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降临第四节 认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胡因春不知为何习远山突然失声痛哭起来,但是这些日子交往也知道这个孩子有心事,赶忙过来安慰。两人闲扯了一阵,习远山将自己的身份说了:自己打小没见过父亲,他打仗牺牲了,母亲带着自己艰难度日,十岁那年也病故了,留下自己在“孤儿院”长大,十四岁那年因为偷了院长的笔被撵出了孤儿院,从此跟了一个街头的小偷老大过活。后来又因为恩人搭救逃了出来,不想再当小偷了。
胡因春心里觉得这个孩子身世可怜但是心地善良,有心收留,就对习远山说道:“孩子你别太难过了,如果没地方去就跟着婶子一起过把,婶子会做手工,纺纱织衣都会,家夫虽不在了生活穷困些,但是总能度日。只是你不要再做些不堪之事了,以后总能,做人还是该堂堂正正的。”
习远山觉得胡因春就像自己的母亲一般,立即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唔咽着说道:“往后我就叫你娘吧,我打小没了娘,一直也没人给我补过衣服、端过饭菜了。我会好好孝顺您的,以后我好好读书,再也不当小偷了!”两人当即相抱大哭起来。
认了亲,两人的关系更亲密了,习远山觉得李博士对自己那么好,自己又认了胡因春当妈,他家的老公姓李,自己还是改姓李好一些,于是将想法和胡因春提了一下,胡因春也是喜出望外,大儿病故,如今突然又添了一个大儿,自然喜不自胜连连说好。一路风餐露宿顶风冒雨的日夜赶路,经过十多天的赶路总算是到了广州。
此时的广州依然是南方最繁华和富饶的地方。虽然经过一次鸦片战争被英国人的占领,缴纳“赎城费”六百万元、赔偿英商损失三十万元,后英军退守海上。此后陆续恢复了一些贸易往来,但是已经不复往日十三行时期,作为大清唯一通商口岸的那种繁华似锦的局面。
回到清远的家中,附近的乡亲和同宗的近家都来慰问,听闻李大和大儿的不幸也是唏嘘不已。胡因春接回托付在亲戚家的两个孩子,让他们叫李远山哥哥,这两个小的一个六岁一个八岁,大的叫李庆来,小的是个闺女叫李小妹。一下多了两个弟妹,李远山也是开心的很,连忙将从广州带的小礼物交给他们。两个小孩立刻欢欣鼓舞的跑出去玩耍了。胡因春和家族的老人大致讲了李远山的来历,只说是路上帮忙的流浪孩子,因大儿不在了就接回家中抚养,众人见其也改姓李好歹也是为李家延续香火,即便也都默许了,让其就用了李家大儿的户籍,也省的上报户籍遭里正的讹诈。
等到陆续安顿好家里,为李远山入了宗籍,时间已经到了四月份了。开了春正是农家忙碌的时节,胡因春原本想着出去揽些织布的活回来做做,家里眼看就快没钱了。没想到了村里长期跑广州贩布的张掌柜家一看,已经等了好些人家的女人唧唧喳喳的议论呢,胡因春不知发生什么事情也去询问,原来张掌柜家今年不做布匹生意了,原本收购土布的大新行跟他解除了收购协议,如今他家尚欠村里好多人家加工布匹的加工费,去年进购的许多土纱如今都困在手里无法卖出,也是愁云密布呢。

众人议论纷纷:“王妈呀,原本想着今年多带些活好攒些钱送三小子去念些书呢,没想那么大买卖的张掌柜都倒了。真是的,诶呀,这下如何是好啊。”“可不是,张老板还欠着我去年的工钱一百二十个钱呢,原本都是乡里乡亲的,也不该急着讨要,可是家里老汉等着钱买药治病,也是没办法呀”。“别吵别吵,张掌柜的出来了!”众人一听张掌柜出来,立即安静下来,都期盼这张掌柜的能给个说法。都是乡下人,除了一点点地里的收成就指望着女人带点活计贴补家用了,如今一下断了,怎么不叫这仙桃里的乡民们焦急呢。
这个张掌柜约莫四五十的年纪,多年走南闯北的脸色甚是沧桑,身着涤清蓝布长衫。眼睛里掩饰不住眼神里的慌张和无助。清了清嗓子张掌柜巡视了一下门前拥堵的这些乡民,沙哑着嗓子说道:“众乡亲,众乡亲,大家听我说,今年广州的土布滞销,北边来的客商都选购洋行运来的洋布去了,跟我收购土布的大新行的袁掌柜跟我保证了,一旦行情转好优先收购我的布料!但是如今本人也是挤压不少存货,资金一时周转不灵,去年欠下工钱的,如果实在着急就领些布匹回去,实在急需用钱的等些日子,我将家中几十亩水田抵给东庄的毛员外家换些银子,这几日就到,到时再来领钱!想来找活的就对不起大家了,过些日子有活再来吧。我这里就先谢谢大家了!”
众人都是老实巴交的乡民,平时也要看着张掌柜的脸色,希望多给些活计,如今也不好逼迫太甚,一些想来找活的就三三两两的散去了,有些欠着工钱的拿了些土布回家去了,也有些再三询问后带着三日后来领钱的承诺也回去了。胡因春回到家中见三个孩子都在,两个小的在外面玩耍,李远山认真的看着一本黄历,熟悉着这个世界生活规律。看着眼前的三个孩子,本来萦绕在心头的愁云也淡了,连忙招呼着两个小的去拾些柴火,让李远山去屋后摘些菜好做晚饭了。
到了晚上,两个小孩都上床睡了,胡因春为李远山纳着鞋底,准备给他做双新鞋,李远山坐在旁边看着胡妈妈一针一线的纳着鞋底,乡下人多是穿的草鞋,没几个能穿得起布鞋的,布鞋太费,不合适乡下人穿。但是胡因春觉得远山这个孩子有出息,该送他去念书,将来考取个功名什么的,也好光大一下李家的门楣。所以就想给他做双布鞋,送他去县里的私塾读书认字,胡因春问过李远山,知道他认识些字,主要很多繁体字不是很熟悉,觉得送到村里的小学没什么好学的了,还是送到县里的私塾有出息!但是今天的事情又让他一时没有了主意,只是一针一针的纳着鞋底,娘儿两个也是无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