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封侯镇远(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日清晨,战枫随孔贞运上朝。
战枫与孔贞运两人至午门下轿,孔贞运直接入太和殿,却着战枫在午门外等候。
按照朝规,战枫无官职在身,非皇帝征召,是不得上朝的。
过了半个时辰,方才见一宦官出了午门,大声道:“战枫何在?”
战枫上前半步,道:“草民战枫,见过公公!”
那宦官态度倒是十分和蔼,道:“皇上有旨,宣战枫上殿见驾!随我来吧!”
战枫随着那宦官一路来到太和殿外,那宦官道:“你自己进殿见驾吧!”
战枫低声说了一句,“多谢公公了!”便昂首走入了太和殿。
战枫一走进太和殿便扫视了一眼,崇祯皇帝朱由检高高在上,其余也有近百的官员分列两旁,虽有百人之多,但在宏伟壮阔的太和殿中,却显得十分稀疏。而战枫唯一认识的吏部尚书孔贞运正站在左首的第四个,右手的几乎全都是穿武将服饰,看来,大明朝廷还是以文官为尊,不敢完全相信这些手掌兵权的武将。
战枫在近百道注视的目光中,走上前去,暗中叹了口气,跪倒在地大声道:“草民战枫,磕见皇上!”
朱由检今日看起来倒是和颜悦色,柔声道:“战爱卿,平身!”
战枫站起身来,朱由检身后的一个宦官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黄绸圣旨,不带丝毫表情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西北壮士战枫,本为布衣,然公忠体国,先为吾大明收服异族于塞外,扬威异域,镇守西北于后,功在社稷,利在国家,封镇远侯,赐二品蟒袍玉带,赏黄金百两,御酒三瓶!”
朝中百官除了寥寥数人之外,大都只知道战枫是近段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西北贼首”,如今皇上居然如此看重他,赐二品官爵,这已经是朝中为数不多是几个二品大员,几乎可以六部尚书平起平坐,都纷纷议论起来。
战枫心中一阵苦笑,这个官当得越大,崇祯就越摆明了不会让自己回到西北,但也只得跪下谢恩道:“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由检笑道:“战爱卿,朕已经在内城中收了一座宅子,也就一并赐给你做镇远侯府。昔年班超,率手下三十六勇士扬威西域,西域小国无不闻风而服,今日看来,你倒也颇有班超之风,班超被封做定远侯,你就做朕的镇远侯,日后定要为我大明好好镇守西北啊!”
战枫心道,“你西北都不会准我回去,还怎么扬威异域啊?”但嘴上却只得道:“臣一定鞠躬尽瘁,请皇上放心!”
朱由检挥了挥手,道:“战爱卿,你先入列吧!”
战枫左右看了一眼,甚是尴尬,不知道该站到哪里去,以战枫老脸之厚,兀自感到一阵脸红,偏偏又在这太和殿上,不好找人询问,这该如何是好?
还好刚才宣旨那宦官看战枫一时没动,顿时明白了战枫的困境,走下来为战枫解围道:“侯爷请随小的来!”
朱由检不动声色地看着这一幕,不由心中暗暗失笑,却没有说话。
战枫随着那宦官站到了右首的第四排,心中一阵骇然,站在自己前面的,居然只有区区七八人而已,看来这次崇祯皇帝倒是挺大方的,下了血本在自己身上了。
朱由检自然不会知道战枫心中的念头,朗声道:“诸位爱卿,满清鞑子大举来袭,朝中就此事也已经商议了还几日了,但到如今还是没有一个结果,朕心中实在是心急如焚啊!诸位爱卿有何良策?”
朱由检此言一出,整个太和殿中一片死寂,竟然没有一个人出声。
战枫心中虽然知道此战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紧急关头,但终究是初次上朝,自然不会贸然上前说话。但其他的人却均是心中有顾虑,都知道崇祯喜怒无常,你献出的计策若是大合其心意,且又确实可行,被这个皇上采用了,飞黄腾达自然不在话下。但若是出了什么岔子,未能一帆风顺,那最少也是官位不保,重则的人头落地,株连九族,因此,众人心中虽是有万条良策,也无人敢贸然说出来。
朱由检脸色越来越阴沉,殿中虽有百人,都是食大明俸禄的,到了关键时刻,竟无一人敢挺身而出,要尔等何用?随着朱由检脸色的改变,太和殿中的大部分人都低下了头,不敢与朱由检对视,有胆小者更是微微颤抖起来,天子动怒,这一次不知道又有谁要倒霉了,只盼别要是自己才好啊!

眼看朱由检就要发作,站在最前面的一名五十来岁的白须官员上前一步,道:“皇上,请容微臣禀报!”
朱由检脸色稍微缓和了一点,才道:“杨爱卿,你且说来!”
太和殿上的上百官员见到当朝首辅,兵部尚书杨嗣昌出头了,这才都松了口气。
杨嗣昌道:“皇上,满清鞑子与我交锋多年,本来这次确是欺人太甚,居然越过京师,犯我中原,实在是欺负我大明朝中无人,叫人忍无可忍。然与靼子交锋多次,深知这些蛮子大部是出身猎人,弓马娴熟,若以野战而论,我大明军队虽是训练有素,却还是有所不及!”
朱由检和群臣同时点了点头,杨嗣昌这番话倒是真话。
杨嗣昌继续道:“而纵观我大明军队,则强在一个守字!城防之利加上火器之威,方是我大明军队的不二法宝!因此,臣以为,以己之短对敌之长,是为不智之举!想当年,两次宁远大捷,均是依靠城防而胜的!”
朱由检脸上抽嗦了一下,脸色又阴沉下去,提起宁远大捷,不免又想起了袁崇焕,心头大恨:“若不是你们这些人当初嫉妒朕对崇焕太过厚爱,逼得朕不得不杀之,今日又何惧区区满清八旗之兵?”
但这话朱由检自然不会说出来,只是缓缓道:“杨爱卿,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呢?”
杨嗣昌道:“依臣之见,这次满清靼子破长城而入,实为城防不力之故,以臣看来,当先和而后求战!不妨许之以利,先让靼子退回关外。我大明再抓紧筑坚城,以御外敌!现下我大明流寇之患已经消除,大可休养生息,来日再与满清靼子算清今日之帐!若是战况有利,我大明再行步步为营,百里为城,逐步逼进,直逼满人辽东老巢,为大明王朝彻底清除此心腹之患!”
说到这里,已经年过半百的首辅大人脸上竟然出现一种只有少年人才有的憧憬之色。
连战枫都不得不同意,这位首辅大人确实算得上满腹经纶,这个方法,也确实可行,要以大明军队来对付骑射冠于世间的八旗精兵,也只能如此了。但要真的行此方法,所耗之巨也是无法想象的。当初袁崇焕半生心血,也仅仅建了一座宁远城,将满清的前军从山海关逼退两百余里,也将两百余里的国土重收于大明。若真要步步为营,百里为城,那当真是想也不敢去想。以大明王朝现在的状况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难怪杨嗣昌也只能说休养生息之后。
朱由检露出沉思之色,良久之后方才点了点头,道:“此计确实可行!”
连皇上都说可行了,殿上群臣又开始纷纷议论起来,大多数人都点头称是。
顿时又又几人出声附和杨嗣昌的话,更已经有人献策派谁人出使了。
朱由检只是静静地听着,不置一言。
直到议论声慢慢地小了下来,朱由检才将目光投向站在右首最前列的始终未曾出口说过一句话的洪承畴,道:“洪爱卿,你是我大明朝当朝的统兵大将,最近又为朕平复李自成贼寇,兵法娴熟,你又如何看?”
洪承畴用不为人所见的眼光瞟了杨嗣昌一眼,上前一步道:“臣认为杨大人此策极有见地,想要完胜,也只有此策可行!但臣身为大明之将,食大明俸禄,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是战是和,凭皇上一言立决。皇上要战,臣便为皇上出战,誓将鞑子赶回关外。”
朱由检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
战枫却是暗暗摇头,以洪承畴的兵法谋略来看,决计不会看不出已经是非战不可了,只是他心中没有必胜的把握,这才不敢自告奋勇,领军出战罢了,怕若是败了,难以承担那战败的后果。
战枫正自犹豫,该不该上前禀告,但这样似乎又是明目张胆地和当朝首辅唱对台戏,自己刚刚入朝,就得罪了兵部尚书,未免太过飞扬跋扈了一点吧?
朱由检的目光却落到了他身上,道:“战爱卿,你虽是刚刚入朝,但战功也是彪炳,你又是如何看待此事的?”
战枫略略一迟疑,上百道目光都随着朱由检的这一句话集中在战枫一个人身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