朋友,非君子所为。求朋友做事,双方有默契,自然是好,但若为了增进所谓的“友谊”,求所谓的“面子”,以损失或榨取“第三方损失”,为代价,则未免令人发指。
(此处为泛泛来说,且勿对号入座。)
三说,经营和资源。
结合上面所说,现在往往把一切都看成“经营”,为了“经营”自己,无所顾及得去利用自己周围的“资源”。是的,现在很多人都在这么干,很多人还盲目地支持这种“经营”。一时间此类图书层出不穷,如《厚黑学》之类。这使得我想起了美国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看来的确是改革开放了呀。
那些经营者谈自己“就像在谈商品,试图用尽一切乐观主义的广告手段把商品兜售给注重实利的消费者”,他劝我们接受他自己,“就像在推荐一种具有高额利息的长期投资,并保证我们只赚不赔。”明显是一种“市侩哲学”。(此段括号内为文艺批评家亨内克评价威廉•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时,所用的语言。)
掌握“资源”的人,也是自视甚高,以为这就是我的“资源”,想要别人来“利用”,这就有“以权谋私”之心了。当然,贼心是有了,但贼胆有没有就不清楚了。
利用者低声下气,被利用者心安理得。小到求人办事,大到行贿受贿。这就只是“贼胆”的差别了。
人是“资源”,人情被当成了工具,以一方或双方利益为准则,有意识得不顾或榨取第三方利益,还在社会上被堂而皇之得宣传。这样的一个时代还不令我们可悲吗?
记得寝室的兄弟的话,“在没有给我一个终极原因之前,我不承认对错,我的心里只有善恶,这就是我的标准”。
可能有很多的朋友,认为我小题大做,幼稚理想。
于是,我便对他们拈花微笑。
也许是累了,也许是有意回避,也许是眼前的世界令人眼花缭乱;总之,人们不再去关心“神圣”的问题了。
剩下的只是一声哀叹:人心不古呀!
2005年8月14日星期日
欢迎您访问君子堂,7×24小时不间断超速小说更新,首发站!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