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六甲镇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密宗的“大手印”,则是一种表达众佛众生的神态和动作了,佛有多少个动作,就有多少种手印,佛有无数种动作,就有无数种手印。(千载中文网www.xiaoshuodaquan.com)
这种法术历来之有口诀而没有招式。
因为用不着。
到了“我即是佛”的境界,就算是抠抠鼻孔、捉捉虱子也是“大手印”了。
法力高了,眼力高了,领悟多了,这“手印”也就多了。
所以几百年前西藏密宗的笈多大师平生只练这一手神通,苦修八十年,练到极处,打尽天下修行界高人却很少有败绩,最后还凭这门法术白日兵解,实在是可敬可佩。
正是“一门通,门门通”的道理。
可见其大神通,更有大智慧。
以上不厌其烦的介绍这几种法术,实在是因为在咱们的“葛小真人”在达不到“天道”境界之前,还得靠这几手混饭吃的。
却说葛逸冷眼观看角落里的这位装饰古朴的老者,问道:“喂,这么愣着做什么,你的小弟们不行了,你当老大的不是出来找场子的吗,咱们先自我介绍一下吧,我叫葛逸,你怎么称呼?”
“唉——”这位不知道是什么习惯,说话前总是喜欢先叹息一声,苦大仇深的身世益于言表。
“看来跟我是一个阶级,根红苗壮的三辈贫下中农啊,我是不是先把爷爷和老爸都是农民这事跟他说说,先拉拉近乎,问明他的身份,这有什么宝贝,再一板砖(符)飞过去……”他这正胡思乱想的当,老者又说话了。
“请问法师是密敦教哪位上师门下?”老者不答反问。
“呵呵呵,家师是……早已不问世事,隐居在山门,这个,不提也罢”让人家知道连师父的名号都不知道,那多丢人啊。难道能说:“啊,不好意思,我还没问呢。等下回我见到那个老家伙问问然后再告诉你吧。(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友上传章节,千载中文网特此申明)”传出去不得让天下修行人笑掉了大门牙。只好一言代过,反而装出一副高人的样子。云里雾里的,全是车轮子话,说了等于没说一样。
那老者反倒没有怀疑。
接着说:“先前不知是密敦教的真人驾到,刚才小的们多有冒犯之处,请法师多多担待。”说完转过身来,深施一礼。
葛逸心中不快:“因为我是密敦教的,所以就前据后恭的,我要是没点本事,刚才不把我吃了,你这老小子在旁边看了半天,小弟们不行了,你才出制止我,哼。唉,算了,人家认错了,老道说得饶人处且饶人,他说的总不会错的。”
“呵呵呵”想到这,葛逸不由一笑:“算了,反正它们也没能伤到我,倒是它们,被我伤了灵体,没问题吧?”
“不敢,不敢。”老者说:“此地是尸地煞的阵眼,过几日子自会无事。”
“那就好,”葛逸点点头,忽觉得不对,总是让人家问,太吃亏了:“请问老人家怎么称呼?”
不管对人对鬼,都应客气点。
“几百年匆匆而过,皮囊已死,世俗之名,老夫弃之已久。法师呼老夫“无头”便了。”说完又是一叹。
“这老家伙比我还狡猾,说了等于没说。”葛逸心里暗气:“得下点猛药才行。”
“那好,请问无头老先生——怎么这么别扭呢。”葛逸道:“何故几百年尚不去投胎做人,在此祸乱人间,当三界法规不存在么?”
“岂敢,岂敢,真人有所不知。”老者说:“老夫即出来与真人相见,自是想向真人说明前因后果,真人自会明白一切。至于几位学子的死,错不在老夫与小子们。且老夫有一事相求,如能蒙真人见怜,自有宝物相赠,作为酬谢。”
“好,且请道来。”虽然这么文邹邹的说话不太习惯,但没办法,这是入乡随俗,以前和老道在一起,他也是这么说话,还算是能应付。(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友上传章节,千载中文网特此申明)
更何况咱们葛小真人哪都好,就是这小农意识太严重,一听说有宝贝相赠,双眼都放光了。
这是咱中国人的通病,也不独葛逸一人如此。
“唉——”老者照例还是先叹息一声,接着说起了他的身世。
老者本是明未清初李闯王手下一位文书,后来因李自成手下大将军李岩看中其才华,于是从李自成手下要了过来。
世人熟知的那首帮李自成打下了天下人心的儿歌:“……吃他娘,喝他娘,开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说是出自李岩之手,代笔之人实是此人。
当年李自成打下了北京城,李岩和此老实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李自成也没能摆脱自古农民起义的那个规则,以为天下坐定,不思进取,自已每日沉迷于陈园园的美色之中不能自拔不说,还纵容手下群臣如牛金星等更是在北京城里抢男霸女,争夺财产,大失人心,以至于原本一支钢铁之师,没有败在打江山的路上,却一昔之间,自毁长城。

都说是因为冲冠一怒为红颜,后人把吴三桂勾结满清、李自成争战失利、满清人乘势进关之责任压在一个小女子身上,她又哪里担当的起?这个罪名背了几百年,是何等的不公。
长的美,又不是她错。
后来李岩受牛金星等人的排挤和诬陷,此老就苦劝李岩早日全身而退,奈何李岩愚忠,说之无益。在李岩受李自成“降旨”赐死的前几日,他本可从容自去,却无意中搅入了一场宗教阴谋。
当时还是明末,西藏也只是名义上是大明的领土,朝庭派一个“节度使”,实行名义上对西藏的占领。
这个“节度使”大多都是得罪了朝中权臣,或是不得皇帝的宠,不然谁愿意去那边境苦寒之地,受苦受累,又没什么油水可捞,还得每日与西藏实际上的领袖、拥有大量私人武装的“土司”打好关系,虚与委蛇,每日周旋于教派纷争中,实在是让朝中久居江南繁华都市,每日依红偎绿的大臣集体怕怕。
李自成打下江山,虽然没能做的了几天的皇帝,但西藏方面的代表为了表示尊重与承认,还是要请一位新的“节度使。”
定下了江山,牛金星等人自是看此老和李岩一样,是自已权力的“绊脚石”。
于是向李自成建议,可以派此老与西藏方面的代表一起,共付西藏,全权代表新政权,在李自成看来,让这个忠心耿耿又碍眼的“眼中钉”来办这件事,实在是不二人选。
和此老同行的,是西藏红教的首席大喇嘛。
他有一个权力,就是在活佛转世,找到下一个灵童前,保管那个像征活佛地位的红教无上信物——大悲胎藏生曼荼罗指环。
俗称“镇灵环”。
而在这时,远在西藏的红教内,一场夺权的阴谋开始了。
在当时,西藏佛教密宗共有四个派别:红教、般若教、白教、黄教。自有藏传佛教始,这红教就长期占据着第一教派的位置,教徒最多,势力最大,影响最广,就连土司本人,也是红教的信徒。而红教的领袖------活佛,更是整个西藏的精神领袖。
另三个教派早想取而代之。特别是长时间排名第二的般若教。
而按照红教的教规,活佛座下设四大喇嘛,地位排名按照一二三四由大至小。也就是说,如果活佛不在时,第一大喇嘛可以行使活佛之权,以此类推,第二大喇嘛权力就是可以在活佛和第一大喇嘛不在时全权代理教内各种事宜。
教内权力排名第四的大喇嘛乘第一大喇嘛不在之际,勾结般若教,杀死了第二和第三喇嘛。自立灵童,由他掌权,成了实际上的幕后活佛。也先叶赫那拉氏几百年就玩起了“垂帘听政”的把戏。
可是第一大喇嘛一日不死,大悲胎藏生曼荼罗指环一日不到手,就会有人不认同他的地位,他就一日不会安心,于是在一行人返回西藏的途中,忽起伏击,将大部分人杀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一番苦斗,作为众矢之地的大喇嘛明知逃生无望,反倒是此老却不是众逆党目标。临死之前,大喇嘛将指环交给老者,希望他可以有朝一日,手持指环找到真的灵童。还红教教众和西藏教徒以真相。
最后,费尽心机,老者只待数人万里逃亡至松江之畔。
没想到才逃出狼窝,又进虎**。此地当时是少数民族的聚积地,民风彪悍,盗匪横行。
一行人在此地被一伙强盗所杀,众人无一幸免,还好强盗不认那指环,只劫走了金银。
镇灵环的其中一项能力就是可保灵体不灭,老者深感有负所托,于是凭一口怨气,将自身与众手下寄身于指环之中。等待有缘。
而此地原来本是强盗们杀人抛尸之地,怨气极重,形成了所谓的“尸地煞”。
这镇灵指环本身可吸收附进的灵体,威力更是明显,普通人哪里看的见?
后来盖成了此楼,工人们将指环盖入这贵宾楼的地基之下。
这指环怨气太重,即是泄了一丝丝,也不是普通人所能受的了的。
于是一些心志不坚之人,在受到打击之下,在此倾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经此一役,西藏密宗红教一蹶不振,再也无法和般若教相抗。
也正因为这枚指环,葛逸日后远赴藏边,与各种势力,展开了一场轰动天下的大战。那就是后话了。
这就是“鬼屋”所有的经过。
当老者讲这一切讲完,天色马上也要转亮了,一整夜的时间,就这样在惊心动魄的几百年历史与宗教阴谋中渡过了。
按理说听到这,听者出于礼貌总得表示一下惊奇吧。
可咱们葛小真人可没想那么多,急迫了问了句:“那镇灵指环现在何处。”
老者微微一笑,颇有阴谋得逞的味道:“就在此处,你看。”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