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节 品风茶楼(4)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道“茶道”这门艺术,我国自从春秋战国以前就已有之,领先了我们的邻国日本和朝鲜达数千年之久,一直到了唐代,“茶道”才传到日本,朝鲜稍比日本早一些,却也十分有限。
毫无疑问,世界的茶文化根源在中国,可笑东洋倭寇不过是从中国学了一点皮毛,就敢大言不惭谈什么“道”。而韩国人更是无耻,干脆说什么“茶是从韩国传到世界的”,让世人笑破了肚皮。
半晌,只听那只铜壶中传出沉沉的水沸声,悟性缓缓的撤回左手,将铜壶放在桌上,原来,他竟在和葛逸谈笑之间,以左手轻托铜壶底部,用法力化成火焰,不声不响的,将那一大壶水煮沸了起来。这一手真是神奇,葛逸暗道大开眼界。
那悟性提起铜壶,慢条斯理的向两只茶盅注水,将茶盅的里里外外都清洗了一遍。然后取出锡制茶罐,每盅分放一捏茶叶,再将沸水注入盅内。葛逸这厢目不转睛的盯着他的每一个步骤,以为到了此时,便可以一品茶香,不想悟性老僧笑着制止。他拿起葛逸面前的茶盅,用盖子挡住,将盅内茶水全部倒入一侧的水桶之内。然后再次提起铜壶注满。葛逸心说这下子总可以喝了吧,不想刚要伸手,又被那老和尚笑着阻止。只倒第三次注水,悟性才向葛逸做了个“请”的手势。
葛逸拿过茶盅,不等揭开,就已经闻到一股清芬的茶香扑鼻而来。悟性老僧道:“葛小友请用,这是来自洞庭东山的极品碧螺春。老衲怕小友喝不惯我佛家的茶叶,特让莹儿拿些平日里珍藏的茶叶与小友共享。”
这老和尚考虑的很周全。他所说的佛家茶叶,是有来历的。比哪福州"方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悒湖含膏"、洪州"西山白露"等名茶,皆是由各大名寺出品,不是凡人所可以日常饮用。但今天他不免有些过虑,对于葛逸来说,哪里能喝出这些名茶的滋味,平日里他也喝茶,不过是为了解渴而牛饮。近年来道术略有小成,对于这口腹之物更是没有太多的讲究了。只不过今天见悟性谈起茶道,不得以故作风雅罢了。
悟性再作一个“请”的手势,端起茶盅,轻轻揭开盖子,浅浅一抿,吟道:“从来名士能品水。”
葛逸有样学样,也轻轻一抿,接道:“自古高僧能斗茶。”说毕,二人相视大笑。
这两句诗出自当年的扬州八怪中的郑板桥,二人此时说来,颇有相互吹捧之意,但爱茶之人最怕没有知音,若一为品茶名士,另一个牛嚼牡丹,不免无味之至。
且此茶入口,果是不凡,醇而不浓、酽而不涩、回味隽永,颇有唇齿生芬之感,茶是原因之一,但对于沸水火侯的掌控、泡茶的手法,无不是决定这茶水味道的条件。连葛逸不长于茶道之人,也能感到老和尚的技艺非凡。深得佛家茶艺之三昧。
此时悟性见葛逸虽出身贫寒,但今日应对得体,意境高洁,不免心中暗喜,此子不但道术有成,来日不可限量,且机灵善变,能以弱胜强,在古墓中打得实力明显胜他许多的魔教唐飞一败涂地,虽手法用的有些龌龊,但和魔教中人,也不必讲什么正大光明。
自此,茶过三旬。
葛逸道:“大师约晚辈前来,不只只为品茶吧?”
悟性笑道:“老僧也是想谢过葛小友那日将劣徒救出魔窟之事。”
葛逸笑道:“举手之劳,何足挂齿,有今日大师一杯清茶,足抵那日微末之功。”
悟性见他年纪轻轻,却毫不居功自傲,且为人洒脱,颇有佛家所讲的“放下”之意境,更是难得。
成功而不自居,创造而不占有。说的容易,真要做到,自古有几人?
见饮茶数盅,气氛正好。悟性道:“做人一如饮茶之道,茶中讲求色、味、香,作人须得善、正、真,葛小友以为然否?”
葛逸暗道:“戏肉来了。”当即正容答道:“前辈说的正是。我辈修行中人,更是将这做人之理做为修行首要,而修行之目的,也无外乎求诸已身、平衡外物,否则,即使法术通天,也不免落入魔道。”这几句话,在当日道玄子授业之前,便要葛逸牢牢谨记,至于修行界的大大小小的戒律,道玄子却并未强调,能清正做人,自然可以万事不斜不偏了。

悟性点点头道:“正是。无论是修行或是出家,并非不管人间琐事,一心苦求得道飞升。佛祖尚须降魔除妖,何况我等。世间因果功业,才是我辈中人最大的挑战和修行。”葛逸点头称是。
悟性又道:“不知葛小友可曾听过‘世间盟’这个组织?”
葛逸道:“略有所闻,曾听家师提过,这是一个由修行前辈主持,组织一些愿为世间正义出力的散修之士,自觉维护人间纪律,清除长住凡间却出来作恶或是行为不端的异类或是修真之人,以宏扬修行戒律,造福天下。家师对这个组织极为称赞,亦很是推许,告之晚辈若是他日有缘相识这位前辈,必持弟子礼。”
悟性微笑道:“道玄真人太客气了,老衲便是这个组织的发起之人,家师尚在之时,便告之老衲,入世才可出世。”
葛逸猛的想起一事,忙问道:“有一件事,晚辈曾听天下风传,今日与大师甚欢,想冒昧问上一句,如有不敬之处,希望大师不要怪罪才好。”
悟性笑道:“老衲知道葛小友想问何事,好奇,乃是人之常情,何罪之有?既然葛小友亦对此事好奇,老衲当如实相告。”
葛逸大喜道:“如此多谢大师了,那位‘老前辈’和大师有师徒之义么,他可还在人间么?”
悟性收起笑容道:“他老人家确定是老衲的授业恩师,也早于几百年前早已仙去,传授老衲佛法修为,皆是梦中相见。世人总爱人云亦云,说他老人家尚在人间,不过是以讹传罢了。”
葛逸禁不住有些黯然,毕竟他从小在电视剧中看过那位老老老老老前辈的形像,而做为他那一代人,有几个不喜欢这位老前辈呢,一厢情愿的,当然希望那么老前辈还能现身人间,游戏风尘,逞恶扬善。这位前辈的存在,并不仅仅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更代表了,无数人,包括修行人和普通人心中最美好的愿望。
葛逸修行道法,因病所逼固是最重要的方面,他也希望,有朝一日,能见一见这位传说中的神仙人物,哪怕只听他一句教诲或是一句戏言,便也心满意足了。今日见到他的传人,亲口证实那只是个美丽的愿望而已,虽心中早能猜到结果,也不由得失望不已。
那位老老老老老前辈是谁?呵呵,你还没想到?那首“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歌谣早已传遍了大江南北,神州大地。他一把破蒲扇,一件百衲衣的形像,早已为天下人所熟知,对了,就是那位前辈。
悟性接道:“而老衲身为出家之人,本该少管些闲事,组织这‘世间盟’,也有秉承他老人家意愿的想法在内。对老衲本身,更是绝大的修行与考验。”
葛逸站起身来,向悟性深深一礼道:“大师能上体天心,造福人间,将世间业报一肩承担,葛逸替天下苍生多谢大师了。”
悟性老和尚并没推辞,坦然受了他一礼,葛逸这一礼代表的是天下人和修行人,敬的也不只是悟性个人,还有他身后那位老老老老老前辈以及在世间盟出过力的修行之士们,所以,悟性当之无愧。
“那么大师今日叫晚辈来,可是想晚辈也加入‘世间盟’效力么?”为悟性这种牺牲自我,成全天下苍生的行为所感动,葛逸不再绕圈子,直截了当问道。
一个修为如此之高的人,还是个出家人,不再努力增强修为,争取早一日上闻天道、白日飞升,却牺牲了许多的时间、担当世间福报,只为换取许许多多不相识之人的平安,这是何等的胸襟。
“正是。”悟性道:“老衲希望你不仅能加入世间盟,更希望你能为这个组织多多出力,承担重任。”
葛逸只觉得民、胸中热血沸腾,能和这样的修行前辈一起为了世间苍生而战斗,那是何等的荣耀。当时再不犹豫,躬身朗声道:“葛逸愿意加入世间盟,受盟规约束,作马前之卒,鞠躬尽瘁,万死不辞。”
悟性十分欣慰,连连点头,低声道:“既然如此,老衲便可卸下这盟主之位,由你来继任了。”
葛逸猛的抬头道:“什么?”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