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相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月拉起赵茗儿就走,再不走,定被那老板看出异样来。只要回到家中,任她怎么发呆都没有关系的。
“娘子,娘子!”秋月摇着赵茗儿的肩膀,要把那呆滞的眼神、惨白的脸色从她脸上摇掉。几摇之下,赵茗儿的手抓住了秋月的双臂,秋月心中稍安,好了,回神了。不料,手臂上却感觉娘子抓得死紧,嘴里还说着:“秋月,我退了他簪子!他是王,我是婢,可我竟退了他簪子……”
她看着秋月,但是两眼仿佛盯着更远的地方:“秋月,我伤了他……我负了他,我伤了他!”手渐渐松开,垂在身体两侧,又喃喃道:“他必恨我入骨……”
这样失了神智的娘子让秋月有些害怕,她端来一盏茶,递到赵茗儿手边,轻声说:“娘子,喝口茶吧。不要再吓秋月了。”
茶,已有些冷了,入口淡淡的,无甚滋味,缓缓地,仿佛一缕清气若有似无的徘徊于唇齿之间。心渐渐静了,她试着慢慢将自己在王府的生活说给秋月听。
一席话说完,秋月也只是沉声叹息,相对无言。
她将额头缓缓靠在窗棂边,闭上了眼睛。
“娘子,从此都忘了罢。”听着秋月的声音,她兀自不动。
忘得了吗?若不是这簪子,她想会忘记的,忘记他对自己的好,也忘记他要自己做妾的那种轻慢。可如今这簪子却在她的心口上戳了一个又小又深的洞,生疼生疼,让她无法忘记他,也没有资格忘记他。无论他如何用强牵她的手,毕竟一步一步带她离开了孤独和忧伤,把她带到了香积寺,带到了怀真的面前,带进了茶香里,而她的回报竟是-----侮辱。
忘不了了,那支簪子从此将一份愧疚深深钉进她的心里,刺痛的不是血肉,是魂魄。
“秋月,我这退簪,算是恩将仇报吧?他恨我,自是应该的。”她自唇边泛起一丝苦笑。
“即便他恨你,在这距长安山高水远的江南,他也不可能寻了来。”秋月安慰着她。
闻听此言,她微微睁开眼睛,轻声说:“若真的再见,就拿我这命给他,抵了那恨吧。”
“娘子,不要去说生死的事。”
“秋月,你自随我走出家门之后,看这一路过来,生得艰难,连死也不易呢。”她的笑比哭还让人揪心。
秋月不再说话,悄然落下泪来。
长安,终于回来了。
这端王府也必和长安城一样,得到重建,很快将迎来它的繁华与热闹,只是有个地方,任再多的堆砌和矫饰,却终将是无法填满的虚无。李遇看一眼紧闭的园门,只想看这最后一眼,从此用那扇门锁住这一段背弃和耻辱的过去。原来这世上人与人之间皆是周旋,上至君臣之礼,下至儿女之情,竟是难觅忠诚的。李遇自嘲地笑一笑,转身离开。
来到宫中大殿,李适赐坐,脸上绽开多时不见舒心的微笑。待李遇坐下,他说:“臣弟,这几年追随朕饱受战乱之苦,如今天下平定,你也可安下心来,正式迎娶一位王妃吧。”
李遇微微皱眉,淡淡说道:“谢皇兄关爱。叛乱平定不久,我大唐元气尚未恢复,还是容臣弟以后再考虑这些吧。”
李适点头道:“是呀,此番战事重创我大唐,我大唐国力还未恢复,亟待改革贡赋,充盈国库呀。那日,户部侍郎赵赞上奏,献上一策,朕正在考虑此法可否施行。”

“哦?”
“如今饮茶之风在我大唐已经盛行,不仅巴蜀,那江南、中原一带也有名茶出产,各地之茶,源源北上,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赵赞建议征收茶税,十税其一。不知百姓可有这能力承担?遇,你去江南沿途察看,收集些民情回来,如何?”
“臣弟遵旨。”
李适看着李遇离去的背影,修长而萧索,是战火历练的吧?曾如春阳的笑容被一种冷静所覆盖,却给了李适一种可以信赖的,男人的力量,他的十五弟,正成为他不可缺少的左膀右臂。
这日,宫徵羽带仆人抱一只匣子进了茶楼,见他小心翼翼的样子,赵茗儿也跟过去,上楼进了茶室,见他正亲自将东西慢慢自匣中取出。赵茗儿一看,是一只通体碧绿的茶盏。
“这是什么稀罕物,让你这样谨慎?”她走过去细看。
“这可是茶盏的上品---越瓷盏。”说着,宫徵羽用手轻轻抚摸。
赵茗儿知道,当今茶具,以越瓷和邢瓷最佳,而越瓷尤其受人喜爱。看着他手里的茶盏,的确是越瓷的特色。盏沿不外翻,稍有内敛,这样能约来茶汤,不致外溢,而底稍外翻,则是便于端持,茶盏的底较浅,就容易吸尽茶汤和茶末。
宫徵羽将茶盏递到她手里,说:“你摸摸看,冰凉细滑,匀润轻薄,色泽泛青,当真如冰似玉呢。”
看着赵茗儿的指尖抚过的茶盏,他眼中充满柔情,仿佛是见了自己心爱的女子。两人正把玩间,陈清桥进来了。他说:“我可知道兰露香茶楼为何这么出风头了。”
见宫徵羽抬头看他,他接着说:“他们煮茶的釜竟是银质的,还叫上小娘子在客人面前表演煮茶,再命人弹奏古筝作陪呢。”
赵茗儿一直没有抬头,眼睛只看着手中茶盏,好似没有听见。
宫徵羽轻笑一声说:“爱茶之人自会明白,喝茶之境重在自然、清静。即使自斟自饮,也可怡情修性,哪里需要身外这些浮华之物?”他再看向茶盏,语气更柔,“越瓷再好再美,也只是为了益汤,让茶汤、茶香更完美的得到呈现。”说完,他抬起头,对上赵茗儿的眼睛,两人自唇边展露会心的一笑。
看着陈清桥若有所悟地退出,宫徵羽说:“茗儿,带你去品自然之茶,好么?”
“好。”
就是这里么?狮峰脚下,山林之中,一间竹屋,还有清泉环绕,赵茗儿心中所想的竟化作眼前现实。“茶生于山野峰谷之间,泉出露在深壑岩罅之中,两者皆孕育于青山秀谷,喜欢这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云林居”吗?”宫徵羽问道。
赵茗儿欣喜地点头,看着宫徵羽说:“你何时造得这云林居?”
宫徵羽脸上又浮现出那种莫测的笑容:“既然茗儿不肯与我做邻居,我只好独自找一幽雅之地,自斟自饮了。”
赵茗儿听出了话中的调笑,颇不自在,宫徵羽又说:“不过,见茗儿喜欢,自然欢迎你常来坐坐了。”
一听此言,赵茗儿顿时绽开一个极甜蜜的笑容。在这个笑容里,没有宫徵羽惯常所见的含蓄和隐忍,她不自觉地褪下了戒备,眼中好像有点点的微光在跳跃,生动的,活跃的光。宫徵羽想要这样看下去,一时竟没有动。
茗儿,就想这样看进你的眼底,看到你隐藏的悲伤,看懂你躲闪的恐惧,直到看出一个真实的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